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遗产

其他

中国投毒简史

中国历史上,从先秦到清代,汉平帝、献文帝、唐太宗、清光绪帝…至少有50位帝王陷入过毒药制造的阴谋中。这两个字轻易地予人生死,毒药,是毒还是药?服下它们的人,是被逼强迫,还是心甘情愿?历史就在这些细节中意外转弯。▼点击图片放大更高清1938年秋天的一个夜晚,一伙来历不明的军人潜进河北易水县内的清崇陵。他们撬开方城罩壁前墁地的砖石,凿开地下的城砖,再透过影壁下的土层往上翻挖,进入了地宫的券道,接着用松杆木片拨开了各道石门的自来石……比起东陵大盗孙殿英用炸药硬崩,这伙人的手法显然老练许多。崇陵是清代光绪帝的陵寝,盗掘者在地宫中大肆洗劫,不仅光绪、隆裕皇后的随葬物品几被盗空,光绪棺椁南端的挡板还被凿开一个直径三尺的圆洞,可怜的帝王遗体被部分拉出棺外,两条小腿垂在外面。生前受幽闭,死后经荼毒,光绪帝的身世让人慨叹。不过,这一惊天盗案却给了这位憋屈一生的皇帝一个“自白”的机会:纠结清史界数十年的光绪身死之谜,就此留下答案的伏笔。横屏观看▲
2023年10月24日
其他

既然重阳节这么悠久且重要,放假(调休)一天不好吗?

登高节、体育节、菊花节、茱萸节、花糕节、女儿节、祝寿节、老年节……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节日名称,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重阳节。复杂的“外号”,反映了重阳节在历史中不断变化、积淀形成的丰富内涵。01全民健身,主打一个步步高1942年农历九月九日下午,重庆市夫子池新生活运动模范区广场里人声鼎沸,民国首届九九体育纪念大会暨重庆市运动大会隆重开幕。蒋介石亲自发表训词,要求“举国同胞,无论男女老幼,均能深切认识体育之重要,而一致笃实践履,发奋磨砺……”据《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记载,运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开展,项目也很接地气,有民众健身班的运动技巧表演,有中华国术学会的武术表演,有儿童的游泳表演,还有为适应重庆地形而开展的登山、渡江运动等。热热闹闹的运动会,为艰苦压抑的抗战岁月增添了一份难得的快乐气息。▲
2023年10月23日
其他

封闭的山,开放的水:逼出来的“泼天富贵”!

5月5日晚,2022-2023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城市”榜单在成都揭晓,黄山市荣膺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十大“秀美之城”。这也是黄山市继“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等后获得的又一殊荣。今人一说起徽州来,总离不开“山灵水秀”之类的赞誉,但这些世人称羡的山川地理形势,放在百多年前却是横亘在徽州人面前最大的生存困厄。被胡适先生美称为“徽骆驼”的徽商以及他们创造出来的“泼天富贵”,就是被这山水给逼出来的。01前世不修,生在徽州我们的故事是从“离家”开始的。乾隆十九年(1754)的一天,安徽徽州府治歙县城西十五华里的棠樾村,一个11岁的男孩背着简单的行囊,走过村口的石桥。他回头望了一眼往日再熟悉不过的白墙黑瓦,又摸了摸怀里揣着的一枚铜钱,心里一阵凄惶。从这一刻起,他失去了家庭的庇护。徽州故乡,在他身后渐渐落成了影子。男孩叫鲍志道,鲍氏家族的一员,虽然棠樾鲍氏曾是徽州大族,颇具财富,但鲍志道的父亲却不善积财。鲍志道7岁开始读书,4年后因家道中落不得不中断学业,只身出外谋生。临走前,鲍家已一贫如洗,母亲只得从箱柜底层取出他儿时的襁褓,摘下虎头帽上配镶的“康熙通宝”,交到儿子手中——家里就剩下这一枚铜钱了,母亲要他带在身上,一家子上上下下未来的生计就全靠他了。▲
2023年10月20日
其他

实「郑」中国:文物考古为什么是河南?

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只有上溯其源,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2022年,上海博物馆启动“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开篇为“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以河南作为最重要的切入口。中华文明探源,寻古中国,必然绕不开河南。为什么是河南?10月17-19日,首届文物考古研学大会在河南新郑举办。1国宝河南:这里典藏着古代中国河南,自古中天下而立,八方辐辏而称中原。这里是最适合农耕定居的区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生、发展的腹心地带。在中国古代文明演化形成过程中,各个地方多元发源,相互竞争、融合,最终形成中华文明。其中,中原地区居于核心地位。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出土了国家一级文物——何尊,也叫中国尊。尊内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是关于“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这里“中国”指的是新都成周所在地洛阳。“中国”作为一个词汇出现在历史上,最早即是在河南。虽然此“中国”尚非一个政治概念,但已实证了河南作为天下四方中心的地位,与众多的史前、先秦遗址一起,展示着河南之于中华文明的意义。▲
2023年10月19日
其他

想不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广告语竟然是古人写的!

▲相公山位于桂林阳朔县兴坪镇内。登山远眺,群峰排列有序,蜿蜒流淌的漓江甚是美妙。这里的云海、日出、光影、彩霞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桂林很早就跟旅游挂上了边,说起来要感谢秦始皇。公元前214年,始皇帝荡平岭南,有鉴于郡县制在全国推行刚满三载,三十六郡运转良好,于是便大笔一挥,将岭南也划分成了三个郡:南海、象、桂林。定名原因或与辖地进贡的特产有关:南海产珍珠,象郡有大象,桂林多桂树。桂林桂林,桂树成林。不过此桂树非桂花树,而是一种“南方奇木”,《桂海虞衡志》说,它的叶心“有两纹”,树皮、树叶芳香扑鼻,喜欢熏香的屈原在《离骚》里就曾多次提到“桂”这种香料。可能因为“桂林”一名太过美好,且自带香气,两汉的文人骈客常借用“桂树之林”的意象,表达对美景和游乐的向往,甚至生发出“我所思兮在桂林”的浪漫情思。“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虽由天生,也需人造。而“桂林人”造山造水造景观的目的,并不单单是为了游乐。1用山水教化一方秦代的桂林郡,包括今广西大部及广东小部。今天的桂林在当时不过是郡中小小一角,后来,汉武帝把这块地方命名为“始安”,直到隋唐以前,桂林都只是个弹丸之县,经济、文化远逊中原。酷热潮湿的岭南,素有瘴气肆虐的传闻。虽然关于“桂树之林”的辞章写得婉转动人,但抛开想象,真要去那炎荒之地,普通人还是避之不迭。自魏晋开始,将不讨喜的臣子贬谪到蛮荒僻壤,成为统治者惯用的伎俩。那些身负钦命的失意者们,避无可避,一腔热血,满腹才情,只能被践踏在千里之遥的流徙路上。而历经数月,日夜兼程,待到抵达终点时,那些初见桂林的落魄游宦,又会生出怎样的感慨?▲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央视间谍被驱逐出境,其实西方对华“情报战”几百年前就上演了!

