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0副对联,读懂圣贤大智慧
对联是汉语独有的艺术形式,通常是寥寥十多字,但却蕴含丰富。曾国藩是对联大家,他的对联包含着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凝结着古代圣贤的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曾国藩自题书斋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上联自诫,指世事纷繁,一忙就容易出错,务必戒躁。一个“多”字下得十分贴切,避免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下联自勉,甘从苦来,人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劳,历尽磨难才有可能成为完美之人。一个“半”字也用得很妙,因为要做完美的人仅靠吃苦耐劳显然还是不够的。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曾国藩自箴
大处着眼,是说做人眼界要开阔,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思考问题一定要有全局意识,一定要看到未来。然而大处着眼必须要与小处着手配合,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再大的事,都必须从小处着手,这样才能避免空谈和眼高手低。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是修养之要。曾国藩的处世修身之道在当下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是,新的时代要求必然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形势任务必然对其作出新的解读。 “群居守口”守的是什么?在日常工作中,守住原则,讲正气,要严于律己,首先,不说违反原则的话,不讲违背良心的话。其次,不议论他人是非,不吹嘘个人琐事。第三,不责人小过,不寻人隐私,不念人旧恶。只要做到以上三点,就一定能树立个人的良好形象。
“独居守心”是修身的要旨,做人的境界。 “守心”守的到底是什么?就是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价值底线、人格底线。而独处之时,恰是守心的机会和考验。汉朝时,杨震“慎独”美名传千古,曾国藩也以“慎独”作为修身之首要。他每天必记日记,对一天的言行进行检查、反思,看有无逾规之处,做人是否诚信,做事是否尽心。由此可见,不耐孤独是一种人生遗憾,不会守心是一种做人缺陷。因此,一个人的时候,不妨学学知识,提高修养;看看人生感悟,学会珍惜拥有,关爱亲朋好友;做做运动,体会健康可贵。独居要守心,守住一颗善良的心,守住一颗勤劳的心,守住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守住一颗平常心。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自箴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句看起来有些无理。其实这句话是曾国藩在表达自己一定要成为圣贤的决心。《大学》中说,止于至善。这个止的意思,朱熹解释说:必至于是而不迁也。就是说一定要达到至善的境界,绝不可以一点点苟且,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是要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而忘记了耕耘。人人都想有好的成就,但如果我们紧紧憧憬美好未来,而不肯努力耕耘当下,这必然只能是空想。
有子孙,有田园,
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
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曾国藩自箴
此联一说为曾国藩父亲所作,曾国藩所书。一说为曾国藩所作。不过不管是出自谁之手,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联中的情趣和胸襟。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曾国藩自箴
曾国藩通过打仗来说明,我们一般人做事,最先要求稳当,在稳当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变化;办事要讲方法和原则,既要照顾各方因素,处事老道,又要不失精明。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曾国藩自箴
易境就是顺境,难境就是逆境。顺境和逆境、乐处和忧处,这是人生的两组矛盾,他们相辅相成,是一体两面。正如《道德经》中所说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自题
“养活一团春意思”, 形象地阐述了做人处事要“柔”、要“内圣”的至道。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养活一团春意思,就是说,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人的信念都要象春天一样朝气蓬勃,保持旺盛的生机。春天又是柔和的,包容的,因此做人处事要讲和谐、讲包容,要能做到随机应变。只有将这团“春意思”养活了,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下联“撑起两根穷骨头”,意思是人不能只是一味地“柔”,一味地“内圣”,还要“刚”、要能“外王”。人不管身处何种境况,脊梁骨必须要撑得起,不能弯曲了。为了事业,不能一味的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杆,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
这幅对联,诠释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处世哲学:刚柔、方圆兼济,内圣、外王兼备。这是曾国藩从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得来的,也是他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的不二法门。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曾国藩自箴
上联是说,君子处世应该谨慎警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居安思危。下联是说,胸怀要坦荡,放得开,即便是在逆境在死地,也要舒畅自己的情怀,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点击红色字投票☞请为家族投票
点击红色字投票☞请为家族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