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2017-12-16 红旗杂志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

梁衡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学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成了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并已是检验一个政权成败、好坏的标准。

  梁衡,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十篇。

  这里说的是“政治美文”,就是说既要有思想,还要文字美,要符合3个条件:一是文章提出了一种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的思想;二是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词广为流传,成为格言、成语、座右铭,有的已载入辞典,丰富了民族语言;三是文章符合艺术规律,词、句、章,形、情、理都达到了美的要求。如果我们只是就文字“选美”,当然还会选出更多,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等,但那是另一个范畴。

  下面按这个标准一一分析。
 

  贾谊的《过秦论》探讨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灭亡。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后来提到农民起义时常用的“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一词,即出自本篇。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探讨生命的价值,提出一个做人的标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成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即出自本篇。



  诸葛亮的《出师表》提出忠心耿耿的为臣之道和勤恳不怠的敬业精神。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广为流传。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学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太阳城》与其相类。“桃花源中人”、“只知秦汉,不识晋魏”,已成后人常用的成语。而“桃花源”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

  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探讨一个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并且塑造了一个较理想的君臣关系样板。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提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就是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谈的政权周期律。后人常说的“居安思危”、“善始善终”、“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主要出于此。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为政理念。这句名言几乎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范的这篇文章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做到了形美、情美、理美,是用文学来诠译政治的典范。



 
  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提出的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国人的做人标准。“正气”成了战胜一切邪恶、腐败势力的旗帜。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反对保守,提倡革新。提出抛弃老朽的中国,创造一个少年中国,振兴中华。几乎通篇都是美言美句。


 

  林觉民的《与妻书》呼唤共和,敲响了数千年封建王朝的丧钟。再次响亮地喊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牺牲个人,报效祖国。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成了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并已是检验一个政权成败、好坏的标准。
 
  这些文章已成为中华文明的经典。
 
  摘自《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朗诵艺术杂志 • 复活的致远舰 丨朗诵:一舟  作者:静水流深

单田芳《新儿女英雄传》15-16集

【听评书】刘兰芳评书--杨家将第二十九集

【听评书】刘兰芳评书--杨家将第三十集

听~田连元评书《水浒传》第二十九回

听~田连元评书《水浒传》第三十回

刘兰芳评书:岳飞传031

评书:隋唐演义-单田芳-133

评书:隋唐演义-单田芳-134

破析,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二)

红梅赞

棕榈树掠影

《 站错队 》

锦鲤

文革史料:赫鲁曉夫是怎样篡权的

叶挺的长子叶正大中将辞世

《纪录片》1973年上海,真实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生活

【学习与交流】谈谈真理

日本报刊1976年文章:看中国的生活

水墨画:踏遍青山人未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