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章内容请关注
姓氏郡望地域【点击查询】
姓氏郡望地域简介
(按笔画排列)
三画
1.下邳郡南朝宋置。治所在下邳(今江苏宁西北),辖境北至今江苏新沂、邳州,南至江苏盱眙和安微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隋初废。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2.上谷郡秦置。唐天宝元年改易州为上谷郡。辖境相当今河北拒马河以南,以西,满城,容城以北,府河上游以东地。乾元元年复改易州。
3.上洛郡西晋置。唐天宝元年改商州为上洛郡,治所在上洛(今商洛市商州区),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洵河以东和湖北郧西县上津镇地。乾元元年复改商州。
4.上党郡唐天宝元年改潞州复置。治所在上党(今山西长治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长治,武乡、襄垣,沁县、黎城、屯留、平顺,长子、壶关及河北涉县地区。乾元元年复改潞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5.山阳郡汉建元中改山阳国置。治所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独山湖以西,郓城以南,成武、曹州以东,单县以北;兼有湖东邹城、兖州的一部,晋泰始初改为高平国。
6.千乘郡西汉置。治所在千乘(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高青,滨县等地,东汉水安七年改置乐安国。三国魏改乐安郡,移治高苑(今博兴西南),南朝宋移治千乘(今广饶北)。隋初废。
7.义阳郡三国时魏置。治所在安昌(今湖北枣阳东南),不久废。西晋改义阳国,移治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东晋末改为郡,移治平阳(今河南信阳市)。南朝宋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罗山等市县和铜柏县东部、湖北应山,大悟、随州等市、县部分地区。南朝齐改称北义阳。梁复旧。北周改称宋安。
8.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后曾一度改置广平国、平干国,东汉废入钜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辖境扩大。隋开皇初废。
9.广汉郡汉高帝时置。治所在乘乡(今四川金堂东)。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陕西宁强以南,四川旺苍,剑阁,蓬溪以西,潼南、遂宁、新都以北,什邡、北川以东地区,其后渐小。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隋开皇初废。
10.广宗郡北魏置。治所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南)。
11.广陵郡东汉建武中改广陵国置。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辖境相当今苏、皖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三国魏移治淮阴(今淮安市淮阴区甘罗城)。东晋时还治广陵,辖境渐小。隋开皇初废。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四画
12.天水郡西汉武帝时置。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通渭、静宁、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市、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县东部、榆中县东北部。东汉明帝时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县东南)。三国魏仍改天水郡。西晋移治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北魏时辖境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地。隋开皇初废,隋炀帝时改秦州复置天水郡,治上邦。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静宁以南、清水县以西、陕西风县、略阳,四川平武,及青海黄河以南贵德以东地。唐灭隋,复称秦州。唐天宝元年改天水郡,乾元元年复称秦州。
13.太原郡隋炀帝时以并州地为太原郡。辖境相当今阳曲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地。唐废。
14.历阳郡西晋分淮南郡置。唐天宝元年改和州为历阳郡。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和县、含山等地。乾元初复改和州
15.中山郡汉高帝时置,景帝时改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安国以西,新乐以东和滹沱河以北地区。隋开皇初废。
16.内黄郡邺郡俗称。见敦煌石室发现之《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残卷及《太平寰宇记》。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17.长沙郡战国时秦置。唐天宝元年改潭州为长沙郡。辖境相当今湖南长沙、株洲、湘潭、益阳、浏阳、湘乡、醴陵等地。乾元元年复改潭州
