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昭奎:战前日本海军的“大舰巨炮主义”及其终结

2017-02-05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

内容提要

从1905年日俄战争开始,包括日本在内的列强诸国就确立了以“大舰巨炮主义”作为战舰设计和建造的基本方针。其后,在华盛顿会议《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有效期于1936 年结束后,特别是到了太平洋战争后半期,美英等国开始出现摆脱“大舰巨炮主义”的倾向,新建造军舰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小型化、高速化并加强了防空武器装备,而日本却依然把“大舰巨炮主义”作为军令和战术的主流,在实践中将马汉关于必须压倒敌方强大舰队以确保制海权而轻视制空权的“海权论”思想用到了极致。先后推出“八·八舰队计划”、“对美七成军力”等冒进计划,随着对美开战的升级,日本海军节节败退,伴随二战与太平洋战争的结束,也宣告了日本“大舰巨炮主义”的失败。 


[关键词]日本海军  大舰巨炮主义  海军军备备战  石油危机  太平洋战争  

[作者简介]冯昭奎,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07)。

[文章来源]《日本研究》2016年第4期


1906 年建造、1907 年在英国皇家海军正式服役的“无畏号”军舰堪称是一艘有划时代意义的战 舰(Battleship 称“战斗舰”或“战舰”),其威力远优于同时期的同类军舰。在20 世纪 10 年代,随着各国海军日益认识到战舰的攻击力取决于主炮火力,战舰主炮的火力越强大,舰体的装甲越坚固(以抵御敌舰攻击),在海战中就越有利。遵循这种号称为“大舰巨炮主义”的战舰设计和建造方针,列强各国争先恐后地展开了追求战舰大型化和数量的建舰竞争,仅在 1910 年后的 7 年期间,全世界竣工的大型战舰超过 100 艘,日益军国主义化的日本海军也卷入狂热追求“大舰巨炮主义”的潮流。

 

一、“大舰巨炮主义”产生的思想与科技背景

 

“大舰巨炮主义”产生的思想背景是马汉“海权论”的影响。明治维新以来,“大日本帝国”军部以陆军为主要战力,然而由于海军在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和日俄战争(1904-1905 年)中表现十分活跃,海军的发言权日益增强,极力主张日本作为“海洋国家”,海军军费应大于陆军军费,并以美国为假想敌进行以击破美国舰队为目标的海军军备,促使业已从“陆主海从”转变为“陆海并列”的陆海军关系进一步朝向“海主陆从”转变,而支撑海军地位上升的理论正是美国海军军官、《海上权力史论》等的作者阿尔弗雷德·马汉的“舰队决战主义”思想,马汉认为“海洋国家的国权扩张依靠制海权的确保,其最大的战力在于大舰队的常备,其任务是击破敌国的舰队”。日本海军司令部成为马汉“舰队决战主义”思想的狂热信徒,在极力追求“舰队决战主义”和“大舰巨炮主义”达到极致,却未能产生任何战略思想创新的情况下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另一方面,“大舰巨炮主义”产生的科技背景是海军科技的重大发展:其一是随着大炮技术的发展,舰炮威力随着炮管长度和口径的增大而成正比例地加强,海军技术发展进入了“以舰炮可击沉敌舰”的新阶段,而在此前由于舰炮口径、射程和精度的限制,舰炮只能起到局部损伤敌舰和部分杀伤船员的作用;其二是在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为了防止被敌舰击沉,军舰舰体从木制舰体向“装甲舰”(在木制舰体上装备钢铁装甲)、继而向钢铁舰体的发展;其三是1886 年德国开发了使用内燃机的汽油汽车以后,在石油精炼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交通工具的燃料逐渐从煤炭向石油转换,1911 年就任英国海军大臣的温斯顿·邱吉尔积极推动英国海军舰艇燃料从煤炭向石油转换,1914 1915年英国相继建成以重油作为燃料的战舰,其后列强各国的战舰也纷纷从烧煤转向烧油,使“大舰巨炮主义”获得强大的动力支撑,同时也使石油日益成为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战略物资,法国总理克里蒙梭甚至说:“一滴石油相当于我们战士的一滴鲜血”。

