为中国的未来培养幸福的一代人
题图:来自https://pixabay.com/
作者:梁昌年,上海学点教育科技创始人,卓有成效的自主学习发起人与实践者。
文字整理:一土教育
写在前面: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拥有自主学习力的终身学习者,一直是一土学校创办的初心和目标。但,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容易达成。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知识体系也会越来越复杂。光有内驱力,并不一定能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者。那到底如何理解学习的本意?学习上最卓有成效的要素都有哪些?以及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什么?今天的推文来自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申华章与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梁昌年梁博士的对谈,希望在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给予大家新的启迪。
梁博士15岁就非常轻松地考上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在别人眼里是妥妥的一枚学霸,他的两个孩子也都在美国名校就读。多年来他一直是教育一线的实践者,梁博士在线上有针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和小学1-6年级学生的课程,一诺给我们家孩子都买了这个服务,我现在线上经常跟我的孩子们一起做这个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我有一些亲身的感受,看似是一些平淡无奇的题,但孩子做下来会对数学概念理解得更深,对数学方法掌握得更好。整个过程让我更加体会到学习就是一个先慢后快的过程,作为家长不能着急但是也不能放手,需要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下面就请梁博士来讲讲他对于教育、学习的经验与思考。
大多数人认知里的学习,就是完成学校里布置的一切活动,学生也从这些活动中学到了东西,而且天天在进步。但是近 20 年来脑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让我们看到,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和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学习。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把关注点放在“教”这一方面,然而我们对“学”却知之甚少。“
直到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才有人提出了这一问题:“我们是如何学习的?"。一旦提出了这一问题,我们就迅速积累了新的知识和新的见识。然而,新的知识总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转化为技术并付诸实践。因此,我们所掌握的有关学习的知识要远比学校目前已经应用到教学工作中的多。我们现在正处于将有关学习的新知识付诸实践的重要时刻。
——德鲁克
”根据德鲁克的分析,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跟 2500 年前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改变。这种现状既大大落后于学习和认知领域的知识发展,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当我们进入数字社会、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的时候,教育的目标又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因为今天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而是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像我们现在每天听到和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消息,如果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我们就没法开展工作……
学习是大脑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累积而形成变化的过程,我把学习分解成两个名词(大脑和过程)和四个动词(刺激、反应、累积和变化)。
如果环境中有某种刺激,而且刺激有了足够的频次,就会形成累积,这就是题海战术的基本原理。这种简单的强化训练方式虽然看起来有效,但仅仅满足于做考题绝不应该是人类学习的追求目标。
在职场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基于条件反射的行为主义教学原理培养出来的学生,迁移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在找工作的面试中会被轻而易举地秒杀。
学霸们学习看起来一点都不累,是因为他们的认知结构与常人不同。因为大脑的累积机制不同,有的人学得快忘得也快,有的人学的很吃力,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始终是低效率的累积,还有的人学习是在做乘法,学习的效果是倍增的。
以此,我总结出了学习的三原则,是我参照牛顿三定律而提出的。因为我在实践中发现,那些学得吃力的孩子,基本上是因为他们都有总是违背学习三原则的父母。
▍ 学习是人的本能