18.丹阳郡西汉武帝时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州)。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脉以西及浙江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地区。三国吴移治建邺(今江苏南京),其后辖境渐小。隋开皇中废。
19.巴郡东汉建安中置,治所在江州(今重庆市,南朝齐改垫江,北周改巴县)。辖境相当今重庆市铜梁县,綦江县以东,四川省武胜县、重庆市垫江县以南,重庆市忠县、涪陵区、南川市以西,贵州桐梓以北地区。隋开皇初废。大业中又曾改渝州为巴郡,治所在巴县(今重庆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中心城区、江津市、璧山县等地。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五画
20.平阳郡三国时魏分河东郡置。唐天宝元年改晋州为平阳郡。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霍县、汾西、洪洞、浮山及安泽等县地。乾元元年复改晋州
21.平昌郡南朝宋改顿丘郡置。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市、县地,北齐废。
22.平原郡唐天宝元年改德州为平原郡。治所在将陵(今山东陵县)。辖境相当今德州,陵县、平原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又改德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23.东平郡唐天宝元年改郓州为东平郡。治所在须昌(今山东东平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地区)东北部。乾元元年复改郓州
24.东阳郡唐天宝元年改婺州为东阳郡。治所在金华(今浙江金华市婺城区)。辖境相当今浙江武义江、金华江流域各市、县。乾元元年复改婺州。
25.东郡战国时秦置。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市西南)。西汉辖境相当今山东东阿、梁山以西,山东郓城、东明及河南范县、长垣北部以北,河南延津以东,山东茌平、冠县及河南清丰、濮阳、滑县以南地区。东汉以后辖境缩小,三国以后废置。十六国前燕移治鄄城(今山东鄄城北旧城)。北魏移治滑台城(今河南滑县旧治)。隋开皇中废。
26.东莱郡唐天宝元年改莱州为东莱郡。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莱州、即墨、莱阳、平度、莱西、海阳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莱州。
27.东莞郡东汉建安初改城阳郡置。治所在今山东沂水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临朐、沂水、蒙阴、沂源等县地。北齐废。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28.东海郡秦置。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县北)。西汉时辖境相当今山东费县、临沂及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东汉以后缩小。南朝齐移治涟口(今江苏涟水县),改北东海海郡
29.北平郡唐天宝元年改平州为北平郡。治卢龙。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陡河流域以东、长城以南地区。乾元元年复改平州
30.北地郡隋大业初改豳州置。治所在安定(今甘肃宁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县、合水、正宁、庆阳南境及陕西旬邑、彬县。唐武德元年改宁州
31.北海郡唐天宝元年改青州为北海郡。治所在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青州、临朐、广饶、博兴、寿光、昌乐、昌邑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青州。
32.乐安郡三国魏改乐安国置。治所在高苑(今山东博兴县西南),南朝宋移治千乘(今山东广饶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等市、县地。隋初废。按:蒋姓出乐安望,非指此乐安郡,而指今河南淮滨期思镇,历史上曾在此置乐安县。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33.冯翊郡唐天宝元年时改同州为冯翊郡。治冯翊(今陕西大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大荔、合阳、韩城、澄城白水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同州
34.兰陵郡西晋置。治所在氶县(今山东枣庄市峄城镇)。辖境相当今山东枣庄市及滕州东部、东南部。隋开皇中废。按:萧姓出兰陵望,乃指出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35.汉阳郡隋大业三年改成州置。治所在上禄(今甘肃礼县西南)。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西和及成县西北部地。唐废。
36.弘农郡西汉元鼎中置。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市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及丹江流域。东汉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恒农。晋以后辖境渐小。隋初废,大业初复置,改名风林。
37.辽东郡战国时燕置。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市),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以东地。西晋时改为国。十六国后燕末地入高句丽。北燕又侨置辽东郡于今辽宁西部。北齐废。