 

二、日本海军的“大舰巨炮主义”的发展及其失败

 

1.从一战后的海军军备竞赛到十五年“建舰休息期”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角逐海上霸权,海军军备竞赛再掀高潮。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斯宣称要“建设一支世界上最强大、最优秀的海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大不列颠宁愿花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保持海军对美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日本则在一战战争景气带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依据日俄战争后制定的日本海军国防方针,于1920 年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八·八舰队计划”:以 8 艘舰龄不满 8 年的战舰与 8 艘巡洋舰为主干,以“古鹰型”重巡洋舰为辅助舰,包括多艘5500 吨型轻巡洋舰、驱逐舰的大舰队建设计划。日本增强海军军备的动向,被美欧列强视为对它们的既有优势和既得利益的挑战,招致日本与美欧列强之间的建舰竞争升温。

 

但是,时隔不久,列强各国开始尝到了军备竞赛的苦头:伴随着一艘艘战舰下水,在过重的海军军费压力下,各国财政纷纷捉襟见肘,特别是日本为了实施“八·八舰队计划”,海军拨款已占整个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蔓延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危机爆发,各国人民要求裁军的呼声日益高涨,列强各国的海军军备竞赛遭遇巨大舆论压力。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倡议召开以限制海军军备为主要目的之一的华盛顿会议于1921 11月至 1922 2 月举行,参加会议的美、英、日、法、意5国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条约》),该条约限定日本的主力舰、航空母舰保有量维持在相当于美军 60% 的水平。其后,在 1930 年缔结的《伦敦海军裁军条约》对主力舰以外的辅助舰艇的保有量也作了限制。华盛顿会议揭开了以国际协定限制军舰建造的长达 15 年的“建舰休息期”。处于财政困境的日本不得不接受华盛顿《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和《伦敦海军裁军条约》对其海军发展施加的限制,将主要精力转向对现存舰艇的维修、改良和加重舰艇的武器装备等,由于武器装备的超载导致舰艇出现缺陷,又不得不进一步进行维修和改良。

 

2. 争霸亚洲野心驱使日本海军力争“对美七成军力”


在二战前,海军发展战略一直是以具备大口径火炮攻击力并以厚重装甲防护的高吨位“战列舰”为中心,《华盛顿海军条约》中的“主力舰”指的就是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也包括航空母舰;“辅助舰”则包括轻巡洋舰、驱逐舰等,是相对于主力舰而言的,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辅助舰”(如补给船等)。华盛顿会议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虽然在限制英、美、法、意、日五国的海军军备方面取得成功,但它只限制了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主力舰”数量,却没有限定各国拥有“辅助舰”的比例,因而未能真正解决列强各国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的利益冲突。因为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按照“辅助舰”的舰型而建造的巡洋舰完全可以具有同“主力舰”相匹敌的战力,于是列强各国便以“辅助舰”为中心,重又展开了建造军舰的军备竞赛。19301月,上述五国在伦敦再次召开海军裁军会议,日本提出辅助舰数量达到对美七成、大巡洋舰对美七成和潜水艇78000吨的要求,但在美国的坚持下,当年 3 月最终达成协议是:日本重巡洋舰对美六成、轻巡洋舰及驱逐舰对美七成、潜水艇都是52700 吨、辅助舰对美 6.97 成(见表 1-1)。可以说,在辅助舰方面几乎达到了日本军部所要求的对美七成。然而,当时日本军部的建军思想沉迷于“大炮巨舰主义”,以多多建造军舰作为军备竞赛的中心,坚持“对美七成军力”,强调辅助舰对美七成必须以重巡洋舰“对美七成”、潜水艇78000 吨这两个条件作为前提才符合马汉海权论关于“一国军备应该是能应付最强假想敌国的本国可集结军力”的标准,而日本军令部(海军司令部)在1912 年以财政恶化为前提而策划的“对美七成军力论”日益发展成为海军全体的目标,意味着日本把美国作为“最强假想敌国”,并企图以相当于美国军力七成的海军实力对付美军并称霸亚洲。

