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空中剧院丨京梆两下锅《红鬃烈马》主演:朱强 史依弘 王洪玲 王英会 金民合 刘朝云 杜镇杰 朱虹 康静
红鬃烈马
北京京剧院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联合演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8171ygt2s&auto=0
朱强 王英会 杜镇杰 饰 薛平贵
史依弘(特邀)王洪玲 饰 王宝钏
金民合 饰 王允
刘朝云 康静 饰 王夫人
王召 饰 魏虎
赵丽萍 饰 王金钏
张华 饰 王银钏
朱虹 饰 代战公主
黄柏雪 饰 马达
孙世民 饰 江海
司鼓:刘洋 郑光
京胡:赵旭 陈磊 艾兵 汪佳颖
板胡:李德全(特邀)
特别感谢摄影师精美剧照
京梆两下锅《红鬃烈马》
武家坡·算粮·大登殿
戏曲史上的梆子、二黄、“两下锅”
——梆、黄全面合演
贾朝武
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著名河北梆子演员田际云(艺名响九霄)在北京正式倡导河北梆子、京剧全面合演。首创了“梆子、二黄两下锅”.
光绪年间,正是河北梆子的兴盛时期。它那高亢入云的声腔和技艺极高的表演,受到了大江南北广大城乡观众的欢迎。当时仅在京城就有全顺和、瑞胜和、宝胜和、双胜和、源顺和、义顺和、洪胜和、玉成班……等河北梆子班社。又有享誉大江南北的名旦响九霄(田际云)、灵芝草(崔德荣)、十三旦(侯俊山)、万盏灯(李紫珊)、盖陕西(白建堂)、双屏(杨双平)、冰糖脆、玻璃脆、毛毛旦、捞鱼鸛、天明亮、五月仙(商文武); 极负盛名的老生元元红(郭宝臣)、达子红(梁宗旺)、十二红(薛固久)、十三红(孙培亭)、小茶壶(吴永顺)、一千红(王喜云)、杨娃子(杨宝珍)何达子(何景云)、盖天红;四大名丑刘义增、刘五(名刘忠)、驴肉红(任继三)、孙福太……等红角,可谓班社众多,好角如云。
与此同时,经过广采搏收的京剧,也正呈蓬勃发展之势。声名远著的老生新三杰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以及汪笑侬、刘鸿升、杨月楼; 名旦时小福、余紫云、陈德霖、田桂凤、余玉琴、路三宝;武生宗师余菊笙、黄月山、李春来; 名净何桂山、穆凤山、黄润甫、钱金福、金秀山、李连仲; 红生泰斗王鸿寿;小生名角王楞仙、德君如、朱素云、陆杏林;名老旦龚云甫、罗福山; 武旦好角朱文英; 名丑罗百岁(罗寿山)王长林、张黑(张占福)、傅小山……等。一大批名角,雄据剧坛。声势显赫,如日中天。它们在北京前门大街路西各园与路东各园的河北梆子形成争芳斗妍的局面。各演各的戏,各有各的观众。
田纪云此时倡导梆、黄合演,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梆子、京剧各自单一的演出形式,招徕各有所好的众多观众,增加演出收入(在此之前,田所经营的玉成班已在上海进行了这种合演的实验,营业极佳)。
延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班中先后又有十三旦、(侯俊山·梆子花旦)、王楞仙、黄润甫、贾洪林、龚云甫、郭际湘、(水仙花)、金秀山、肖长华、朱素云、贵俊卿、刘鸿升、陆杏林等著名演员加入(见肖长华艺术评论集)。据玉成班出身的李玉贵说:“光绪末年的著名京剧演员,绝大多数都搭过玉成班”(河北梆子简史)。此说与名丑肖长华所讲:“除了余润仙(菊笙)与谭鑫培,凡当时有名的演员(指京剧)都搭过玉成班”(见:《京剧谈往录》)的言语是一致的。大批京剧名宿的加盟,使玉成班名声大噪,阵容空前强大。正所谓名角荟萃,好戏连台。梆子、皮黄交相辉映,文功武唱尽展雄凤。演员强强联手,戏码异彩纷呈。强大的演出实力,吸引了大批观众,营业收入蒸蒸日上。呈现一派“当时谁也打不过玉成家”(肖长华语)的空前兴旺的局面。
