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涨”的压力依然很大——8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 长城宏观 || 蒋飞

蒋飞、李相龙 蒋飞宏观研究 2022-06-08

摘要



要点


结论

CPI同比保持稳定,总体平稳,PPI同比涨幅上升,超出预期;CPI与PPI剪刀差继续扩大,因此要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措施。


数据

8月份CPI同比为0.8%,涨幅与上月相比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为0.1%,涨幅与7月份相比同样下降0.2个百分点。


8月份PPI同比为9.5%,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5个百分点;环比为0.7%,比上个月扩大0.2个百分点,同比涨幅较大,且超出预期。


要点

从8月份公布通胀数据可以看到,CPI与PPI剪刀差正在持续扩大,主要原因为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但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我们预计猪肉价格的下跌幅度将会逐步回落。


由于国际超发货币严重,环保和“双碳”政策实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再加上上游原材料价格向下游行业价格传导的时滞,大宗商品价格短时间内较难有下降趋势,预计后期CPI与PPI剪刀差仍有加大可能。


根据前期报告《中美长期利率走势将背离——9月份宏观经济报告》分析,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滞涨到逐步下行阶段,但从PPI指数的同比、环比涨幅继续扩大可以看出“滞”的部分还并未结束。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向下游行业传导受阻碍,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因此要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措施。




1. CPI保持稳定,PPI同比涨幅超预期


1.1 CPI同比环比保持稳定

8月份CPI同比为0.8%,同比涨幅与上月相比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为0.1%,环比涨幅与7月份相比同样下降0.2个百分点,无论是同比和环比都可以看出通胀局面仍保持稳定。

从环比结构上来说,猪肉供给持续增加,猪肉价格8月份环比为-1.4%,但环比下降速度继续收窄,比上月减少0.5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的趋势是CPI环比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其下降势头在减缓,与8月份报告《CPI同比基本稳定,PPI同比高位震荡》预测一致,随着秋季和冬季到来,我们预计猪肉价格下跌趋势将继续减慢。另外非食品类价格上月涨幅为0.5%,本月回落了0.1个百分点,以至影响CPI环比涨幅下降约0.05%,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于受到原油价格的下跌导致其涨幅由上月的0.4%变为-0.2%,对CPI环比产生较大影响。


1.2 PPI 同比涨幅扩大

8月份PPI同比为9.5%,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5个百分点;环比为0.7%,比上个月扩大0.2个百分点,同比涨幅较大。


从环比结构上来说,8月份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比继续扩大0.3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由煤炭、钢铁、原油等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并带动下游生产资料的联动上涨。由于环保、“双碳”等政策实施原因,煤炭钢铁企业受到较大影响,导致上游生产资料市场资源不足,再加上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使得原材料供应整体偏紧,预计第四季度煤炭、原油等上游生产资料仍具备上涨空间。


从同比结构上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涨幅分别扩大11.4、2.7和1.1个百分点,是同比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




2. PPI 涨幅扩大超预期,抑制大宗商品价格政策需加码


2.1 CPI 和 PPI 剪刀差持续扩大

从8月份公布通胀数据可以看到,CPI与PPI剪刀差正在持续扩大,主要原因为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但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我们预计猪肉价格的下跌幅度将会慢慢减小,这一点从8月的猪肉环比下降速度收窄就可暂时体现。


由于国际超发货币严重,环保和“双碳”政策实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再加上上游原材料价格向下游行业价格传导的时滞,大宗商品价格短时间内较难有下降趋势,预计后期CPI与PPI剪刀差仍有加大可能。


2.2 经济由滞涨到逐步下行,抑制大宗商品价格政策需加码

根据前期报告《中美长期利率走势将背离——9月份宏观经济报告》所分析,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滞涨到逐步下行阶段,但从PPI指数的同比、环比涨幅继续扩大可以看出“滞”的部分还并未结束。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向下游行业传导时滞,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因此要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措施,对供需矛盾较大的煤炭、有色等物资加大储备投放力度,对实施中小企业纾困政策,帮助企业应对原材料涨价影响。


另外由于去杠杆、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在进行,货币政策继续宽松仍会受到制约,降息概率不大。



2.3 风险提示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内政策收紧风险;新冠疫情复发风险等。





证券研究报告:

《“涨”的压力依然很大——8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
对外发布时间:
2021年9月10日
报告发布机构: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蒋飞  S1070521080001  jiangfei@cgws.com








长城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研究团队:

蒋飞 李相龙

研究员微信号:

蒋飞(18666667173)

李相龙(15702123760)








欢迎大家与我们微信交流!

最新的市场策略观点,最新的月度股票组合,最新的机构观点汇总,欢迎关注长城宏观策略!







长城研究--宏观策略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