据中国国家安全部11日消息,澳大利亚籍人员成蕾当日在服刑期满后,被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依法执行驱逐出境。成蕾原系中国境内媒体聘用人员,于2020年5月受某境外机构人员攀拉,违反与聘用单位签署的保密条款,非法将工作中掌握的国家秘密内容通过手机提供给该境外机构。情报战,绝非现代战争的发明。明清两朝,隐秘斗争就一直悄无声息地进行,而对手,就是曾将中国视为“乌托邦”的西方世界。16、17世纪的中国,在当时欧洲人眼中,是马可波罗笔下的“黄金之国”,开明专制、能吏治邦、国富兵强……堪称“人间天堂”。显然,这让英国人很不舒服,甚至到了19世纪中叶,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还在“吃醋”:“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以及最好的衣着——棉、丝和皮毛……他们根本不需要从外国购买一文钱的东西”。为摸清中国人的真实需求,平衡对华贸易,西方第一批情报员——传教士上路了。现在就来看看双方“情报战”的几个回合。1第一回合:传教士的“糖衣炮弹”公元1575年的一天,马丁·德·拉达准备出发前往中国,作为传教团团长,他被西班牙驻墨西哥总督拉维扎列斯叫到跟前:“你们要努力了解该国人民的品质、风俗习惯以及做什么买卖。并要知道他们是否言而有信,说话是否诚实,从我们这里可运什么商品到那里,从那里又能运什么来,以至对双方贸易都有利。”最后,拉维扎列斯还不忘补充一句:“尚有能够发现和打听到的有关该国的其他事情和秘密,你们要写一份详尽的报告。”这段话被收录于1616年出版的《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并证明了传教士到中国的初衷——搜集情报,以利于西方贸易。▲
2023年10月13日
其他

它凭什么成为中国人秋天最爱(吃)的花?

北宋黄庭坚名列“苏门四学士”之首,曾经游历到今湘鄂赣交界处的黄龙山,与祖心禅师论道。禅师以《论语》发问,请黄庭坚诠释。“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句话黄庭坚自小熟读,便答这是孔门弟子以为老师在学问上有所保留隐藏,孔子说我没保留,一直在言传身教。祖心禅师摇摇头,不以为然,二人争执不下。沉默良久,忽而禅房中飘来了桂花的浓香。禅师开口道:“闻到桂花香了吗?”黄庭坚点头称是。禅师曰:“这就是‘吾无隐乎尔’的禅意!”数年之后,黄庭坚被贬西南边陲,行于道中,忆起祖心禅师旧事,心中豁然开朗。他与禅师并未眼见桂花,闻着花香,非但能知花开满树,更知秋意渐浓。卢照邻说: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王摩诘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李清照说: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2023年10月12日
其他

常熟,熟了。一座低调了千年的宝藏城市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委秋正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So,“熟”是什么?“孰饪。”字从火,从孰声,本义指把食物烹饪到可口。后引申为常见词汇,如:熟练、熟悉、熟人、眼熟、面熟、娴熟……《孟子》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五谷是庄稼中的优良品种,但倘若不使它成熟,还不如荑米和稗子。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新疆:曾经差点儿就成为“第二个外蒙古”!

供图/图虫创意人们在最初认识一种事物的时候,往往习惯于“顾名思义”,透过名称揣测内涵,于是便有了所谓“望文生义”的误判。对“新疆”这个地名的理解便属此例。新疆,这个占中国国土面积约六分之一的地方,曾经差点儿就成为“第二个外蒙古”。1944年11月,在苏俄的暗中支持下,伊犁、塔城、阿山三区爆发伊宁事变,成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要把新疆变成苏联的第十七个加盟国。乱局之下,时任新疆省政府主席的吴忠信,认为新疆面积太大、民族复杂,又有外国势力插手,很难实现统一管理,于是提出将该地分为天山以北、天山以南和昆仑山以北三个地区分别建省。无独有偶,蒋介石侍从室的高参唐纵,也在递交给蒋的意见书中,提议将新疆分为六个省,分省治理。蒋介石最终采纳了这些意见,并命令赴新疆接替吴忠信的张治中着手调查实施。谁料,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二战后苏联调整了对华政策,希望能和平解决伊宁事变引发的“三区问题”。1946年7月1日,张治中与三区代表达成协议,成立新疆省联合政府,分省计划就此搁置。▲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水生济南:趵突三千年

▲趵突泉涌。摄影/吴学文镌刻在甲骨上的一个“泺”字,勾连出济南的前世今生。泺水和济水,两道三千年前的古老河流,无数喷涌不息的泉水,造就了一座以水成名的北方泉城。趵突泉是济南的名泉,三眼喷吐的泉水,每日都会引来无数观赏者。泉西观澜亭后立有一座碑,上刻“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luò)”。碑铭和碑旁的“齐鲁二君会泺图”,说的是一段春秋时代齐鲁两国在济南举行“封疆会”的往事。泺:纣王曾驻兵碑铭上的文字,记载在《春秋》里。公元前694年正月,鲁桓公与齐襄公在齐地泺见面,商量齐鲁两国结盟的大事。鲁桓公和美丽的妻子文姜一同奔赴齐地“泺”。鲁桓公不知道,齐襄公不止是妻子同父异母的兄长,还是她乱伦私通的情人。随着文姜和齐襄公旧情复炽,鲁桓公在泺逗留的日子,被无限期拖延下去。情人间的幽会越来越肆无忌惮,鲁桓公终于发现了妻子的奸情,他打算马上回转鲁国。但一切已经太迟。齐襄公假惺惺地举办了一场送行宴会,并让公子彭生扶着喝醉了的鲁桓公上车。当同车的鲁国侍者想要唤醒国君时,才发现,鲁桓公早已一命呜呼了。▲
2023年10月8日
其他

长安、临安:好在,地名与诗意都被保存下来了!

诗人尹丽川曾说,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皑皑白雪覆盖着紫禁城角楼的琉璃瓦顶,飘落在结了冰的护城河上。天地间苍茫寂静,仿佛也只有这座孤独的宫殿。仿佛这座宫殿,与这个城市,都回到了那业已远去的岁月里。你看,北京与北平,虽一字之差,给人留下的却是不同的记忆。一个人的名字很重要,那是关于他的自我“预言”。一个地方的名字,似乎也一样。一个城市曾经的名字,盘桓在当下的城市上空,像是被施了法术,锁在了属于它的时代里。但只要念起它,就如同仙人捻了诀,诵起召唤的经咒。时空交叠落错间,那个城市的旧灵魂,就带着满身回忆,从历史中挣脱出来。比如,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和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1唐×长安记忆
2023年10月7日
其他

杭州,凭什么?

当绍兴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成为东南都会时,杭州还只是钱塘江畔的一个小渡口。然而,经过唐宋时期的开发,杭州“逆袭”绍兴,成为浙江地区的中心城市,并在南宋时期被定为都城。杭州,凭什么?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军宣布“搜山检海已毕”,开始撤离江南,班师北归。一度狼狈逃到海上的高宗赵构,得以返回越州(今绍兴),诏令以其地为行都,以州治为行宫。次年,又改年号为“绍兴”,以示“绍继中兴”。为了纪念在最危险的日子至绍兴才站稳了脚跟,他又将越州升为绍兴府。在赵构的心中,绍兴似已进入南宋新都的备选名单。横屏观看▲
2023年9月23日
其他

为何梁启超把他心目中的“新中国”建都在南京?