38.辽西郡战国时燕置。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市)。秦、汉时治所在阳乐(今辽宁义县西)。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与乐亭以东、长城以南,辽宁松岭山以东、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其后辖境渐小,十六国前燕移治令支(今河北迁安南),北燕又移治肥如(今卢龙北)。北齐时废入北平郡
六画
39.西平郡唐天宝元年改鄯州为西平郡。治湟水(今青海西宁市),乾元元年复改鄯州。辖境相当今青海西宁湟中、乐都等地。
40.西河郡唐天宝元年改汾州为西河郡。治阳直(即今山西汾阳市)。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介休、平遥、孝义,灵石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汾州。按:林姓出西河望非指此西河,乃指今河南浚县、滑县一带
41.成阳郡城阳郡,或讹作成阳郡。见敦煌石室发现之《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残卷及《太平寰宇记》。
42.华阴郡唐天宝元年改华州置。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及渭北的下邽镇附近地。乾元元年复改华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43.会稽郡秦时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西汉顺帝时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隋初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浦江县除外)、曹娥江、余姚江、奉化江、甬江流域地。后改越州。
44.齐郡西汉置。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和青州、广饶、临朐等市、县地。自汉至晋,或为国,或为郡。隋初废。
45.江夏郡唐天宝元年改鄂州为江夏郡。辖境相当今湖北武汉市长江以南部分、黄石市和咸宁市(地区)。乾元元年复改鄂州
46.江都郡隋大业初改扬州置。治所在江阳(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淮南江北地区及镇江、丹徒、丹阳、句容和安徽天长、全椒、滁州地。唐废。
47.江陵郡南齐置。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辖境相当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四川省东部一带
48.汲郡唐天宝元年改卫州为汲郡,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市、卫辉市、浚县及淇县等地。乾元元年复改卫州
49.汝阴郡唐天宝元年改颖州为汝阴郡。治所在汝阴(今安徽阜阳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颖上、阜南、太和、界首、临泉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颖州。
50.汝南郡唐天宝元年改豫州为汝南郡(治今河南汝南县)。乾元元年复改豫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51.安阳郡北魏置。治所在安阳(今河南安阳市西南)。东魏废。
52.安定郡唐天宝元年时改泾州为安定郡,至德初改保定郡,乾元元年复改泾州
53.阳平郡三国魏置。治所在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西晋辖境相当今河北馆陶、大名县东部,山东冠县、莘县及旧堂邑、朝城等县地。十六国后赵移治馆陶(今河北馆陶县)。隋开皇初废。
七画
54.扶风郡唐天宝元年改岐州为扶风郡。治天兴(今陕西风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周至、麟游、陇县、宝鸡、太白等地,乾元元年复改岐州。
55.邺郡唐天宝元年改相州置,治所在安阳(今河南安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北成安、广平和魏县西南部,河南安阳、汤阴、林州、内黄及濮阳西南部地。乾元元年复改相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56.吴兴郡唐天宝元年改湖州为吴兴郡。治乌程(今浙江湖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湖州、德清、安吉、长兴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湖州。
57.吴郡唐天宝元年改苏州为吴郡。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常熟以东,浙江桐乡、海盐以东北及上海市大陆部分。乾元元年复改苏州。
58.馀杭郡隋改余杭县为余杭郡,在今浙江省境内。
59.庐江郡唐天宝元年改庐州为庐江郡。治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六安、霍山、巢湖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庐州。
60.庐陵郡唐天宝元年改吉州为庐陵郡。治所在庐陵(今江西吉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新干、泰和间的赣江流域及安福、永新等地。乾元元年复改吉州。
61.沛郡汉高帝时置。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县地。东汉改为国,汉末以后,治所屡有移徙,辖境渐小,东晋复为郡。北齐废。