大脑的发展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基因,另一个是经验,如果没有经验,大脑是发展不了的。刚进小学就不爱学习的孩子,是因为他进小学前的学习经验不够,大脑没有得到发展。这是家长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从成长基因的角度说,每个人都是能学习和会学习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的狼孩卡马拉,根据推测她是在半岁时被狼抚养,8岁时被发现。她长得像人但是习性更像狼。她学走路都花了两年;学习45个单词花了7年;她能讲一些简单的句子,但是到17岁因为伤寒去世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学会说话;她的智商不过只有三四岁。这个例子说明,经验不仅重要还有关键的时间窗口。大脑的发展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一个人 3 、 6 、12 、18 岁所知道的东西都有明显的不同。过去我们只是简单地认为这些东西都是老师教会的,但我现在要强调的是,孩子的大脑发展节奏和外部环境其实是一个共生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大脑发展是由基因和外部环境的刺激即经验共同决定的,二者都不可偏废。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如果我们相信学习是人的本能,那么很多和成长有关的现象就非常好理解了。比如说孩子一生下来你不需要教他如何吃奶,你也不需要教他如何翻身,不需要教他如何走路,他都会自己去学。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讲很难接受,就像复旦有一个教授是我的师弟,他就坚持说学习是痛苦的。我呢,一直是说学习是快乐的,究竟谁对?脑科学的发展让我们已经了解,学习上攻克了一道难题,是自己苦思冥想后得到答案的那种经历,大脑就会产生令人愉悦的多巴胺,也就是人人都知道的成就感。学了一个知识点,理解了一个概念,尤其是百思不得其解的那种经历,就像我们被封了50天的人突然自由了,能够到外面去走动了,也像一个很久没吃过肉的人,吃上了一顿朝思暮想的外婆红烧肉那样满足。学习的需求来自于大脑发展的需要 —— 胃需要食物,大脑需要知识。相信学习是人的本能的话,你就不再会因为孩子不爱学习而烦恼,你会驱动自己去找自己的原因,开始自己终身学习的旅途。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所以,买学区房、上名校、找名师,看起来父母都很努力,其实违背了下面我要介绍的第二条原则:学习是个人的事。这个用脑科学解释也是非常直截了当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大脑,而且只有一个大脑。家长比较容易陷入的误区,一是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天生不爱学习;二是家长总想:这么简单我的孩子怎么都不会?这些家长的问题出在哪呢?他们没有意识到,35 岁的家长认为很容易的一道题,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可能是一道无法跨越的屏障。从心理学或教育学上看,家长面对孩子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同理心。教育是一件很科学、很谨慎、必须要敬畏的事情,无知必然导致无畏。人的大脑大约有 1000 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数万亿个,并且没有两个大脑是相同的,它们不会有完全一致的工作方式。而我们传统的教学理论却假设每个人都是一个白板,或者像一个桶,灌多少知识孩子就应该有多少。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所以家长经常说,这个不是我刚教过你的吗,怎么还不会?有的家长说,我都教了三遍,你还不懂那你一定是开小差了。因为辅导孩子,南京好像有几个家长都气得脑梗……。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目标、方式方法、以及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可能有很大的问题。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些家长不了解大脑是学习的器官,不同的大脑学习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遵循学习是个人的事这条原则,不要欲速不达拔苗助长。哲学上有个说法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在大脑发展上更为重要,因为对大脑发展而言,内因和外因是互相促进的,外因能够促使内因变化,而且可以是急速变化。基因和环境刺激合在一起决定了大脑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新知,家长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亦即有利于大脑发展的环境。合适的学习环境不是为了考高分反复猜题练习的环境,而是合适且适量的内容、有效的互动以及增强学习动机的环境。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我提出学习三原则是 2012 年10月,是在我开晚托班两年以后。2017 年我就开始亲自教小学生数学了,教了一年半后我有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我注意到我教的学生,不管他们是什么学习程度都非常喜欢我,包括那些很反感数学的一二年级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2018年11月我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奥秘,也就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传统的“教”是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要赶进度。老师会说我有20个、40个甚至60个不同的学生,我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在出发点上还没有开始,就和自主学习的观念有了巨大分歧。我发现学生喜欢我的原因,是因为我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我并不关注他们应该学什么,而是把他们当成我的老师,只关注他们为什么不爱学,他们为什么又学不会,然后,我历尽千辛万苦、废寝忘食地为每一个学生寻找解决方案。
这一切既得益于我自己解决问题的工程师背景,也得益于从德鲁克那里继承来的贡献意识。前者帮助我如何做对一件事,后者更重要,就是如何做一件对的事。以学生为中心使我坚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很多的一线教师对这句话很不服气,认为不懂教育的人才会说这样的话。但我要说的是,这个信念帮助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疑难杂症。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我提出了“教”服务于“学”,“学”服务于大脑发展的教学原则。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要比我丰富十倍到百倍,许多教育专家有许多真知灼见也值得学习。只是我的认知范式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有根本上的分歧。这个分歧用一句话表述就是,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他自己学出来的。