与此同时,其它梆子各班也先后争先效法。如著名的宝胜和班,也吸收了很多皮黄演员。据《正言画刊》一七三期载文“侠工戏话”述:适至天乐玉成班改秦腔、二黄两下锅后,其班亦效其法,亦梆子、皮黄两戏兼演,取混合制……。宝胜和梆子老生为薛固久(十二红),旦角为五月鲜、盖陕西、六六旦、小五月鲜,花脸为冯黑灯,小生为王小望,丑为刘七、驴肉红(任继三)、刘义增、勾顺亮等。所约者为黄月山、刘鸿升、郎德山、恒远峰、马德成、金秀山、路三宝、德建堂、孙喜云、邓远芳、德君如、孟小茹、张明益(上述诸人,皆为皮黄演员)。秦腔花衫侯俊山,未自承太平和以前,亦入其班献艺。孙菊仙也入其班演唱。另据《京剧谈往录》文:王瑶卿、秦五九、鲍吉祥……等皮黄名宿也都搭过此班。
“两下锅”之风愈演愈烈,不仅绝大多数戏班改成梆黄合演,就连当时培养演员的科班,也都改成了梆、黄兼授。据《京剧知识辞典》记载:梆子四大名丑之一的任继三,艺名“驴肉红”……等就曾在天津“稽古社”执教;另据天津图书馆所藏剪报载富连成班主叶春善语:“鄙社成立于清末,迩时秦腔(见注一)之势未衰,故鄙社为营业计,亦添有秦腔教师(指河北梆子演员一条鱼李居山、勾顺亮、苗永顺。编者按)……,故二科生徒几乎无一不习秦腔者,即今之马连良氏亦曾习过《取洛阳》之小王子。即此一端,可知”;还有,众所周知的著名花旦演员于连泉先生,因在富连成替人演了梆子《三疑计》的丫环翠花,而进入了富社,并因此被肖长华取艺名“筱翠花”。富连成是近百年来影响最广、成就最大的京剧科班,为使学生出科后能适应“两下锅”的局面,也教、演梆子剧目。足见“两下锅”风影响之甚。
北京如此,天津、上海亦如此。甚至主要活动于中小城镇和农村的河北梆子班社,也都采用了这种“两下锅”的办法。这一时期,以两下锅的形式经常活动于天津、保定等地的著名河北梆子班社有:永胜和、吉利、崇庆等;
永胜玉则以上海为基地,由著名演员张国泰率领,辗转于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二十余年,演出的皮黄剧目有:《马上缘》《泗州城》《破洪州》《虹霓关》《胭脂虎》《鸿鸾禧》《玉玲珑》等。
玉成班也曾由名教师李成玉率领部分演员,由上海辗转于宁波、苏州、镇江、芜湖、南昌、福建、广州等地演出。
长期辗转于保定、石家庄、山东、河南、及东北沈阳等地的,有八十余年历史的(一八六四年——一九三七年)河北梆子永和班,受“两下锅”影响后,除演出《春秋配》《蝴蝶杯》《玉虎坠》《走雪山》《杀驿》《双吊孝》……等河北梆子剧目外,亦兼授皮黄。经常上演的皮黄剧目有:《盗御马》《叭蜡庙》《战宛城》《挑滑车》……等。
“两下锅”成为一种时尚,使的梆子、京剧在舞台上,形成各展其长,竟放光彩的局面。据《荀慧生传略》载文:“梆子艺人老十三旦侯俊山与京剧泰斗谭鑫培合作演出《车轮大战》《断臂说书》。侯饰陆文龙,谭饰王佐,配合默契,丝丝入扣,二人一个唱梆子,一个唱京剧,各具一格,传为“两下锅”的典范”。
著名坤伶刘喜奎等以梆子、二黄“两下锅”的形式演出的时装戏《新茶花》《电术奇谭》轰动了北京,观众撑破了2600人的第一舞台……
我们是认真的
宣传戏剧艺术
红氍毹上
hong qu shu shang
经典,不会尘封。
等您来,将美展现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