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进入低欲望社会 无欲无为也是种病?
无论物价如何降低,都无法激起年轻人消费的兴趣,代之而起的却是“宅”文化的盛行,和对物欲和成功欲的远离,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将这种现象称为“低欲望社会”,具体表现为:不婚、不育、不买房。这究竟是一种胸无大志的社会病,还是理性个体做出的合理选择?
本期访谈嘉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冯玮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社会室主任 胡澎
年轻人为什么“低欲望”?
新闻晨报:不婚、不育、不买房,日本年轻人的“低欲望”在发达国家中少见吗?
冯玮:日本比较特殊,企业内部关系有“三大神器”,一是终身雇佣,二是年工序列(即工资与工龄挂钩),三是企业内社会,比如三菱工会、三井工会。年工序列决定了工龄低工资就低,对年轻人来说,抑制了他的消费。
日本过去的经济比较景气,但现在正经历一个超冰河时期,经济泡沫破灭之后,大量企业外移,造成产业空洞化,年轻人就业非常困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终身雇佣制逐渐变成派遣制,通俗讲就是零时工,同工不同酬,年轻人不像上一代人可以捧铁饭碗,这也增加了他们的担忧。
新闻晨报: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的概念中提到,年轻人丧失物欲和成功欲,这不正是我们很多人孜孜以求的“无欲”和“无为”吗?为什么非要把它看成一个问题、而非人类社会的高度文明?
冯玮:佛家解释痛苦的来源时说,人生有八苦,求不得是其中一苦,唯有克制欲望才能解脱痛苦,但是日本的“低欲望”并非参透了佛教的思想,年轻人并非对物质享受不感兴趣,而是缺乏现实条件。
胡澎:战后日本经济蒸蒸日上,身处消费社会,提倡买房、买车、分期付款,年轻人只要肯努力,目标就可以变成现实,而现在,年轻人从一出生就身处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再往上已经很难,他们不想过上代人那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标配式的生活,社会的变化促使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对物质的追求转向对兴趣的追求,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对年轻人影响很大,主旨是斩断对物质的欲望和迷恋。
新闻晨报:能不能在传统的文化基因中找到斩断物欲这种理念的根源?
胡澎:日本社会过去是一个有缘社会,无论是家庭、公司,还是社区,人与人之间关系比较紧密,现在却是无缘社会,家庭模式从战前祖孙三代到战后核心家庭、到现在成了夫妻二人或单身模式,公司非正规雇佣的员工缺少敬业精神,邻里关系也日趋疏离。当一个人与家庭、公司、社会失去从属关系,就变成一个个游离在社会中的原子,对物质的需求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影响究竟有多坏?
新闻晨报:“低欲望”如果延续下去,对个体的生存、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前途命运究竟有多坏的影响?
冯玮:年轻人不去消费,物价就无法上涨。物价不上涨,收入不上涨,投资不上涨,会形成轮番的停滞和下降。丧失消费欲望会使日本经济成为一潭死水,“低欲望”会使少子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使得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新闻晨报: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安倍经济学有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采取有效的办法?
胡澎:安倍经济学试图刺激女性生育率,但是,女性对自己的人生设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指望女性多生孩子来改变少子化不太现实。安倍还提倡“让女性发光的社会”,让更多家庭主妇再就业,但是,你又要女性多生孩子,又要女性出去工作,这不是一对矛盾嘛!
新闻晨报:如果说政府的政策无法刺激年轻人的欲望,那么政策环境能不能应年轻人而改变?让爱宅之人宅在家里做可做之事,比如开个网店,不也是万众创业吗?
冯玮:日本有个非常奇特的情况,它在行业之间设置的门槛非常明确,不可随意跨行经营。什么人做什么事,限定得非常严格,甚至大超市隔一段时间就得歇业,为了让那些小店得以生存,宅男宅女开网店自主经营更是不可能。因此,政策上需要有所改变,允许跨行经营,允许人才的适度流动。
新闻晨报:中国也在面临人口结构调整的风险,单身人群超过2亿,“宅”文化同样盛行,经济增速的放缓伴之以房价的高企,年轻人有种无力感,是否也在出现“低欲望”的迹象?
胡澎:在一些大城市里还是有苗头的。但是,还有很多不发达地区的年轻人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对升迁、成家仍怀有梦想。日本现象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问题出现苗头的时候就出台措施,不要等到像日本那样,出台任何政策都很难起死回生。
冯玮:习主席曾经提出,中国要避免三个陷阱,一是塔西佗陷阱,即政府失去公信力的问题,二是修昔底德陷阱,三是中等收入陷阱,即收入从1000美元升到3000美元就会停滞不前。从2012年开始,中国劳动人口开始下降,现在鼓励生育二胎就是为了弥补人口红利的丧失。但是,我们现在还面临着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尽快匹配。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2017年0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