南京钟山。与杭州不同,同为南方政权之都的南京,并非偏安之都。作为兵冲要地、龙盘虎踞的帝王之宅,这里充满了绝不示弱的进取之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指出:历代帝王定鼎,其在黄河流域者最占多数……而其据于此者,为外界之现象所风动、所熏染,其规模常宏远,其局势常壮阔,其气魄常磅礴英鸷,有俊鹘盘云横绝朔漠之概。建都于扬子江流域者,除明太祖外,大率皆创业未就,或败亡之余,苟安旦夕者也。其为外界之现象所风动、所熏染,其规模常绮丽,其局势常清隐,其气魄常文弱,有月明画舫缓歌慢舞之规。横屏观看▲南京石头城遗址。梁氏的“建都于扬子江流域者”,包括了三国时期建都建业的吴,建都建康的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它们合称“六朝”;又有建都应天府的明朝初期,以及曾经拟都建康府、后来建都“虽在钱塘江口,然实延缘于扬子江之河系”的临安府的南宋。建业、建康、应天即今南京,临安即今杭州。而在历数这些王朝的兴衰起灭后,梁氏得出“自古南渡偏安之局,曾无一焉能北进以恢复者”的结论。有意思的是,同在1902年,梁启超撰写了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此书虽未完成,但其中的预言令人瞠目结舌,诸如1912年维新,大统领罗在田(谐音光绪皇帝“载湉”)退位,黄克强(1904年黄轸改名黄兴,字克强)接任大统领,大中华民主国成立,定都南京。这些与后来的事实基本吻合,所以中华民国元年(1912)时,就连梁氏自己也感慨“若符谶然,岂不异哉”!横屏观看▲
2023年9月18日
其他

赵宋皇帝,你往哪逃?

泥马渡康王。制图/大风靖康二年(1127),五月初一,北宋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这个曾是开国皇帝赵匡胤“帝业肇基”的地方,将要举行赵宋王朝第十位皇帝的登基典礼。本应在首都皇城中举行的严肃仪式,却在仓促中筹办,只因王朝的首都开封此时已沦陷于金人的铁骑之下。仪式中唯一的男主角赵构,此时心中在想些什么,不得而知。前一年,身为宋徽宗第九子的他——康王,还仅仅是被派往金营乞和的质子。幸而在河北磁州(今河北磁县),守臣宗泽坚决阻止了这场金营之行。其后,赵构只身南下,渡过黄河,留下了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在相州(今河南安阳一带),他接到了兄长钦宗赵桓的蜡书,才得以“河北兵马大元帅”的名义,起兵勤王。▲
2023年9月13日
其他

另一种抗战:1945年胜利纪念碑上,将永远镌刻他们的名字!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3年9月3日
其他

为什么说县和绿是天然的「搭子」?

本文7050字,阅读约需15分钟。我老家是「东山」。不是苏州太湖「东山」,也不是海南万宁的「东山」,而是漳州东山县,福建第二大岛。「福建旅游,武夷看山,东山看海」。二十几年前来北京求学,同学问我福建哪的,那时别说东山,连漳州也没说,就说是厦门那的。没办法,因为那时他们不知道这地儿,我只能用更大的IP来「模糊定位」一下。如今,和别人一聊起「东山岛」,大部分人都表示听过或去过,它已成了去厦漳泉乃至整个福建旅游必去的一个地方,知名度超高。甚至一次在云南的传媒行业交流会上,席间和来自上海的一位嘉宾聊到我老家是东山的,她惊呼:真的啊?我在东山岛买了一套房,闲暇去度假呢。横屏观看△
2023年9月1日
其他

这位姓高的大唐名将,踏破安西三万里!

公元747年,一支万人大唐步骑兵在一位名将的带领下,翻越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历时三个多月,降服小勃律。大唐用一场不亚于后世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壮举,声动西域。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位年近四十的诗人屡试不第,困守长安。也正是在这一年,一位意气风发、功成名就的将军凯旋回朝,受封特进、左金吾卫大将军。失意的诗人遇到得意的将军,写下了上面这首《高都护骢马行》七言歌行,借将军与坐骑的境遇,寄托自己的抱负。一文一武的两颗巨星,在大唐的顶点交汇,装点了盛世的华光。诗人,就是著名的“诗圣”杜甫;将军,则名曰高仙芝。▲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所以,烧纸是糊弄鬼吗

影视剧《清平乐》中的李用和。人们只需使用模具,就能方便快捷的打制纸钱。凿纸钱使用的凿子,是一种铁制工具,凿子的一头呈圆孔铜钱形状,比较锋利。用凿子在纸上猛砸一下,就能印出十余个“铜钱“。▲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这种单品百变又百搭,入秋怎能少了它?

汗衫、衬衫、运动衫、羊毛衫、夹克衫……一个“衫”字,几乎包揽了现代人的上半身。虽与古人之“衫”并非一物,但百变百搭的特性,却今古同理。▲
2023年8月23日
其他

偷窥洗澡,盗走衣服,逼婚……憨厚老实的他到底是不是“犯罪分子”?

▲天兵天将押解着织女飞上天,牛郎用箩筐挑着一对儿女,追了上去。在人们的记忆里,小学课本上的牛女故事,讲述的是勇于反抗封建家长制的感人爱情。而近些年人们回过神来,以憨厚老实形象出场的牛郎,偷窥仙女洗澡,盗走羽衣,还强迫娶她为妻,可不就是个犯罪分子嘛!想不到你是这样的牛郎,以至不少人直呼“毁童年”!然而,假如牛郎有知,大约也很无奈:别人干的坏事,为啥安到了我头上?难道牛郎另有“冤情”?不如,让我们跟随初代牛郎,去看看他背锅前的样子。▲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一大波秋蚊子来袭!老祖宗沿用至今的两种驱蚊方式,到底哪个更管用?