 

然而,当时日本政府在海军裁军会议上却违背了海军方面的要求,同意重巡洋舰“对美六成”和潜水艇52700 吨,显然不能达到海军方面的要求,为此,在 1930 4 月批准《伦敦裁军条约》的滨口雄幸首相被军部斥责为擅自决定兵力,是对天皇“统帅权”的侵犯。同年 11 , 背上“卖国贼”骂名的滨口雄幸首相遭右翼刺杀(于次年 8月死亡)。此后,过度相信日本国力、主张“对美必有一战”的强硬派势力日益抬头,海军内部的稳健派日益失势。在退出伦敦裁军条约后,日本展开了狂热的“建舰竞争”和新一轮海军扩张运动。与此同时,在1905 年日俄战争后主张再次与俄国交战的陆军,与主张将战略指向从宿敌俄罗斯转向美国的海军相互之间的分歧日趋尖锐,海军则在存在尖锐内部矛盾的状态下,形成一股日益嚣张的势力不断扩大其“独立的权力”,导致日本在未能统一指挥陆海军的“统帅权分裂”状态下一步步走上扩大战争的道路。


 

1932515 ,海军少壮派军人及民间法西斯团体在东京发动军事政变,他们袭击首相官邸,杀死首相犬养毅,同时袭击了警视厅、政友会总部、日本央行等机构,此次政变终结了长达八年的政党内阁,成立了以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由军部指导的“举国一致”内阁。不谙外交的军部完全缺乏应该“减少敌国、增加友国”的外交战略重要性的认识;也完全缺乏对“如果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最终会导致日美对抗”的战略大局的认识,在外交上日益从与英美协调路线转向帝国扩张之路,建立排除英美的“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昭然如揭。1936 年发生“二·二六兵变”,傀儡政权广田弘毅内阁被扶持上台,成为日本国家法西斯主义确立的标志。1937 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与英美等国关系的对抗色彩越来越浓,形成了所谓“爱国主义”强硬派在政治上越来越有利而理性派则被斥为“卖国主义”的政治氛围,“明治维新以来,一直走上升道路的日本国运,从此以后,就开始走上了陡峭的下坡路了”。

 

3.“建舰休息期”结束,海军军备竞赛再掀高潮

 

就在日本策划“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一年的 12 31 日,华盛顿会议《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有效期结束,日本拒绝了美欧各国提出的延长条约主张,再次激化了日本与美欧列强之间的建舰竞争,导致限制建舰竞争长达 15 年的所谓“建舰休息期”的终结。当时,美欧国家依照华盛顿条约规定,将战舰排水量控制在 3 5000 吨以下,足以装备35.6 40.6 厘米的主炮,而日本却建造排水量大大超过华盛顿条约规定的“大和型”战舰,其排水量高达 6 4000 吨,足以装备 46 厘米的主炮,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战舰;1938年开始建造大和型战舰的二号舰“武藏”,并计划建造比大和型战舰更大、装备 51 厘米主炮的“超大和型”战舰(这项计划在二战期间被迫中止)。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日本海军成为保有包括 10 艘战列舰在内的舰艇总计385 艘、零式战斗机等军机3260 架、仅次于英美海军的“世界 3 大海军”之一。


