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5300字,阅读约需11分钟。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
“祭”在古代是件大事,是不忘本的朴素思想与追求天人合一的良好愿望的反映。几千年来皇帝祭天地,庶民祭祖先,百姓祭神灵,以至今天的祭黄陵、祭孔子,祭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 明成祖朱棣,点击有惊喜。
寻根溯源,认祖归宗。“祖宗”是一个常用词,那“祖”和“宗”是何种关系?中国古代皇帝庙号非“祖”即“宗”,二者又有什么区别?
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清太宗皇太极,为什么没有“明太宗”?其实,它是存在过的。这一庙号原本属于朱棣,一位大名鼎鼎又备受争议的皇帝,然而,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突然消失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先要来了解一下“祖宗”的含义和中国古代是如何给皇帝起庙号的。
“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意思大致是:诸侯国君主过世,异性之人在屋外吊唁,同姓在宗庙,同宗在祖庙,同族在父庙。 可见,同族<同宗<同姓,父庙<祖庙<宗庙。宗通常是指同姓家族间的血缘关系,强调同一血脉姓氏的先祖。范围可扩展到十几代以上的同姓族人,包括来源同一个祖先的男系亲属、旁系男性宗亲、本宗男系亲属的配偶以及本宗未出嫁的女性。比如范围大一点,全球的“林氏宗亲”,始祖是毕干,这是同宗;范围小一点,比如福建东山县后林村,全村都姓林,始祖林燕系“闽林”九牧六房蕴公派系,也是同宗。▲ 河南卫辉比干庙。
族则指血缘上面的先祖流传下来的血脉,范围相对较小,主要指五服。五服指的是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现在指的是九族,即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即以自己为中心这九代以内的直系和旁系都属于五服。在一些农村地区,同村的适龄男女在谈婚论嫁之时,家中的老人就会去查查家谱,看双方是否出了五服,出了五服说明亲属关系已经比较疏远,所以即使是同姓亦可通婚。“族”与“宗”一下子就分清楚了,难分的“祖”与“宗”,容易混淆。我们就从甲骨文探讨一下“祖”和“宗”这两个字背后的起始内涵。“祖”的甲骨文,是“示”和“且”的组合,“示”表示祭祀,“且”则呈现出庙的模样,所以这个字代表着对祖先的祭奠。古人相信,死去的先人能保护自己家人的平安。从甲骨文中对商族祖先隆重祭祀的记载,到近代农村祠堂的势力之大,无不显示了中国人对祖先神的崇拜。我们今天仍然把自己的国家称为“祖国”,把自己的老家称为“祖籍”。把为家族争光叫做“光宗耀祖”,把忘本思想和行为斥为“数典忘祖”;各行各业都有“开山鼻祖”;百家姓都有“始祖”。“宗”字的形状像供奉着牌位的房屋,象征着祭奠祖宗的场所。因此,《说文解字》释,“宗”为“祖庙也”。“示”即祖宗神主牌,神主牌所置之屋宇,即为宗。《礼记》云,“有虞氏禘黄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孔颖达疏,“祖,始也,言为道德之初始,故云祖也。宗,尊也,以有德可尊,故云宗”。按此意思,“祖”代表法理上的第一世,诚如“祖先”之一,祖为最先出现的第一人;“宗”为“祖”以后有功勋、名望或成就之人,故而后世有“大宗”、“小宗”之说。总的来说,“祖”是有血缘关系的直系先辈,而“宗”更偏向于拥有共同祖先的宗族。通俗地说,“祖”代表着本家,比如父亲、爷爷、曾爷爷等,“宗”代表着叔伯大爷等旁系宗亲。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祖”跟我们更亲一些。
庙号:是祖是宗有讲究
皇帝也是人,除了祭天地,也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祭祖宗。这“祖宗”就是庙号。说庙号之前要先说一下谥号。谥号是指人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平事迹进行褒贬所定的文字。谥号比较普及,一般的成功人士就可拥有。身为帝王,本就是巨大的成功,自然绝大多数帝王都有谥号。庙号则是帝王专属,按说一般帝王没有资格得到,必须有大功德、在太庙立室奉祀,才得以追尊一个庙号。谥号评价行迹,用于日常称谓;庙号表彰功德,用于宗庙祭祀,分工明确。帝王的行迹有好有坏,相应的谥号也分美谥、平谥和恶谥。如杀戮无辜曰“厉”,动祭乱常曰“幽”,好内怠政曰“炀”……都是恶谥。庙号是歌功颂德,只分好和更好,没有不好的。▲ 北京市西城区的历代帝王庙。摄影/余荣培
庙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当时庙号只有几种: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这些是最早出现的庙号。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入祀历代帝王庙的帝王和功臣。
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唐宋以后,谥号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长,宋朝皇帝的谥号就一般长达十六字,如宋太祖赵匡胤的谥号是“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如清高宗乾隆皇帝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不客观,也不好记。所以人们提及帝王,称庙号就比称谥号要流行多了。汉朝的皇帝,一般称为某帝,如汉文帝、汉武帝、汉献帝。唐宋以后的皇帝,一般称为某祖某宗,如唐高祖、唐太宗、宋仁宗、明太祖。中国古代皇族是很精心维护和运用“祖宗”这一概念的。
