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中国之美.jpg
Editor's Note
遗产今年的特别推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国家地理 Author 资讯
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2》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国家图书馆管理员顾晓军在翻译《最后一课》的这段话时一度哽咽落泪——“一个民族,无论它是否被奴役,只要他掌握了它的语言,就好像获得了开启监狱的锁匙……”
谈到语言,自然绕不开文字,而文字不仅是表意工具,还有着不亚于语言的重要意义,在中国更是如此。
正如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所说:“对于中国人来说,数千年的文献都能了解;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大都是由于他们的文字的这种特殊的性质之故。”
汉字可通古今、通四方,无论是千年之前的古人,还是山水相隔的异乡人,当写成汉字,就仿佛触到了彼此理解的“巴别塔”。
一个个汉字呈现的不仅是一个符号,更潜藏着书法结构的美学传承、历史演进的文化脉络,以及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
这一次,《中华遗产》携手海马体照相馆|家庭,共同探寻汉字“家/堂”“山/水”“园/林”,循着汉字的一笔一画,感受横竖撇捺之间的风骨与温度,以中国汉字共赏家族文明。
家堂
- 堂屋之意·何以为家 -
“人在家里的生活比在什么地方更像一只猪?”梁实秋先生的俏皮话,点出了“家”这个汉字结构的耐人寻味——上半部“宀”表示房屋,下半部“豕”意为猪,为什么要用屋内有豕(猪)来代表家呢?
《中华遗产》2022年增刊《汉字中国》中提到,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家猪,一般认为是来自距今约8000年的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据殷墟出土的殷商甲骨文记载,彼时——距今三千年前——已有猪的畜舍饲养。大量先秦墓葬中,都发现有猪陪葬。一个简简单单的“家”字,却是农耕生活的深刻缩影。
△ 徐悲鸿《旺财猪》
梁实秋先生则在养了几年猪后,突然顿悟——“吃了睡,睡了吃,毫无顾忌,便当无比。这不活像一个家么?”这位“国宝级”文学大师的通透与幽默全在关于汉字“家”的解释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说到“家”的建筑,则不得不提到“堂”。“堂”字的结构是“尚”+“土”,《说文解字》中有:“堂,殿也。”堂的本义为殿堂,而“尚”又有“高”的含义,即表明“堂”在当时是一种高等级建筑形制。
但实际上,千家万户都有厅堂。《中华遗产》2022年增刊《汉字中国》中说:堂是一个家庭居住单位的中心,其他屋室都环绕着堂而建,是举行重要家庭活动的场所。因此,堂就成了一个家庭的象征。
山水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有人说山水是大地上的诗词,“山水”二字则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
自古以来,处于东亚大陆的华夏民族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比起对于自然的恐惧,人们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山”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甲骨文的“山”(见下图)表现的就是三座高高的山峰。
对于行路者来说,突兀于地表的高山意味着巨大的阻碍、艰险。与此同时,高山也代表了一种昂扬、刚强、稳固的气势。孔子说的“仁者乐山”,便是中国人对山的雄健之美的推崇和赞美。
水多发源于山,多山便注定了多水。
“水”的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脉,两边表示流水,形状像水从高处顺流而下,描绘的是水的流动的形状。与之相对,古埃及文字中的“水”形作“一”,呈现水平状,像静止水面的波纹。两种古老的文字在造字之初,同时选取水之形,但造出的字却不同,这差异里能看到古时生活环境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
