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章内容请关注
中原移民南迁入闽与福建人口姓氏的变化
根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反叛之后,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终为后世患”为由,下令将闽越民众全部迁往江淮间安置。此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人烟稀少,因此被中原汉人视为“蛮荒之地”。汉武帝灭闽越国后一段时间,东冶人口不满万户,不足以立县,汉廷未派县令,将其划归会稽郡管辖。
据有关家谱资料记载,东汉未有光州固始人黄道隆曾任会稽县令,后避乱入闽,成为锦田黄氏之祖。魏晋南北朝时期,陆续有固始汉民移居闽地。西晋永嘉年间,有不少中原汉人从光州固始一带辗转人闽。《闽书》称:“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有学者考证,随着八姓人闽的还有非贵族的杨、钟、梁、翁、温、卓等姓。此外,蓝、雷等姓的少数民族也在隋末唐初进人闽西南地区。根据杨清江先生的研究,自商、周、春秋战国以至秦汉三国,中原氏族流民迁徙人闽,不绝于书。两晋及两晋以前,八姓之外,有案可稽,有据可查,见载于正史及地方志乘的尚有:欧、单、威、仇、李、王、熊、褚、董、梅、邓、许、马、葛、程、姚、尹、汤、刘、周、袁、卢、谢、介、杜、张、留、曾、徐、赵、虞、晏、时、石、苏、任、萧、郭、娄、薛、吴、欧阳诸姓。另根据考古工作者从崇安汉城出土的大量汉代板瓦、筒瓦上,仍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中原入闽工匠留在瓦片上的戳印或拍印的17个姓氏,如:胡、林、马、经、居、里、会、真、邓、莫、赖、周、徐、良、从、黄等,说明这些姓氏在汉代或汉代以前就已经进入福建了。
唐朝至五代时期,是中原移民南迁入闽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移民,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影响深远,形成过两个高潮:一是跟随陈政、陈元光奉命人闽平息“啸乱”而形成的移民潮;二是跟随王潮兄弟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人闽而形成的移民潮。
唐初,陈政、陈元光奉命率战将123名、府兵3600人人闽平息“啸乱”。根据袁延性先生研究,当年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人闽平息“啸乱”,并落籍漳州的将士,有姓氏可考的有60余个,随军家眷有姓氏可考的有40余个,除去重复者,二者合计近90个姓氏。另据新编《固始县志》载,当年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人闽的将士、眷属的姓氏有:陈、许、卢、戴、李、欧、马、张、沈、黄、林、郑、魏、朱、刘、徐、寥、汤、涂、吴、周、柳、陆、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姚、韩、王、方、孙、何、庄、唐、邹、邱、冯、江、石、郭、曹、高、钟、汪、洪、章、宋、丁、罗、施、翟、尤、尹、韦、甘、宁、弘、名、阴、麦、邵、金、种、耿、谢、上官、司空、令狐、薛、蒋等84姓。
唐末至五代王潮兄弟率以光州固始籍为主的农民起义军5000余人(也有学者称5000将校)人闽。跟随王潮兄弟人闽的姓氏有多种说法。据河南李志坚先生转引固始县史志研究室《历史姓氏》(一)资料显示则有王、陈、林、刘、郭、谢、吴、张、黄、周、许、杨、苏、邹、詹、薛、姚、朱、李、郑、程、严、董、吕、孟、连、虞、庾、戴、蔡、庄、邓、柯、沈、萧、卓、何、孙、缪、赵、高、施、曾、卢、廖、马、傅、韩、释、余、骆、蒋、包、阮、袁、赖等50多个姓氏。王审知占据福建后,大封诸将,这些姓氏在福建都得到较大发展。当今许多福建族谱都以随陈政、陈元光和王潮、王审知人闽者作为始祖。
据考证,唐朝以后还有许多姓氏迁人。特别是到宋代,全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许多中原人士纷纷人闽。其中赵、简、游、范、杜、纪、程、姜、田、白、涂、袁、童、饶、华、凌、俞、钱等姓就是宋代进入福建的(但根据比照,上述中的赵、程、涂、袁、钱等姓与前文跟随陈氏父子、王审知兄弟人闽的姓氏有重复,因此这几个姓最早迁入福建的究竟是唐代还是宋代,有待进一步考证)。元、明、清时,福建增加了部分少数民族姓氏。近现代人口大流动,福建的姓氏也大量增加。
古代从中原(光州固始)移民南迁人闽的姓氏总数并无确切数字,但如果根据上述所列的所有人闽姓氏(截至宋代)相加,扣除重复者,就有140个。
自秦汉以来,及至宋代,从光州固始出发进人闽地的中原移民,从未间断。到宋代以后,不少福建人谈及自己的祖先时,都说是从“光州固始”迁来,其实来自中原的移民未必都是来自光州固始。对此,南宋史学家、谱学家郑樵在为《荥阳郑氏家谱》所写的序中指出:“吾祖出荥阳,过江人闽,皆有沿流,孰谓固始人哉?闽人称祖皆日自光州固始来,实由王潮兄弟,以固始之众,从王绪人闽,王审知因其众克定闽中,以桑梓故,独优固始人,故闽人至今言氏族者皆曰固始,其实滥谬。”为什么会有这种“冒籍”现象的出现,大体上有三种说法,一种是“优待说”,就像郑樵认为的王审知“独优固始人”,于是非光州固始籍的移民也在向“光州固始”籍靠拢;第二种是“影响说”,由于光州固始人王潮兄弟及其子孙先后成为泉州乃至福建地区的统治者,随迁的中原汉人在当地也有较高的地位,于是非光州固始籍的移民也在向“光州固始”靠拢;第三种是“印象说”,认为由于光州固始具有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以致成为中原人南迁的聚集地或中转站。光州固始是他们离开故土、走向异乡的出发地,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们将这种记忆传给了后世子孙,从而形成了“闽人称祖皆曰自光州固始来”这一现象。
笔者以为,“冒籍”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在那兵荒马乱、灾害连年、社会动荡的年代中,很多家族的族谱或损毁、或遗失,加上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祖宗的籍贯、迁徙始祖及迁徙过程、世代繁衍等信息失传,而当后代出现有心人想寻根时,在面对祖宗信息全无的情况下,只能凭主观想象,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当时的确有很多移民是从光州固始而来),随大流进行推测,认为先祖最有可能的就是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了,于是就在修编自家的族谱时添上“先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的说法,以满足子孙们寻根的心理需求,寄托子孙们对祖地的思念之情,而实际上并无据可考。
显而易见,中原汉人迁入闽地的不可能全是光州固始籍人,但其中应以光州固始地区及其附近人居多。因此,“光州固始移民”倒成为了中原移民的代称,固始县也就成为中原移民后裔的祖籍地,这就是历史的真相。(作者:纪谷芳)
姓氏起源
字辈留言 宗亲寻亲
寻找名人
家族往事 宗亲名片
姓氏起源 | 字辈留言 | 宗亲寻亲 |
寻找名人 | 家族往事 | 宗亲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