62.陇西郡唐天宝元年改渭州为陇西郡,治襄武(今甘肃陇西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定西、漳县、渭源武山,等县地。乾元元年复改渭州。
63.陈郡汉献帝时陈国为陈郡。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太康、西华、鹿邑、柘城等县地。魏晋时或为国,或为郡,晋后为郡,隋开皇初废。
64.陈留郡唐天宝元年改汴州为陈留郡,治浚仪(今河南开封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开封市及开封、封丘、尉氏,杞县、兰考等县地。乾元元年复改汴州。
八画
65.武功郡北魏时改岐州置。治所在雍县(今陕西风翔县南,隋移今风翔县城)。辖境相当今陕西周至、麟游、陇县、宝鸡、太白等地。
66.武阳郡隋改魏州为武阳郡。治所在贵乡(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河南南乐、清丰、范县,河北馆陶,山东冠县、莘县等地。唐初复称魏州。
67.武昌郡晋灭江夏郡为武昌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北长江以南,嘉鱼、咸宁、通山等市、县以东和江西九江、瑞昌等市、县地。隋初废。
68.武威郡唐天宝元年改凉州为武威郡。辖境相当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乾元元年复改凉州。
69.武都郡唐天宝元年时改武州为武都郡。治所在将利(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辖境相当今武都西北至临江附近的白龙江流域。乾元元年复改武州。
70.武陵郡唐天宝元年、至德时改朗州为武陵郡,治武陵(今湖南常德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桃源县以东的沅江流域。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71.范阳郡唐天宝元年改幽州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和河北省保定市(地区)小部。乾元元年复改幽州。
72.松阳郡即缙云郡。因境内汉置松阳县(今浙江遂昌县东南)而得名。
73.金城郡唐天宝元年改兰州为金城郡。辖境当今甘肃兰州市附近。乾元元年复改兰州。
74.京兆郡三国魏置。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唐初废。
75.河内郡唐天宝元年改怀州为河内郡。治河内(今河南沁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焦作、沁阳、武陟、修武、博爱、获嘉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怀州。
76.河东郡唐天宝元年改蒲州为河东郡。治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辖境相当今山西永济、河津、临猗、闻喜、万荣及运城西南部分地区。乾元元年复改蒲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77.河间郡唐天宝元年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河间县(今属河北省)。辖境相当今河北保定、博野以东,肃宁、沧州、盐山以北,大清河以南地区。乾元元年复改瀛州。
78.河南郡汉高帝二年置。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其后渐小。隋初废。
79.陕郡汉弘农郡地。北魏改恒农郡置。治陕县(今属河南)。辖境相当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洛宁、渑池、灵宝及山西平陆、芮城、运城东北地区。
80.建安郡唐天宝元年改建州为建安郡。治建安(今浙江建瓯市)。乾元元年复改建州。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市以上的闽江流域(沙溪中上游除外)。
81.建康郡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北朝魏废。
82.始平郡晋泰始中分扶风郡置。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市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户县以西,宝鸡市、兴平市以南,秦岭以北。北魏太平真君中废。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83.始兴郡三国吴置。治所在曲江(今广东韶关市南)。辖境相当今广东连江、滃江流域以北地区。南朝梁时辖境逐渐缩小,陈时有今北江上游地区。隋开皇九年废。唐天宝元年又改韶州为始兴郡,治所在曲江(今韶关市西南)。相当今广东韶关市、曲江、乐昌、仁化、南雄、翁源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韶州。
九画
84.城阳郡西汉初置。文帝二年改国。治所在莒县(今属山东)。西汉末辖境相当今山东菖县、沂南和蒙阴县东部地。东汉建武年间废,建安年间复置。晋改东莞郡。
85.赵郡唐天宝元年改赵州为赵郡。治平棘(今赵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宁晋、元氏,赵县、赞皇、高邑、栾城,临城、柏乡等县和隆尧县的一部。乾元元年复改赵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86.荧阳郡三国魏分河南郡置。治所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荥阳、南至密县,洧川,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不久废。西境复置。北魏移治今荥阳市治,辖境略缩。北齐改称成皋郡。隋大业初复改郑州为荣阳郡,治汜水(今荥阳市汜水镇)。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荥阳、新郑、中牟及原阳西南部地