起初,日本海军将世界上“最强国家”美国作为假想敌并表现出“对美强硬”姿态,不过是为海军争取更多军费的手段,日本海军其实是“色厉内荏”,并没有击破美国舰队的自信和意志,当然也决不会把“对美作战无胜算”的真心话吐露出来。其后,随着海军力量日益增强,海军的部分将领乃至日本军部日益表现得自信满满,骄横跋扈,自认为“对美必胜”,在同美国政府的谈判中,不自量力地提出“美国独霸东太平洋 , 日本独霸西太平洋”的所谓日美“平分太平洋”要求,与此同时,日益被军部操纵的日本帝国议会对军部的种种妄自行动未加制止而堕落成为追认战争政策的机构,日本媒体则起劲地煽动民族主义并争先恐后地迎合军队,煽动“日美必有一战”的狂热氛围。至于美国作为海上霸权国,绝对不能容忍任何国家挑战其对海洋、对国际贸易运输线的支配地位,日本军方要求称霸西太平洋的野心显然触及了美国海洋霸权和海洋战略的底线,导致美国从对日一味绥靖转向对日高度警觉。

 

4. 专制、无知与贪婪促成错误决策:对美开战

 

日本和欧美虽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日本作为一个专制的、军事化的封建性资本主义国家,与欧美相比,其政治制度存在着显著劣势,尤其是居于一个国家近代化标识之顶层的政治近代化远远滞后于产业的近代化。郑森禹指出:“日本国内的民主主义一直没有很好、很完整地发展过。明治维新前后的资产阶级革命远不及欧美那样彻底。它一开头就跟封建贵族、地主相妥协,而始终保持浓厚的封建残余”。石桥湛山指出,一战后日本虽然成为所谓“世界五大国”之一,但与英、美、法等国相比,“没有像日本那样不光明正大的国家,没有像日本那样缺乏自由平等之精神的、官僚的、军阀的、非民主的国家,日本是远远不及其他四国的下等国,而致使日本国格如此低下的责任不在日本国民,而在包括元老、军阀、官僚、财阀在内的特权阶级”

 

从科技的角度看,日本专制制度弊端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压制科学和民主,扼杀言论自由,听不得不同意见,政界、媒体都迎合军部,爱国主义狂热使得不同意见者唯恐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而趋于沉默。科学的理性思考被扼杀,即使有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很优秀,即使他们在国家战略上提出了真知灼见,也起不到起码的作用,整个国家被无知、迷信与极权的“三位一体”结合所支配,而专制制度下的权力者总以“一贯正确”自居,毫无反思和反省的意愿,而“反思力”或“反省力”恰恰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国力”。

 

日本陆军曾在1940 年初组织了主要由民间经济学家组成的“战争经济研究班”(后改名“陆军省主计课别班”),着手分析被视为假想敌国的英国和美国的经济抗战力以及日本的经济战持久力。该研究班的调研报告通过对英美的国力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作出了不宜对美开战的政策建言,并于19417月以“英美合作经济抗战力调查”为题,在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联席会议上发表,当时的陆军总参谋长杉山元虽然承认“该报告的调查完美无缺”,但判定其内容“违背国策”,并作出将报告书“一烧了之”的处理。

 

19414月,军部又设立了以关东军参谋长饭村襄中将为所长的“总力战研究所”,集中了来自中央官厅、陆海军、民间的 36 名年轻研究生,从总力战的观点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在 1941 8 月得出的最后结论是“(对美)战争为我国国力所不容许”,如果开打的话“日本将败北”。这项研究结果于 1941 8 月下旬在首相官邸有近卫文麿总理、东条英机陆军大臣参加的场合进行了发表,虽然引起了东条英机等人的关心,却未能起到阻止军国主义者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作用。

 

1941 年陆军参谋本部命令一位名叫新庄健吉的军内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去美国进行了三个月的国力调查,其结论是:“日对美的工业力之差为 1 20;化学工业为13;要缩小这个差距是不可能的。”此报告内容被传达给近卫总理、外务大臣、陆海军首脑部、参谋本部战争指导班,不仅未引起政府和陆海军的重视,而且遭到海军方面的严辞批判:“对美战争正在准备之中,发表这样的数字会对士气产生负面影响。”其后,负责转达这项报告的军官被“惩罚性”地从中央调往前线。其实,山本五十六也曾经说过:“看到德克萨斯的油田群和底特律的汽车工厂,真不应该跟美国打仗。”但在是否对美开战问题上,海军只是表示“全听近卫首相的”,而海军之所以不说真话则是担心“如果海军认为不能进行战争,就得不到预算、钢铁和石油,海军的战备就可能得不到加强”, 与此同时,日本的海军的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一旦作出决定,就自认为是“最完美”、“最正确”的,必须按照既定方针执行,把自己“一贯正确”作为一切行动的前提。比如,海军认定其“大和”战舰的装甲可抵御任何敌人的炮弹,从来不考虑“如果被击破了怎么办”的问题,根本不做“如何对受损伤情况进行控制”的研究。