6-9月,正值蚊子肆虐的季节而立秋的蚊子,也因出了名的“毒”成为了无数人的噩梦不单单是我们古代的人们也为了灭蚊,做出了很多努力......▲明代《三才图绘》插画,图中成群的蚊子,直教人头皮发麻。蚊刑:上吐下泻,命悬一线其实我们今天所说蚊子毒的“毒”指的是,蚊子是许多疾病的传染媒介。疟疾,俗称“打摆子”,就是一种通过蚊虫传播的可怕疾病,病人患病后忽冷忽热,上吐下泻。诗人杜甫就曾因被蚊虫叮咬而患上疟疾,他在《病后遇过王倚饮赠歌》一诗中记录了自己患病时的惨状: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寒热相交,命悬一线,怎不令人对蚊子怀有深仇大恨。此外,令人谈之色变的登革热、黄热病、乙脑等急性传染病,均通过各种蚊子在世界各地肆虐。▲图为清代王素绘制的《二十四孝书画》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东晋时期,吴猛家贫无蚊帐,为使其父好好睡觉不受蚊子叮咬,他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叮咬,即使蚊子在身上越聚越多也不驱赶。这种防蚊方法,可谓舍身喂蚊。孙方友在其讽刺小说《蚊刑》中提到,陈州蚊子甚毒,贾知县以蚊刑惩罚偷售火艾者,将罪犯绑缚在船上送至河中央,一夜过后,犯人大多全身浮肿,一命呜呼。若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死法大概源于过敏。“蚊刑”作为小说的重要线索,其真实性虽不可考,但蚊子给人们带来的皮肉之苦,与刑罚确也相去不远。不可否认,一个更可怕的事实是,古代的防蚊形势比之今日更为严峻。一方面,古代湿地更多,草木繁茂,加之城市排污管理也不完善,各个角落都成为了蚊子繁衍的天堂;另一方面,电蚊香和电蚊拍,乃至高科技的灭蚊灯都还得21世纪才能问世,更别说空调这种令所有蚊子丧失活力的大杀器。那么,古人都有哪些手段来对付这些讨厌的蚊虫呢?“中国结界”——蚊帐无论古今中外,蚊帐都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否则也不至于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惊艳世界,乃至得了“中国结界”这样的诨名。去年的巴西,寨卡病毒肆虐,防蚊成了关乎生命安全的大事。各国代表团都采用了各种高科技手段防蚊,例如韩国队在运动服中添加了化学药品,日本队为队员们配备了驱蚊手环,澳大利亚队也带上了长袖长裤。然而到晚上睡觉时,中国队员拿出的蚊帐,还是令各国媒体惊叹不已,英国媒体将这种没见过的玩意儿称为“某种类似帐篷的东西”,西班牙某报纸更是将其称为“国家法宝”。相比其他国家采用烟雾防蚊把运动员们都熏得够呛,咱们确实也得感激老祖宗的智慧。领先世界的帷帐,是富人专用吗?秦汉时期,帷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这一时期出土的织物就包括各类绢、纱、罗、锦等十几种,其中,纱、罗等轻薄材质的帷帐,也许已与现在的蚊帐有相似之处。据《后汉书集解》载,官员黄昌出身寒微,“夏多蚊,贫无帱,佣债为作帱”,“帱”即蚊帐,由于夏季蚊子猖獗,黄昌宁可举债也要先用上蚊帐,可见蚊帐实乃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贵人的生活必需品。▲图中家具设有“腿足、地平、顶盖”,四壁糊着画绢,被学者认为就是传说中的“碧纱橱”。该图系崇祯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第九十七回“真夫妇明谐花烛”插图,描绘的是陈敬济与葛翠屏结婚洞房的场景。帷帐种类繁多,亦有高下之分,一方面,历朝历代本身对帷帐的使用进行等级划分,例如曹操就限制公主用帛帐,而在宋代,锦帐、绛帐都属皇家专用;另一方面,只有达官贵人才能负担起昂贵材料制作的帷帐。韦楚老时任唐代左拾遗,身居高位,才能以“十幅轻绡”制帐。有趣的是,沈括却在《梦溪笔谈》中讥讽道:“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宋代,“十幅轻绡”所制之帐已属寻常了。在《红楼梦》中,我们得以一窥明清时期富贵人家的蚊帐,第四十回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凤姐将“软烟罗”错认做“蝉翼纱”,贾母提起这种罗可以“做了帐子,糊了窗屉”,既然与蝉翼纱相似,想必也是薄如蝉翼,轻薄透明。另一种令人啧啧称奇的则是“鲛绡帐”,出现在红楼梦第九十二回,“在匣子里拿出来时,叠的长不满五寸,厚不上半寸,冯紫英一层一层的打开,打到十来层,已经桌上铺不下了。”可见其轻薄。“鲛丝所织,暑热天气张在堂屋里,苍蝇蚊子一个不能进来。”虽然鲛人不过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鲛丝的真实性也待考,但如此轻薄的织物并非不存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仅重49克,唐代官员身着五层纱衣,其胸口黑痣仍清晰可见,这一传说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古代中国精巧绝伦的纺织技术世界领先,谁能说蚊帐不是一种证明呢?香囊里面有什么蚊帐虽有效,但人总不能一天到晚待在床上,即使如碧纱橱那样稍宽敞些,人的活动范围也有限。若希望走到哪儿都不受蚊子侵扰,还得借助生物的力量,例如将具有驱虫功能的药材,放入香囊佩在身上,蚊虫自然对你敬而远之。常见的药材包括霍香、薄荷、紫苏、菖蒲、香茅等,古代的香囊与现代的驱蚊手环,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戴在身上,把香囊挂在蚊帐中,则能开启物理、生物双重防护,也许还能在香气四溢的帐中做个好梦。▲图中四种植物从左至右依次为菖蒲、茅香、紫苏、薄荷,它们都能制成香囊,平时佩在身上或是悬挂于帐中即可防蚊。此外,菖蒲晒干后扎成束点燃,以烟雾熏蒸卧室,亦可防蚊。当然,古人对驱蚊植物绝对是物尽其用,除了制成香囊,直接在家中种植也是不错的选择。诸如驱蚊草、食虫草、藿香、紫罗兰、薰衣草、凤仙花、七里香、夜来香等,既能美化家居环境,又能将蚊虫逐出家门。另一种非常常见的方式则是熏香驱蚊。▲20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烟海战术”是当时灭蚊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基本做法是:“普设阵地,多堆密集,统一行动,内外夹攻。”现代的灭蚊片、电蚊香其实都是基于蚊香发展而来。在蚊香出现之前,古人曾以烧“蚊烟”来驱赶蚊虫,方法是简单粗暴地把菖蒲、艾草等植物晒干后扎成一束,点燃后用烟雾熏蒸居室。陆游在《熏蚊效宛陵先生体》中就提到了燃烧艾草的方法,“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戴香囊,烧艾草,有没有觉得以上这些方法有些耳熟?没错,它们也是端午节习俗的一部分。端午,即五月初五,历来又有“恶日”之名。五月为毒月,五月五日更是毒月中的毒日,这是因为农历五月时蚊虫孳生,加上古人医疗条件差,被各种毒虫叮咬后,很可能染病,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古人在端午节就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辟秽驱恶”,实际上也就是避免各种虫子。除了烧艾草菖蒲,古人早已制出专门用以焚烧灭蚊的药丸,如由朝鲜世宗李祹下令编纂的《医方类聚》载,将苍术一斤、木鳖子和雄黄各二两半,一同磨细后,以蜂蜜黏结成如弹子大小的丸子,在床下或蚊子多的地方烧一丸,就能熏落蚊子。宋代《琐碎录》中也有一方:“夜明砂与海金砂,二味合同苦楝花,每到黄昏烧一粒,蚊虫飞去别人家。”这些药丸也许就是现代蚊香的前身。▲清代文学家沈复在《浮生六记·童趣》中说自己小时看见“夏蚊成雷”,就在心中将它们比拟为群鹤舞于空中,又将蚊子困在蚊帐中,“徐喷以烟……作青云白鹤观”。能将蚊子想象成仙鹤,这确实是大部分人无法领会的“物外之趣”。除了利用植物,古人当然也懂得借助各种动物的帮助,例如《尔雅·释鸟》记载:“鷏,蚊母……俗说此鸟常吐蚊,故以名云。”此外,猫头鹰、蜻蜓、蝙蝠等吃蚊子的动物,都载于各种文献中。古人甚至将青蛙养在大缸中,当蚊子贪凉飞入时,即成为猎物。不过,不知道古人是否也会在家里养白额高脚蛛呢。除此之外,古人相信还有一些神秘的方法能防蚊,例如宋代《格物粗谈》中曾记载:“新造屋柱下,四隅埋蒲扇,蚊永不入。”《本草纲目》则记载,“败蒲扇灰和粉,粉身止汗,弥败者佳,新造屋柱下,四隅埋之,蚊永不入”。无论是蒲扇还是扇子的灰烬,埋在柱子下怎能防蚊呢?也许古人认为蒲扇无论以何种方式存在,都能成为蚊子的克星吧......文字来源与参考:《中华遗产》2017年08期,撰文/寒天供图:图虫创意
2023年8月18日
其他