87.南平郡晋改南郡为南平郡。治所在作唐(今湖南安乡县北),后移治江安(今湖北公安东北)。南齐移治孱陵(今湖北公安南)
88.南安郡东汉中平五年分汉阳郡置。治所在豲道(今甘肃陇西县渭水东岸)。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地。隋初废。
89.南阳郡唐天宝元年改邓州为南阳郡。治穰县(今河南邓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伏牛山以南的丹江、湍河,白河流域。乾元元年复改邓州。
90.南郡战国秦置。汉时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辖境相当今湖北粉青河及襄樊市以南,荆门、洪湖以西,长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四川巫山,。其后渐小。三国吴移治公安城(今公安县)。西晋又移江陵。隋开皇初废。大业时又曾改荆州为南郡,治江陵。辖境相当今湖北松滋至石首间的长江流域,北部兼有今荆门市(东宝区)、当阳市等地。唐废。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91.南海郡唐天宝元年改广州为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乾元元年复改广州。
92.南康郡唐天宝元年改虔州为南康郡。治赣县(今江西赣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西赣县以南的赣江流域。乾无元年复改虔州。
93.临川郡唐天宝元年改抚州为临川郡。治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乾元元年复改抚州。
94.临甾郡唐天宝元年改齐州为临甾郡。治所在历城(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章丘、济阳、禹城、齐河、临邑等市、县地。
95.临海郡唐天宝元年改台州为临海郡。治临海(今浙江临海市)。辖境相当今临海、台州(椒江、黄岩)温岭、仙居、天台、宁海、象山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台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96.钜鹿郡唐天宝元年改邢州置。治所在龙岗(今河北邢台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泜河以南,沙河以北地,乾元元年复改邢州。
97.信都郡唐天宝元年改冀州为信都郡。治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乾元元年复改冀州。
98.济北郡南朝宋置。治所在蛇丘(今山东肥城市南)。
99.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郡置。治所在济阳,辖境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南渡后废。
100.济阴郡唐天宝元年改曹州为济阴郡,治济阴(今山东曹州市西北)。辖境相当今河南范县,山东耶城、巨野、单县、甄城、菏泽、定陶、曹县、成武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曹州。
101.济南郡西汉初分齐郡置。文帝时改国。景帝时仍为郡。治所在东平陵(今章丘市西)。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章丘、济阳、邹平等市、县地。东汉又改为国,晋仍为郡,移治历城(今济南市历城区)。隋初废。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102.浔阳郡唐天宝元年改江州置。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西都昌、德安两县以北地区。乾无元年复改江州。
103.恒农郡东汉至北周改弘农郡为恒农郡。
104.宣城郡唐天宝元年改宜州为宣城郡,治宣城(今安徽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长江以南,黄山、九华山以北地区及江苏溧水,溧阳等县,市地。乾元元年复改宣州。
十画
105.泰山郡楚、汉之际改博阳郡置。治所在博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后移治奉高(今泰安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长清以南,肥城以东,宁阳、平邑以北,沂源、蒙阴以西地区。东汉以后渐缩小。北魏移治博平(今泰安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大汶河中、上游及其支流小汶河流域一带。北齐改为东平郡。
106.晋昌郡唐天宝元年、至德时改瓜州为晋昌郡,治所在晋昌(今甘肃安西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附近一带。
107.晋陵郡唐天宝元年改常州为晋陵郡,辖境相当今江苏江阴、无锡、常州、宜兴等市地。乾元元年复改常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108.桂林郡三国吴置。治所在武安(今广西象州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广西洛清江、融江、柳江、黔江等流域地。晋移治潭中(今柳州市东南),南朝宋移治中溜(今广西武宣县南),齐移治武熙(今象州西北)。隋初废。
109.顿丘郡西晋置。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市、县地。南朝宋改平昌郡。北齐废。