 

众所周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仅仅是两支军队的较量,更是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尽管日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指出了日美国力的巨大差距,但在既缺乏科学知识、又缺乏对科学的起码尊重的日本军部的独断专行体制下,社会科学研究者“人微言轻”,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5. 从“为了石油的战争”到“帝国舰队”的毁灭

 

这里还需提及军备与战争如何使日本陷入二战期间的“石油危机”。早在 1930 年,日本海军保有的所有舰艇全部从烧煤或“煤油混烧”改为专烧石油,加之军机必须使用高性能航空汽油,致使确保作为军舰、军机动力源的石油供给,成为日军最重要课题,特别是日本的大型战舰堪称“油老虎”,被视作为日本海军象征的超级战列舰“大和号”(排水量 6.9 万吨)以每小时 16 海里航速航行 7200 海里(相当于 1.33万公里)需消耗燃料 6400 吨(约 4.6 万桶),相当于当时日本本土石油日产量的 10 倍之多。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尤其是石油埋藏量极少,为了发展军事重化工业、大搞军备竞赛和发动战争的需要,日本向海外拓展“生存空间”和掠夺石油等战略资源的扩张野心日益膨胀,先是在其占领的中国东北地区找油,毫无斩获;后又“南进”到东印度群岛(现在的印尼)抢油,却运不回日本;1941年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实际上就是一场“为了石油的战争”,其结果使日本陷入严重缺油的窘境,最终走向彻底失败。

 

日本偷袭珍珠港时,两国钢产量是 19,石油产量是125,美国在二战时生产军用飞机297000 架,航空母舰 101 艘,强大的工业实力日本难以望其项背。美国采取先欧后亚的战略,主要力量投入欧洲攻打德国。美军沿着日本周边海域撒了一圈水雷,困死小日本,船一出海就触雷。如果侥幸没有触上,大洋当中、台湾海峡遍布美国潜艇。美国核动力航母服役之前,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是日本的信浓号,排水量 6 万多吨,下水 15 个小时被美国潜艇击沉。日本与南洋诸岛的海上联系被美国切断,80 万残兵败将在南洋诸岛上自生自灭,日本急于打开一条从中国哈尔滨到越南的陆上交通线,援助南洋孤军。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对美优势一直持续到中途岛海战,这场大海战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日军的大败导致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被美军所掌握,其后几乎所有海战中日本海军均遭失败,至太平洋战争结束,日本海军舰艇的 90%被美国海军击沉;先后投入战斗的日军 25 艘航空母舰中有 21 艘被击沉;从东印度群岛向国内运送石油等战略物资的商船、油船更是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批船员丧生,以致有“一滴石油一滴血”之感叹,当然,号称“二战中最大军舰”、被认为是日本海军象征的近 7 万吨级的大和、武藏号超级战列舰也落得个葬身海底的厄运。

 

三、“大舰巨炮主义”的终结

 

