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风家训故事【临行诫子孙】

家族力量 2019-05-07

北魏时有个大臣叫杨椿(455~531年),很得皇上欢心,官至司徒,那是中央一级的大官了。一直干到75岁,皇上才恩准他退休回老家。他儿子杨显也在朝廷当大官,不能随父亲回乡。杨樁知道自己年事已高,父子一别,以后还能不能见上面都不好说。临行前,他与儿子谈了很长时间。


杨椿说:“咱们杨家,一直受皇上恩典,当郡守的,当刺史的,不胜枚举。咱们杨家的老祖宗,我的曾祖父,在建国之初,就当过太守,听说是相当清廉的。我的祖父,也当过太守,地位很高,钱财不少,可我却看见他穿的是粗布衣服,腰里系的腰带和贫穷人系的差不多。祖父还经常告诫儿子,也即我的父辈,不要家存黄金1斤以上、彩绸百匹以上。你们不要积攒财物,也不要与有钱有势的人家攀亲联姻。到了我们这一辈,已是不能很好地遵照祖父的遗训去做了,到了你们这一辈就更不行了。看看你们穿戴的衣服、乘坐的马车,已是越来越奢华了。我还听说,你们这一辈人中,有的家里来了客人,竟坐着不站起来;有的就知道向有钱有势的人献媚,见了尊贵的人就敬重,见了贫贱的人就轻视。还有人喜欢议论他人的过错。这都是不符合我们杨家家风的。”


杨樁顿了顿,又对儿子说:“咱们杨家,自我高祖以下,7人当过太守,32人当过刺史。我本人也很快登上高位,出入宫廷,侍奉皇上。可我深知不论是文是武,我都没有什么过人的地方。如果在人品上再不如人,那怎么立身处世啊!咱们杨家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做到太守、刺史,不都是因为他们秉承杨家门风,做人还做得不错吗?”


杨樁越说越动情,最后又说:“你们兄弟一定要知礼守节,不奢侈,不堕落,不骄傲,不轻慢。宽厚行事,不争胜于人。我已是75岁的人了,希望你们能牢记我说的话,这样咱们杨家才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百年以后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家训格言

人有过失,非其父兄,孰肯诲责?非其契爱,孰肯谏谕?泛然相识,不过背后窃议之耳。君子惟恐有过,密访人之有言,求谢而思改。小人闻人之有言,则好为强辩,至绝往来,或起争讼者,有矣。

——宋·袁采《袁氏世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