110.钱唐郡南朝陈置。治钱唐(今浙江杭州市灵隐山麓)。隋初复为县。
111.高平郡①晋改山阳郡置。治所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独山湖、金乡、巨野、邹城之间地。其后屡有变迁。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东微山县西北),北齐移治任城(今山东济宁市),隋开皇初废。②唐天宝元年改泽州为高平郡。治晋城(今山西晋城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东南部沁水、阳城、晋城、高平、陵川等地。乾元元年复改泽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112.高阳郡北魏改高阳国置。治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辖境相当今河北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隋开皇初废。
113.高密郡唐天宝元年改密州为高密郡。治所在诸城(今属山东)。辖境相当今山东沂山、莒南以东,胶州、安丘以南地区。乾元元年复改密州。
十一画
114.琅玡郡西汉时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南部。东汉改为国,移治开阳(今临沂市北)。北魏移治即丘(今临沂市东南),隋废。
115.梓潼郡东汉末刘备分广汉郡置。治所在梓潼(今四川梓潼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安县以东,绵阳、盐亭以北,广元、剑阁以西,陕西宁强、四川青川以南地区。西晋永嘉后移治涪县(今四川绵阳市东)。隋开皇初废。
116.堂邑郡西晋置。治所在堂邑(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北)。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安徽天长县西部地。东晋安帝时改为秦郡。
117.常山郡唐天宝元年改恒州置。治所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石家庄、正定、藁城、灵寿、行唐、井陉、鹿泉、平山、阜平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恒州。
118.略阳郡晋置。治所在临渭(今甘肃天水市东北)。辖境相当今甘肃静宁、庄浪、张家川、清水等市、县地及天水、秦安、通渭部分地区。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119.章武郡北魏改章武国置郡。治所在平舒(今河北大城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大清河、海河以南,文安、大城以东,沧州、海兴以北地。隋废。
120.竟陵郡唐天宝元年时改复州为竟陵郡。治所在沔阳(今湖北仙桃市)。辖境相当今湖北仙桃、天门、监利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复州。
121.涿郡隋大业初改幽州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及河北霸州和天津市海河以北,蓟运河以西,赤城、涿鹿以东地区。唐废。
122.清河郡唐天宝元年改贝州为清河郡。治清河(今河北南宫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山东临清和武城、夏津两地。乾元元年复改贝州。
123.淮阴郡唐天宝元年改楚州为淮阴郡。治所在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辖境相当今江苏淮河以南,盱眙以东,宝应、盐城以北地区。乾元元年复改楚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124.淮南郡隋大业间改寿州为淮南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寿县、六安、霍山、霍邱等地。唐复改寿州。
125.渔阳郡唐天宝元年改蓟州为渔阳郡,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辖境相当今天津市蓟县及河北省三河玉田、丰润、遵化等县地。乾元元年复改蓟州。
126.梁国郡南朝宋改梁国置梁郡。故梁郡或称梁国郡。
127.梁郡南朝宋改梁国置,治所在下邑(今安徽砀山县)。北魏移治雎阳(今河南商丘市南)。隋开皇初废。
十二画
128.博陵郡唐天宝元年、至德时改定州为博陵郡,治安喜(今河北定州市)。
129.彭城郡唐天宝元年改徐州为彭城郡。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乾元元年复改徐州。
130.雁门郡唐天宝元年改代州为雁门郡。治所在雁门(今山西代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四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代州。
131.犍为郡西汉建元中置郡。治所曾数度迁移,终迁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境相当今四川简阳和新津以南,大足、合江、贵州绥阳以西,眠江下游、大渡河下游和金沙江下游以东,云南会泽、贵州水城以北地区。东汉以后辖境逐渐缩小,南朝齐移治變道(今四川宜宾市西南)。梁废。隋大业时又曾改戎州为键为郡,治所在僰道,辖境相当今四川宜宾市及宜宾、南溪等县地。唐废。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132.鲁国郡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晋改为郡,故鲁郡俗称鲁国郡,以别唐之鲁郡。治所在今山东曲阜。辖境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泗水等地。按:敦煌石室发现之《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残卷及《太平寰宇记》鲁国郡属兖州,是指唐之鲁郡,非汉之鲁国,称鲁国郡不当也。本书郡望凡称鲁国郡者皆指唐之前鲁郡,称鲁郡者则指唐之鲁郡。