不用去台湾,不用去加州,台州就有一条「1号公路」!

HERITAGE想收藏《中华遗产》往期的典藏过刊吗?点击下图▼进入官方店铺「玲琅格」还有更多精美图书、文创等你发现!CHINESE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长相思》里相柳淡淡地说:“鲛人又到发情期了!”那它到底是鱼还是人?

织水为绡,泣泪成珠的“美人鱼”,中国人叫它“鲛人”。“鲛人”在中国妖怪里最特殊,它是一根曲折的线索,牵起人类与神秘的海洋世界。最近几年玄幻题材电视剧,都喜欢加进“鲛人”的元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有和夜华作对的“鲛人族”,《琉璃》中有东海鲛人“亭奴”,杨幂主演的《斛珠夫人》“含鲛量”更是很高,而最近的暑假热剧《长相思》亦出现多次“鲛人”的情节。那么,神秘的“鲛人”到底寄托了中国人的什么思想?1西方人用“美”形容它,我们用“奇”、用“幻”如果说人鱼不美,怕是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琉璃一样的海水里,窈窕女子长发如瀑,身上的锦鳞泛着银光……中国古代也有人鱼,不同于来自西方的精灵,也无法用美来形容它,只能用奇,用幻。翻开《山海经》,到处可见“人面鱼身”、“鱼身鸟面”的鱼怪形象,它们或潜游,或匍匐,或翱翔。有山就有水,有陆就有海,那时的人对水中生物的认知很有限,主要就是鱼,所以在全书400多种怪里,和鱼沾边的就有50多种。▲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山东:比起淄博烧烤,这历经2600年不倒的才是顶流啊!

前阵子,“淄博烧烤”让山东的这座三线城市火爆全国。其热度在“五一”冲上顶峰。如今,时隔数月,热情虽有,但热度不再如昨。其实,淄博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是一座超级大都市了。那时的淄博,是妥妥的中国乃至东方“一线大城市”。在淄博众多元素中,“顶流”当属齐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家喻户晓。只是甚少有人知道,这个故事本源自春秋时期的齐都临淄,孟姜女是齐人。20世纪20年代,孟姜女的“籍贯”问题,曾引起学者们的热烈讨论。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编写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将孟姜女“身世”的转变,爬梳得非常清楚。原来,孟姜是先秦时齐国女子的通称,意为“姜家的大姑娘”,如《诗经》以“美孟姜”指代齐国美女。发达的商贸,令齐国的故事极易向全国传播。后来“长城”被引入故事中,是因为齐国是最早修建长城的先秦诸侯国之一。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齐长城失去了御敌的功能,变得不如抵御匈奴的秦长城有名。而秦始皇在位期间大肆营建,征用百姓,引得民间怨声载道,恰恰符合孟姜女故事的悲剧内核。于是,哭崩秦长城的孟姜女深入人心,只有“孟姜”这个齐女的名字,依然透露出故事最初的故乡。齐长城于春秋中叶开始兴建,比秦长城要早400余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长城,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比起更广为人知的秦长城、明长城,齐长城毫不逊色。齐长城横亘齐鲁大地,蜿蜒1200余里,历经2600年历史风霜不倒,至今犹眺望着它曾守卫的山河。横屏观看▲
2023年8月14日
其他

荐书 | 翻开北京城的另一面

提到北京几乎每个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历史文化名城”“世界一线城市”等诸多头衔也一定会想到天安门、故宫圆明园、天坛······可是除了这些声名远扬的文化古迹北京就没有“足为外人道也”的山川风物了吗?——非也只是我们还不太了解北京的山川自然(《京城绘》封面)你知道北京有多少超过1000米的山峰?北京的地下水有多深?北京最老的古树有多老?是什么让北京的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我们将要推荐的《京城绘》将带你“探秘”北京的山川自然与隐秘四季
2023年8月13日
其他

新刊|明明有那么多选择,南宋为何把杭州作为“临安”?

HERITAGE想收藏《中华遗产》往期的典藏过刊吗?点击下图▼进入官方店铺「玲琅格」还有更多精美图书、文创等你发现!(提示:2023年增刊《明十三陵》专辑热销中,点击海报抢鲜)CHINESE
2023年8月13日
其他

北戴河:避暑胜地的养成,得感谢这个中国人和这个组织!

供图/红莓花儿开20世纪20年代,北戴河是与夏威夷齐名的避暑胜地,被称为“东亚避暑之冠”。与其他由外国人开发的避暑地(如莫干山、庐山)不同,北戴河避暑地从诞生之初,便融入了中国人的智慧与努力。这一切与一个人、一个组织有关。传教士们的眼光19世纪末,英国工程师金达来到北戴河海滨。这天烈日当头,他一见大海便头也不回地扎了进去。一番畅游后,他发现这片海滩沙软潮平。以英国人的敏感,他认定这里将来必有发展。但金达在中国尚不具置地的权力,只好怂恿铁路包工头天津人杨季琳先行此举。杨季琳很快在北戴河海滨建了一座房屋,租给来这里避暑游玩的外国人住。这是北戴河海滨第一幢度假屋。1895年前后,正在天津、唐山等地传教的英国传教士甘林,邂逅了北戴河海滨,他也立即被这里的美丽风光吸引,在莲蓬山(又叫联峰山)东边的鸡冠山上盖了房。随后,俄国传教士也在金山嘴盖了住房与教堂。横屏观看▲
2023年8月10日
其他