1905年日俄战争开始,包括日本在内的列强诸国就确立了以“大舰巨炮主义”(包括“大舰巨炮”与“舰队决战”)作为战舰设计和建造的基本方针。其后,在华盛顿会议《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有效期于1936 年结束后,特别是到了太平洋战争后半期,美英等国开始出现摆脱“大舰巨炮主义”的倾向,新建造军舰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小型化、高速化并加强了防空武器装备,而日本却依然把“大舰巨炮主义”作为军令和战术的主流,在实践中将马汉关于必须压倒敌方强大舰队。以确保制海权而轻视制空权的“海权论”思想用到了极致,甚至在1944 年建造、1945 年竣工 3 艘可搭载特殊攻击机、号称“潜水航母”和“二战期间世界最大潜水艇”伊四百型潜水艦,其超过排水量为3350 吨的轻巡洋舰“夕张”的巨大潜艇舰体仅需 1 分钟即可急速潜航,续航距离在理论上可绕地球一周半,二战后当美军接受该型号潜艇时,其巨大舰体使美军官兵大为惊讶,最后为了防止该潜艇技术秘密泄露给苏联,将其做了沉入海底的处理。

 

日本追求“大舰巨炮主义”可以说达到了“钻牛角尖”的极致地步,显然是反映了军国主义日本对军事技术新发展的反应十分迟钝,帝国海军的将军们迟迟未能认识到已经被自己偷袭珍珠港战绩所验证的空权重于海权、以航母为核心的军事战略思想新发展。

 

与“大舰巨炮主义”相匹配的海军作战方针是:在迎击和击退来袭敌方舰队之际,以战列舰为主角,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等只是配角。但是,在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过程中,作为战列舰出动之前的“开路先锋”,6 艘航母搭载的作战飞机取得了超出预料的战果,打瘫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其后一系列海战都是以海军航空兵作为“首波打击”或主要打击的主力。由于航空机的发展和“航空母舰 + 航空机”组合在二战中的出色表现,加之成为巨型战舰“克星”的对舰导弹的出现,导致贬低战列舰作用的“航空主力论”(Aviation main force theory)开始抬头,日本航空军方人士认为在“大舰巨炮主义”的指导思想之下,花费巨额财力建造和维持的战列舰对战局几乎没有做出什么实质的贡献,如果将这些经费用于建设航空战力,会更有利于增强总体战力。伴随二战与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大舰巨炮主义与战列舰时代也趋于终结,除去在二战期间已经开始建造的战列舰以外,各国再没有新建造战列舰。

 

如果说太平洋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的话,那么,它是战争双方出动数十艘战列舰、航空母舰等“大炮巨舰”决一雌雄的空前的、在当今军事革新时代不可能再次发生的大海战。  (注释略)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大艦巨砲主義_大艦巨砲主義の概要[OL].Weblio,http://www.weblio.jp/wkpja/content/.

[2] 转引自:日本を破 滅させた無能海軍[OL].探検コム HOME,www.tanken.com/kaigunhametu.html.

[3] 转引自:陈柳钦 . 能源安全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N].中国能源报 ,2013-2-26.

[4] 八八艦隊[OL].https://ja.wikipedia.org/wiki/.

[5]  太平洋戦争までの日本海軍整備計画.[OL].Kousyoublog,http://kousyou.cc/archives/14255.

[6]〔日〕原田泰 . 日米の経済史[M]. 東京 :ちくま新書 ,1995:59.

[7] 〔日〕坂本太郎著 . 日本概说史 [M]. 汪向荣、武寅、韩铁英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516.

[8]帝国海軍が日本を破滅させた[OL].探検コムHOME,www.tanken.com/kaigunhametu.html.

[9]  帝国海軍が日本を破滅させた [OL].探検コム

HOME,www.tanken.com/kaigunhametu.html.

[10]  刘世龙 . 美日关系(1791-2001)[M].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259.

[11] 参见 : 日本读卖新闻战争责任检证委员会撰稿 . 检证战争责任 --- 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12]  郑 森 禹 . 日本民主运动的阴暗面文汇周报[N].1945-11-17.

[13]  石橋湛山 . 袋叩きの日本[N]. 東洋経済新報·社説,1918-8-15.

[14] 帝国海軍が日本を破滅させた[OL].探検コムHOME,www.tanken.com/kaigunhametu.html.

[15]  奥宮正武 . 大艦巨砲主義の盛衰[M].東京:朝日ソノラマ ,1992:344-34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