汉字中的“水”在不断地流动、变化,象征变通的智慧,这也在文字结构上解释了为何孔子说“智者乐水”。
园林
- 笔笔云林·以画入园 -
山水进一步影响人们的审美,园林的概念便由此发源。
造园专论《园治》中有言:“合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如画意。”园林以画入园,而“园”“林”二字亦如画般生动具象。
甲骨文
篆书
楷书
“園”(园)字外面那个大大的“圆圈”,仿佛一圈篱笆墙,它将一方土地围起来,里面种满芬芳繁茂的花木和果实累累的果树。除了花园、果园,家中供人休憩、游乐的空间可以叫庭园,古代帝后的长眠之所叫陵园。总之,园是一个围住了重要或美好事物的地方。
甲骨文
篆书
楷书
“林”是会意字,原意是长满树木的平地。孤木难长,聚木成林,便呈现出一种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意象。因此,林也引申出众多、繁茂之意。古碑丛聚之地,称为碑林,各界人才汇集之处,则有儒林、仕林、艺林等。
中国园林,是一处亦真亦幻的佳境,一个理想中的小小世界。江南的文士,北方的官宦,岭南的富商……人们按照自己的心意精心雕琢,于咫尺内再造乾坤。园林中的曲径、流水、一石、一木,因而充满了诗意的隐喻。
东方传承
一张属于东方人的全家福
“一张全家福,轻松表达爱。”
海马体照相馆|家庭是为家庭用户而生的品牌,致力于为每一个家庭提供以全家福为主的家庭摄影产品和优质的拍摄体验服务。
这一次,海马体照相馆|家庭与《中华遗产》2022年增刊《汉字中国》的顾问与专家团队一起,以“家”为灵感,取材文字背后演化历史与引申概念,从千万汉字中选取三组意义深远、寓意美好的文字研发出三款具有东方底蕴的全家福——「山水」「园林」「汉字」。
△ 「山水」特色款全家福
△ 「园林」特色款全家福
△ 「汉字」特色款全家福
滑动查看更多样片
我们希望以海马体独特的美学角度,融合中华文化与国人情怀,将“家”的美好通过全家福徐徐展现。
△ 《中华遗产》主编黄秀芳老师
关于“家”,《中华遗产》主编黄秀芳老师也向我们讲述了她眼中家的意义:
家,在我们的文化中,应该是最温情的文字之一。正如《中华遗产》2022年增刊《汉字中国》中所说:“家,既是地缘的坐标,又是血缘的围墙,它散逸着最发达的根系,将人的身体或精神牢牢定在自己的怀中。”
想起一位北大教授,一次我们闲谈,他偶然说到,生活中有个固定不变的“节目”,每个星期都要给在上海的老母亲打电话,问个安。这样他安心,母亲也心安。当时他约莫 65 岁,头发已白,母亲则有 90 岁左右。想到两位老人几十年来各居一方、各执话筒的景象,令人动容。他们,一个是“孝”,一个是“慈”。
△ 《中华遗产》主编黄秀芳老师和女儿
家的偏旁是“宀”,像交覆深屋。交覆即指那两条直线,深屋,就能容下各种东西:容女为“安”,容牛为“牢”,容龙为“宠”……这是古人对家的理解。而北大教授那一通通电话,则是当代的另一种“交覆深屋”。无论古今, “家”都是我们生活的意义之一。
以“字”之美,赏“家”之风
中华遗产与海马体照相馆|家庭
还在微博发起「三行家书」征集活动
中国汉字
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
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
《中华遗产》2022年增刊《汉字中国》评出“最中国汉字——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围绕“读汉字、识中国”这一核心概念,带每位读者一起探寻“一个汉字,一段故事;一个汉字,一部文化史”。
△ 点击上图可跳转购买
由来自历史、文学、考古等文化界数十位专家坐镇,对汉字先进行初选,再从374个汉字中,精心挑选出100个极具中国文化意义的汉字,重磅打造《汉字中国》。
△ 《汉字中国》目录
“每一个字的诞生,都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与演进特点。”跟着《中华遗产》2022年增刊《汉字中国》一起读汉字、识中国,它可以是中国之窗,也是耐嚼而禁得起推敲的文化著作。透过汉字,可问历史,可触温度。
📖
凝练中华文化之精华
彰显文化底蕴之厚重
《中华遗产》2022年增刊《汉字中国》
现已正式开启预售
在你眼里“家”拥有怎样的意义?
分享一个关于“家”的小故事
我们将抽取5位读者,各送出《汉字中国》一本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探寻中国汉字之美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