立秋:吃肉吃肉吃肉!一路狂「膘」

盼望着,盼望着,立秋来了,你我肥膘的脚步近了。立秋那节气好像是一声发令枪响,所有的人都摩挲着口舌生津,所有的器官都轰鸣着加足马力,一场旨在摧毁裤带、解放腰围的狂“膘”突进运动就要开始了!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通常食欲不佳,只吃些清淡的食物。在“苦夏”里待久了,难免“衣带渐宽”。秋风一吹,寒意渐生,自然地就想着要给身体增加热量,以抵御寒冬。于是民间有了立秋“贴秋膘”的习俗。贴秋膘文化在北方更为盛行,个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非北京莫属。1无肉不欢,首推绵羊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肉,然后将其付之一烤。老北京人贴秋膘,偏爱烤羊肉。这烤法不是把一只羊整个烤了,而是先将鲜羊肉分割,然后放在炙子上一片一片烤着吃。所谓炙子,是用一根根铁条钉成的圆板,过去板下放着柴火或者果木,今天大多是木炭。炙子上洒上油,待油温起来了,放上肉,不一会儿,羊肉红里透白,最后全白,那喷香的气味是无形的铁马,哗啦啦踏碎冰河,向你的味蕾杀来。烤肉本起源于塞外游牧民族,慢慢就变成了立秋时分老北京人餐桌上的座上宾,和“烤鸭”“烤白薯”一同成了三烤,是名副其实的舌尖儿上的腕儿了。▲
2023年8月8日
其他

景德镇,凭啥这么吸引年轻人?

大部分人对景德镇的印象,都源于“瓷都”这个称号。千百年来,陶瓷赋予了景德镇无限的荣耀:宋代它受天子青睐而得名“景德镇”,元代惊艳世界的元青花瓷在这里诞生,明清时期御窑厂设立于此。走进这里,就像是翻开了一本厚厚的“瓷海”。如今,3万“景漂”汇聚于此,寻觅陶瓷艺术梦想,当传统制瓷技艺和现代创意相融合,古老的瓷都逐渐个性张扬起来,成为了一处现代“桃花源”。2023年7月28-31日,“中华遗产”团队携手“同程旅行”团队,招募邀请来自全球各地的学子,共同走进千年瓷都景德镇,开启了一场别具特色的“陶醉”之旅。
2023年8月7日
其他

《长相思》“相柳”圈粉?原型恐怖无比,被大禹诛杀!

自开播以来,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长相思》热播,热度最高的是男主角檀健次。剧中,檀健次饰演的相柳是一个九头蛇妖,他与杨紫饰演的小夭有着不解的情缘。初次登场时,檀健次戴着冰蓝色面具,留着白色长发的样子直接帅到人心坎上。他银发白衣,是《长相思》中最亮眼的存在,造型一播出直接杀疯,从此银发男神再添一员猛将。可是,如果我们要说今天玄幻类作家的灵感来源,竟然依旧是两千年前的《山海经》,是不是有读者要感慨现代人灵感的枯竭呢?其实,总有新的英雄,会出来缔造全新的神话世界。1最早记述相柳的是《山海经》2019年4月10日,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及其团队发起了一项在线调查,让公众为他们发现的太阳系第六颗矮行星选名字,候选名单是神话人物共工(中国)、荷勒(德国)和维利(挪威)。经历一个月的角逐,28万张选票中有46%意属于“共工”。随后,“共工星”的卫星也被定名为“相柳星”。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经投票选出的以中国神话人物命名的矮行星。对中国的玄幻小说迷来说,“共工”与“相柳”是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了。被誉为“言情天后”的女作家桐华的神话小说《长相思》系列中,相柳就是男主角:他本是海底九头蛇妖,被水神共工收为义子,性情冰冷狠毒,但外表又俊美妖异、风姿卓然,而且外冷内热,人设痴情。当曾经追过的偶像,有一天竟能真正化作天上星辰,属实引起一大波书粉的共鸣。但相柳并非现代小说家们原创的角色。最早记述它的书,是《山海经》。在《山海经》中,相柳又叫相繇,是共工的大臣,但外形极其恐怖,长着九颗人的脑袋,却有蛇的身躯,浑身青色。它的九颗脑袋能同时食用九座山上的食物,可见相柳的体型硕大无比。只要是相柳经过的地方,稍被它的气息和体液沾染到,都会化为沼泽和溪谷,空气中弥漫着苦辣的味道,各种飞禽走兽都没法居住。▲
2023年8月5日
其他

好奇!古建爱好者都去山西看什么?

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教授曾评价山西:“华夏文明大半部文明史在三晋浓缩,山西是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液汁的圣地。”有个说法:“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其实,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在山西的地下与地上,皆留下了数不尽的宝贵遗产。它们所展示出来的古人精神世界,引人入胜。“这些关乎历史、发乎信仰的遗迹,历千百年仍存于世,成为得到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它们是“国保”,也是“国宝”。最近,《中华遗产》2021年11期和12期的《国宝山西》成了“山西古建之旅”行前必读书目。那么,古建爱好者到山西到底该看什么?这期推文就重点介绍一下镇国寺和双林寺。▲
2023年8月4日
其他

四川对于中国到底有多重要?

HERITAGE想收藏《中华遗产》往期的典藏过刊吗?点击下图▼进入官方店铺「玲琅格」还有更多精美图书、文创等你发现!CHINESE
2023年8月2日
其他

只有成都,可以平乐。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举办。万众瞩目,万众期待。你等成都大运会3年,成都已等你3000年。那么,逛成都,去哪里?武侯祠?杜甫草堂?宽窄巷子?熊猫基地?锦里?太古里?……是不是都去过了(怕人人人人人人)?不如就去古镇吧。距离巿区18公里,远离人山人海,却无舟车劳顿。▲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刀郎的《罗刹海市》火了,那么,“罗刹”到底是什么鬼?

近日,刀郎发行新专辑《山歌寥哉》,其中新歌《罗刹海市》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歌词借鉴的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文言短篇小说《罗刹海市》。作品讲述了主人公与马骥航海罗刹的神奇经历。罗刹国的人以丑为美,完全是一个颠倒过来的世界;而马骥的到来,被当地人视为神秘的妖怪。为了在这个国家生存,马骥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外貌,以适应当地人的审美观念。此篇乃愤世嫉俗之文章,指桑骂槐,旁敲侧击。文中说: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问:“此名何国?”曰:“大罗刹国。“说到“罗刹”,我们容易想到在小说《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别称”——罗刹女。罗刹,梵名raksasa,最早见于古印度诗集《梨俱吠陀》,是恶人的代名词,后来又演变为恶鬼。被佛教“收编”后,罗刹仍是以吃人为生的恶鬼。不过根据性别的不同,罗刹的颜值差别却很大。男罗刹长得很丑,罗刹女却是相貌美艳、善于诱人。同时在佛经中,也偶有见到罗刹女成为佛祖的护法。所以说,在“罗刹女”这一称呼中,既寓意了凶残的本性,又兼有修炼佛身的慧根。铁扇公主既得了这样一个别号,自然就继承了善与恶交织的双重本性。中国神话中有两大随着佛教传入的“鬼怪”,一个是罗刹,一个是夜叉,因为起源、风格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多人分不清。▲
2023年7月27日
其他

成都大运会的“主战场”,竟然还有一个缩小版的“明十三陵”!