133.鲁郡唐天宝元年改兖州为鲁郡。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泰安、莱芜、泗水、邹城、金乡等市、县间地。乾元年复改兖州。
134.颖川郡唐天宝元年改许州为额川郡,治所在长社(今河南许昌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长葛、鄢陵、扶沟、临颖,舞阳间地。乾元元年复改许州。
135.敦煌郡唐天宝元年改沙州为敦煌郡,治所在教煌(今甘肃敦煌市西)。辖境相当今甘肃敦煌及附近一带。乾元元年废郡。
136.渤海郡西汉时置。初治浮阳,即今河北沧州。后治南皮,即今河北南皮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河间以东,沧州以西,南至无棣地区
137.缙云郡唐天宝元年改括州为缙云郡,治所在括苍(今浙江丽水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浙江丽水、缙云,青田,遂昌、龙泉、云和等市、县地区。乾元元年改处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十三画
138.睢阳郡唐天宝元年改宋州置。治所在宋城(今河南商丘市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睢县、柘城、夏邑,安徽砀山,山东单县、曹州之间地。乾元元年复改宋州。
139.蜀郡唐天宝元年改益州为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乾元元年复改益州。
140.新平郡唐天宝元年改邠州为新平郡。治新平(今陕西彬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永寿、旬邑、长武等县地。乾元元年复改邠州。
141.新安郡晋改新都郡置。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西)。辖境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及江西婺源等地。南朝梁一度缩小。隋开皇九年废。
142.新野郡晋惠帝改义阳郡置。治所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南朝宋辖境相当今河南新野、邓州等地。北周大象废。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143.新蔡郡晋惠帝改汝阴郡置。治所在新蔡(今河南新蔡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新蔡、息县、淮滨及安徽临泉等地。北齐改为广宁郡。
十四画
144.谯国郡谯郡之习称。按:历史上未有谯国,亦无谁国郡之建制。
145.谯郡唐天宝元年改毫州为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毫州、涡阳、蒙城及河南鹿邑、永城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亳州。
146.鄱阳郡唐天宝元年改饶州为鄱阳郡。治所在鄱阳(今江西鄱阳县)。辖境相当今江西鄱江、信江两流域(婺源、玉山除外)。乾元元年复改饶州。
十五画及以上
147.虢郡隋置,治所在卢氏(今县)。辖境相当今河南西部,灵宝、栾川以西,伏牛山以北地。唐废。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148.豫章郡唐天宝元年改洪州为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市)。辖境相当今江西修水、锦江流域和南昌、丰城、进贤等地。乾元元年复改洪州。
149.黎阳郡北魏置。治所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
150.燕郡十六国后赵改燕国为燕郡。辖境相当今北京市主城区、大兴区、昌平区及河北廊坊等地。
151.薛郡秦置。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市)。辖境相当今山东大汶河下游及其支流小汶河以南,大运河以东,蒙山、抱犊崮以西地区。西汉改为鲁国。
152.濮阳郡唐天宝元年改濮州为濮阳郡。治所在鄄城(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辖境相当今山东鄄城及河南濮阳南部地区。乾元元年复改濮州。
153.襄阳郡唐天宝元年改襄州为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辖境相当今湖北襄阳、谷城、光化、南漳、宜城等市、县地。乾元元年复改襄州。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154.襄城郡晋泰始二年置。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襄城、郏县、舞阳等县地。隋初废大业时又曾改汝州为襄城郡,治所在梁县(今河南临汝)。辖境相当今河南北汝河、沙河流域各县。唐废。
155.魏郡西汉高帝时置。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肥乡、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滑县、浚县、内黄及山东冠县等地。北周移治安阳(今河南安阳市)。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又改相州为魏郡,治所仍在安阳。辖境相当今河北成安、广平和魏县西南部及河南安阳市、汤阴、林州、内黄、濮阳西南部地。点击姓氏相关资料查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