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如果一个学生不想学,大脑不配合甚至拒绝,再好的老师、再有趣的内容都不能导致任何变化,这就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考完钢琴十级以后对父母说,这是我的钢琴十级证书,给你考回来了,以后我不会再碰钢琴了。说的就是这种残忍的现实!证书一考完,大脑的所有连接就都被清零,这样的证书有什么价值呢?是多大的浪费呢?我接触过很多家长,他们经常为自己努力说服了孩子沾沾自喜,忍不住向我介绍他们的成果。其实孩子们完全没有买他们的帐,只是把他们当成麻烦应付或敷衍一下他们而已。因为他们不在乎孩子的感受,所以孩子也不会在乎他们的感受。更可惜的是,这样的父子/母子交流意味着,孩子失去了学习和别人平等交流的机会。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如何实现教服务学呢?如前所述,不要为了内容而教,不要为了高考大纲而教,要为了学生学会学习而教。要先了解学生的程度与学习状态,再决定教什么,如何教。也就是说要向学生请教如何教他们,才会更有效率。这是一个认知范式的改变。我们过去不是这样去看,而是被师道尊严等传统文化观念束缚。我们需要牢记,师道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因为你在那个位置,有了某种高级职就自然会有的。“学”服务于大脑的发展,是一个全面而且中性的表述。它并不强调语数英等具体学科内容,而是更侧重学习的质量。不管是学识字、学钢琴、甚至是学麻将,只要大脑接收到刺激就会有反应,一旦形成累积和变化大脑就有了发展。而哪些发展是普适的,哪些发展是无用的,是需要家长甄别的。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举个具体的例子,我儿子喜欢数字和规律,所以弹钢琴时他更喜欢弹练习曲,因为练习曲的谱子非常好记,弹两三遍就记住了。他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弹钢琴的,所以对真正的曲子并不感兴趣。从大脑发展的角度说,他通过练习钢琴促进了手、眼、脑的协调,同样的例子还有练习游泳和打乒乓球。一个反面的例子是背诵π到2000位。这样的训练耗费大量的时间不说,更大的问题是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还有一个更为普及的类似的问题,就是珠心算的训练。在古代,会珠心算绝对是聪明能干的象征,但在计算器完全普及的今天,珠心算没有任何用处。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有人可能会认为对大脑发展有利,那我就分享两个极端的例子,一个是一年级的学生做32+2=34还要用大脑去想珠子,另一个是二年级的学生计算7个5的加和是多少时,总是一直去加,他的脑回路本能地拒绝用乘法口诀表。在具体介绍数学有什么和如何学数学之前,先来介绍一下学习三要素:动机、互动和内容。几千年来我们的学校采用的是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一直不曾改变。我们没有关注,也没有能力关注学生到底是如何学习的。我们的大学,尤其是那些精英学校,他们并不在乎具体到每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他们更多的是以保持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为荣,他们认为这样做就可以了。德鲁克却并不认可这一点,他认为教育机构应该有一个非常具体的要求,那就是:每个人进了学校以后需要天天进步,这是学校存在的目的和管理的目标。。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学”服务于大脑发展,就是对学习目标的管理,它是指导我们实现卓有成效的自主学习的法宝。我们需要自始至终都围绕着学生的大脑发展来开展工作,“卓有成效”才会成为未来学校的必然。回到学生喜欢我的原因,不是因为上面讲的道理多么正确或动听,而是因为他们的本能告诉他们,我是他们中间的一员,我不是带着我自己的目的来让他们体验“痛苦”的。有了这种信任以后,他们才会开启大脑成长智慧,卓有成效的自主学习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说到大脑发展,有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呢?必须有。比如说,目前的学科成绩就有参考价值,只是相关性很弱,而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现在也还没发展到这一步。
图片:来自https://unsplash.com/我给脑科学目前的作用做过一个总结,就是脑科学不能告诉我们怎么做一定是对的,但是它可以告诉我们做什么一定是不对的。家长如果把自己常犯的错误避免掉,卓有成效就实现了一半以上。夸张点说可能实现了高达80%!另外20%是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每个人背景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卓有成效的人,有什么共性呢?我们不妨把眼光聚焦在一些杰出人物,比如说乔布斯以及现在的马斯克身上,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变化、推动变化、直至创造变化的。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说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如果把每一天当成是从零开始的一天的话,你一定能保持你的求知欲,这就是你学习或做事的动机;如果你同时把今天当作是自己活在世上的最后一天的话,你一定不会浪费时间,自然就会做到要事优先。我们过去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口头上的宣传或心灵鸡汤,这种做法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华而不实害人误己。在当今社会,真正坚持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的知识工作者为数不多,多的是外科医生和程序员那样的技术工人。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很容易看到各种各样的乱象。越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家长越是要终身学习,凭借知识做正确的决策,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我们需要为此做好准备,不要被时代淘汰,更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出发,就夭折在竞争强烈的工作面试之前。(关于小学数学学什么和梁博士每日五题的背景将在后续一土Talk活动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