明代史料汇编《弇州史料》中有一则遗闻:嘉靖年间的大贪官严嵩之子严世蕃,向来对钱财之事非常上心。有一年,他亲自操刀,做了一份“大明朝富豪排行榜”。荣膺“首富”桂冠的,不是朝中的大臣,也不是江南的富商,而是蜀王朱让栩。明朝蜀王什么来头?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陆续将自己的24个儿子都分封成了藩王,镇守全国各地。一来,这是为了用自己最信得过的人守卫边陲,以保江山永固。二来,是因为朱元璋自己是苦孩子出身,好不容易得了天下,他要让自己的子孙永享荫庇,再也不受穷。24个藩王中,被封到四川这块膏腴之地的,是朱元璋的第十一子,即第一代蜀王朱椿。有明一朝,蜀王历传十三代,累世同居成都蜀王府二百多年。严世蕃“富豪榜”上的朱让栩,就是第九代蜀王。▲
2023年7月24日
其他

谁是《西游记》中头号「宠妻狂魔」?

《西游记》中,觊觎唐僧肉体的妖怪不在少数,有些是直接想吃掉他,有些则是要跟他成亲,好夺了他的元阳。在众妖怪中,黄袍怪(奎木狼)绝对是个异类,这位仁兄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和心上人再续前缘。只可惜,缘分不能强求。最终,他视如珍宝的婚姻家庭,被自己深爱的百花羞亲手埋葬。放弃编制,为爱下凡▲
2023年7月19日
其他

没有「瓜」的中国,真是不敢想象!

供图/图虫创意夏季至,万物生。夏天是瓜的专属季节。瓜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丝瓜起源于亚洲、南瓜起源于美洲、甜瓜起源于非洲……但它们注定会远播各地。西瓜借丝绸之路在东方落地生根,而冬瓜也由郑和的航船走向西方。瓜的大种植与大迁徙,不仅改变了自然环境,也促进了人类繁衍。中华大地上的人口,唐朝时期达到8000万,北宋时期过了1亿,清乾隆时期突破3亿。没有食物,哪有人的旺盛生育力?这其中,瓜,功不可没。也正因为如此,瓜,于中国人而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久远且丰富的寓意。1说文解瓜,中国人的瓜真多华夏各族从未缺席世界文明的共建共荣,那么“瓜”字,是何时出现在汉语典籍里的?瓜,最早见于金文。它是“苽”和“蓏”的本字,本义是挂在藤上的葫芦状果实,后引申为形状如瓜的饰物、仪仗、兵器之类的器物,又引申为瓜熟、瓜分等含义。汉字“瓜”是个象形字,篆体就像一棵藤蔓上结出一枚圆滚滚的瓜。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有对“瓜”的释义。其实,中国人对“瓜”的了解、理解和注解,历史非常久远。“瓜田李下”。《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瓜代”。春秋时期,齐襄公叫连称和管至父两个人去戍守葵丘这个地方,那时正当瓜熟的季节,就对他们说,明年吃瓜的时候叫人来接替。后来,把任期已满换人接替叫“瓜代”。“瓜瓞绵绵”。《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意思是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祝颂子孙昌盛。有一则民国时期的结婚誓词,这么写的:“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尔昌尔炽,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谨以白头之约,好将红叶之盟,书向鸿笺,载明鸳谱。此证。”还有很多成语,比如:顺藤摸瓜、抱蔓摘瓜、瓜熟蒂落、滚瓜烂熟……不过,也许瓜对中国人太重要又太常见了,瓜既被褒义,也被丑化(也可能是昵称),比如傻瓜、呆瓜、麻瓜、笨瓜……也不知道瓜到底惹谁了?2瓜们是如何落脚华夏大地的?都是瓜,有的是土生的,有的是外来的;有的是树上长,有的是藤蔓生。瓜与瓜是如此的相似,却又如此不同。瓜的命名,蕴含了每一种瓜的生长、迁徙,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万物的理解。1为啥有「西瓜」,没「东瓜」?古代想随便吃西瓜?最好穿越到南宋以后!西瓜的老家是非洲,经过埃及到欧洲,再一路向东,流传到亚洲。从西而来,故叫西瓜。1995年夏,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壁画中发现了“西瓜图”。有一种说法,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破回纥得此种”,用“牛粪覆棚”之法在辽上京一带种植,后被金人引种。西瓜起初是贵族的夏季消费品。那么,中原的普通老百姓又是实现“西瓜自由”的呢?要感谢一个叫洪皓的南宋官员。他于建炎三年出使金国却被扣留15年之久,回来时带回西瓜种子,先是种植于皇家特供菜园,后来传于民间。中国不是西瓜的原产地,却是种瓜、吃瓜大国。我们种出了全世界70%的西瓜,还吃光了它们。每年被我们吃掉的西瓜有160多亿个,连起来可绕地球100多圈。那么,既然有“西瓜”,“东瓜”呢?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东南西北”这种方位命名方式,是相对概念。中国古人认为居于东方,而且中国的地理位置,西边有很多国家,东边则是大海以及日本、高丽这几个小国(附属国)。以前货物主要是从西边或南边传入,从东边传入极少,好像也就一个“东洋参”?从东边也没传来好吃的瓜,当然就没有“东瓜”了。明明夏天成熟,为何叫“冬瓜”?冬瓜又被称为枕瓜、白瓜,原产于喜马拉雅山东南山麓,东南亚以及中国西南部是最早食用它的地区。中国人食用冬瓜的历史悠久。汉代《神农本草经》中称冬瓜为“水芝”,那时就有种植冬瓜的记载。叫冬瓜,并非说它是“冬天吃的瓜”。《广雅》里说:“经霜后其皮白如粉涂,其子亦白,故名白冬瓜。”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当我们说「仙居」时,就不能只说「杨梅」!

《中华遗产》2022年02期、《中华遗产·台州专辑》—▼更多精彩,点击下图▼《中华遗产·台州专辑》开售,点图抢鲜看中华遗产官方视频号CHINESE
2023年7月17日
其他

封神第一部,洗白妲己?

HERITAGE想收藏《中华遗产》往期的典藏过刊吗?点击下图▼进入官方店铺「玲琅格」还有更多精美图书、文创等你发现!《中华遗产·台州专辑》已开售,点击封面抢鲜看CHINESE
2023年7月16日
其他

暑假带娃去哪玩?北京30分钟车程有个超牛的博物馆!

天津,扼守京畿之喉。自元代以来,逐渐孕育出依托漕运、盐运业为核心的码头经济。与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几大古都相比,这无疑是一座年轻的城市。然而,这里却有近代中国第一座地方公办民助博物馆——天津博物馆。1918年,教育家严修的次子严智怡,以启迪普罗大众为目的,通过民办公助的形式,创办了天津博物院。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博物院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局接管,改名为天津市市立博物馆。后与天津广智馆及天津市市立美术馆三馆合一,成立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几经分合变迁,至1974年,拆分为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和天津市艺术博物馆。2004年,两馆又重新合并,更名为天津博物馆。2012年,馆址迁入天津文化中心区。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6:30,周一闭馆(节假日不闭馆)。这里,有很多重量级国宝。它,曾是国之重器,却身首异处,险些被毁。它,曾是御用珍玩,却流落民间,命运起伏。它们一度隐匿于深宫大院,乱世之中千回百转,幸得庇护。时过境迁,当鼓角远去,这些来自不同朝代、有不同经历的文物,以另一种姿态,相聚于天津博物馆。虽然物是人非,但那些漫长历史中的点点滴滴,仍能透过器物上的伤与痕,若隐若现,发人深思。一废铜烂铁里“捡”国宝从清代早期开始,古物集藏之风便在天津逐渐形成。清末民国,伴随着天津开埠、商贸繁荣,中外富商、名士贤达、皇亲国戚、政府要员在此寓居,收藏热也因之达到高潮。那些曾深埋地下的古物、陈于皇家宫室的珍宝、藏于文人书阁的善本,纷纷流入民间、涌向市场。与历史悠久的文物大省不同,天博的馆藏文物大部分都不是来自“自家地下”,也并非考古发掘所得,有些甚至是文物工作者无意间“捡”回来的。天博有一件夔纹铜禁。俯看呈长方形,表面有三个椭圆形的孔,四周又有若干长条状的开孔装饰,周身布满夔纹。夔,是传说中与龙相似的一足神兽。在商周时期,工匠们常以夔纹作装饰,施于青铜礼器的表面。禁,则是当时一种用来盛放酒具的器座。商周贵族在祭祀和设宴时,往往将尊、卣之类的酒器,安放在禁上部的椭圆形开孔中。之所以取名为“禁”,意在告诫人们喝酒要有所节制。▲
2023年7月14日
其他

新刊|晚清科幻小说脑洞有多大?贾宝玉都开上潜水艇了

HERITAGE想收藏《中华遗产》往期的典藏过刊吗?点击下图▼进入官方店铺「玲琅格」还有更多精美图书、文创等你发现!(提示:2023年增刊《明十三陵》专辑热销中,点击海报抢鲜)CHINESE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长安三万里:万千人的偶像李白,曾多次到这里狂热「追星」!

HERITAGE想收藏《中华遗产》往期的典藏过刊吗?点击下图▼进入官方店铺「玲琅格」还有更多精美图书、文创等你发现!CHINESE
2023年7月10日
其他

一说到“陵”我们总避讳,殊不知它才是真正的风水宝地、天下吉壤!

HERITAGE想收藏《中华遗产》往期的典藏过刊吗?点击下图▼进入官方店铺「玲琅格」还有更多精美图书、文创等你发现!《中华遗产·台州专辑》已开售,点击封面抢鲜看CHINESE
2023年7月8日
其他

莫干山上的谋杀:到底什么原因这个洋人被怒刺7刀而亡?

一座地处江南名符其实的清凉山,一位信仰游移、投入商海的西方传教士,被卷入清末民初的中国避暑地建设大潮。青山一夕变样,别墅如林,名噪一时;传教士不幸殒命……追寻百年前的故事真相,看西方舶来的避暑天堂,怎样酿出国家主权之争与民权危机。莫干山这块中西碰撞下的“文化飞地”,在新的时代下何去何从?
2023年7月7日
其他

为什么《西游记》中的女妖必须死?

HERITAGE想收藏《中华遗产》往期的典藏过刊吗?点击下图▼进入官方店铺「玲琅格」还有更多精美图书、文创等你发现!《中华遗产·台州专辑》已开售,点击封面抢鲜看CHINESE
2023年6月27日
其他

高温来袭,如果穿越回古代,你会怎么避暑?

古代没有汽车尾气,没有温室效应,夏季到底有多热?气象学家竺可桢曾考证过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认为中国曾经历“四寒四暖”的变化,大约仰韶文化晚期、先秦至西汉时期、隋唐、宋末元初均是历史上的温暖期,那时的夏天比现代还要酷热,所谓“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新刊推荐|西游群妖大盘点!

HERITAGE想收藏《中华遗产》往期的典藏过刊吗?点击下图▼进入官方店铺「玲琅格」还有更多精美图书、文创等你发现!(提示:2023年增刊《明十三陵》专辑热销中,点击海报抢鲜)CHINESE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明十三陵:申遗成功20年,一个「浓缩的大明」被揭晓!

图片摄影/洛卡奇2003年,“北京明十三陵特区”做了一次严肃的自我评定:它是一个时代的创造性成就;一项正在消逝文明的见证;一组建筑的艺术、纪念物的艺术;一片建筑物与景观结合的绝妙样本;一处传统人类使用地的杰出范例……这份评定几乎与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申请世遗的标准全面吻合,而根据规定只需符合其中一项标准即可申遗。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毫无悬念地申遗成功了。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期刊、而且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授权永久使用其标志的刊物,《中华遗产》与世界遗产,与明十三陵,必然有着不解之缘和交集故事。2013年,明十三陵“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明十三陵完成了自清代以来的首轮全面修复,而《中华遗产》杂志也策划了一期特别报道——“看不见的十三陵”。今年2023年,是“明十三陵”申遗成功20周年。我们《中华遗产》又联合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特别推出《明十三陵:浓缩的大明》专辑。为了最好地呈现明十三陵的历史文化,从2022年开始,中华遗产杂志社,包括主编、内容总监、运营总监、文字编辑、视觉设计、摄影师等在内的团队,先后8次到明十三陵现场采风走访,对19处文化遗产进行考察。这本专辑从“帝王之路”“礼制之盛”“建筑之范”“宝物之华”“明日之景”五个篇章,带领我们从明十三陵出发,遍览明朝历史和明文化的方方面面。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彩的朝代。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的浪潮,带来了明代欣欣向荣的社会文化。无论建筑、科技,还是文学、艺术,都颇有建树,对后代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要了解大明文化和大明历史,走进明十三陵,是一个最好的方式。一帝王之路巍巍十三陵,赫赫帝王家。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创盛世、致中兴、御外敌,统治者的性格与作为,左右着国家的命运、历史的进程。明十三陵是13位大明帝王的最终归宿,也是一部砖石草木写就的明史,讲述着明王朝的兴衰往事。明成祖朱棣雄才伟略,这位“马上天子”将明朝的都城迁到北京,并在天寿山设置了自己的陵寝,即今天的“长陵”。此后,这里成为明朝皇陵的群聚之所,最终形成了明十三陵。▲
2023年6月10日
其他

「申遗狂魔」韩国22项世界非遗,到底有没有碰瓷?

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这份了不起的荣耀,属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我们的邻居——韩国,目前拥有世界非遗22个,居第四!自2005年韩国申遗“江陵端午祭”始,走绳、木匠、泡菜、拔河、摔跤等项目相继申遗成功。△
2023年6月9日
其他

你不知道吧?在86版《西游记》之前,还有一个78版……

HERITAGE想收藏《中华遗产》往期的典藏过刊吗?点击下图▼进入官方店铺「玲琅格」还有更多精美图书、文创等你发现2023年增刊《明十三陵》专辑热卖中,点击海报可订购CHINESE
2023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