根据《孔子家语·庙制》中“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的规定,皇帝的庙号以“祖”和“宗”结尾,有开拓之功的皇帝一般称“祖”,有守成之德则一般称“宗”。也许就是说,历朝历代一般认为,“祖”这个字,只有开国的第一位皇帝可以用,而后继位的皇帝只能用“宗”,表示与先皇是同宗的亲人。例如唐朝李世民,虽然在历史上很有名,也做过很多大事,但他只能用“唐太宗”这个封号。依照惯例,一旦选不好可能会犯忌讳。这无疑显示了古代皇族对这两个字眼的高度重视和严谨规定。
嘉靖改庙号: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
1424年8月,朱棣驾崩,其子朱高炽继位,追尊朱棣为“明太宗”。这个庙号很恰当,朱棣的确与唐太宗李世民一样,都是通过特殊手段夺取了皇位,并开创了一个新盛世。对照之前历史,汉太宗(文帝)能当皇帝是因为诸吕之乱,唐太宗能当皇帝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宋太宗能当皇帝有烛光斧影的传说……可以说,一个皇帝称太宗,既表示他治理天下水平高,又暗示他能成为皇帝跨越了很大的政治障碍,可谓一语双关。相应的,朱棣称明太宗,按照传统简直再合适不过了。然而,一百年后,朱棣的七世孙嘉靖皇帝朱厚熜却将朱棣的庙号从“明太宗”改为“明成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朱厚熜此举,完全出于一己之私。当时,出身藩王的他,为了抬高自身皇位的正统性,让自己的生父朱祐杬进太庙享受供奉,只能动朱棣的庙号。
按照古代的宗庙规矩,“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也就是说,皇帝家族的太庙只能在正殿祭祀前七代祖宗。超过七代以后,就需要把血缘最远的祖宗“祧”出去,不再享受正殿的血食祭祀,只能被供奉到偏殿享受香火祭祀。不过,这个“祧”出去的规矩也有例外。凡是庙号为“祖”的皇帝都不能被“祧”出去,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庙号为“祖”字辈,怎么能轻易被抬到偏殿呢?
当时,与朱厚熜血缘最远的皇帝正是明太祖朱元璋。但朱元璋自然不能被“祧”出去,他可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明朝皇室一脉的始祖。除了朱元璋之外,与朱厚熜血缘关系最远的祖先就是朱棣了。朱棣当时的庙号为“明太宗”,恰好不带“祖”字,很适合给他抬到偏殿去。然而,朱厚熜却不愿意也不敢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朱棣对于后世的明朝皇帝来说,地位不次于开国老祖朱元璋。朱棣以皇叔的身份发动了震惊天下的“靖难之役”,从朱允炆手里夺了帝位,后来又开创了永乐盛世。如果不是朱棣,就没有后世的明朝皇帝。所以,如果朱厚熜把朱棣的神主牌位从太庙正殿搬到偏殿,他必将被后世骂死。因此,朱厚熜决不能把朱棣“祧”出去。于是,朱厚熜就让朝臣讨论对策。朝臣们自然也明白不能把朱棣的神主牌位抬到偏殿,因此就建议把朱棣的庙号从“宗”升级为“祖”,这样朱棣的神主牌位就不会被抬出正殿了。朱厚熜觉得这主意不错,但给朱棣上个什么“祖”字庙号呢?当时朝臣们除了“成祖”之外,还提了“烈祖”和“世祖”两个庙号。“世祖”本来是最适合朱棣的,因为当初东汉光武帝刘秀再造大汉江山,死后得了一个“汉世祖”的庙号。朱棣与刘秀的功绩相当,所以“世祖”很贴切。但是朱厚熜却不想把这个庙号给朱棣,因为他自认为以藩王登基开创新的基业,所以他的子孙在他百年后理应给他一个“世祖”的庙号。果不其然,他死后被儿子明穆宗朱载坖上了一个“世宗”的庙号,虽然没能成为“世祖”,倒是给他带了一个“世”字。▲ 明世宗于嘉靖十五年(1536)开始营建自己百年后的“寿宫”永陵,选址在阳翠岭南麓。摄影/洛卡奇至于“烈祖”这个庙号,就不适合朱棣了。因为古代凡是庙号为“烈祖”的皇帝,都是诸如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叡和蜀汉开国皇帝刘备这些未能统一全国的割据皇帝。拿曹叡和刘备比朱棣,岂不是有辱朱棣英名?
最终,朱厚熜给朱棣改封了一个"成祖"庙号。毕竟朱棣是发动靖难之役成功了,这才当上了皇帝,“成祖”倒也算是贴合他的功绩。改好朱棣的庙号之后,朱棣就和他老爹朱元璋一同享受到了“万世不祧”的尊崇待遇。而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就成了离朱厚熜血缘最远的那一代,他的神主牌位就被搬出了太庙正殿。▲ 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陵寝的建筑规制十分俭朴。摄影/杨江
接下来,朱厚熜给自己的生父朱祐杬上了“明睿宗”的庙号,并对外称“既无昭穆,亦无世次,只序伦理”,让朱祐杬的神主牌位以皇叔之尊序跻明武宗朱厚照之上。
另一个例外:清朝有三位“祖”
明朝除了一个明太祖,还有一个明成祖,这算是一个例外。而更大的例外是清朝,有三位“祖”。他们分别是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和圣祖康熙。努尔哈赤创业,是太祖;顺治皇帝入关定鼎,是世祖。这和元朝以成吉思汗为太祖,忽必烈为世祖是一样的,可以说是有历史先例可循。▲ 清世祖顺治画像。
然而,到了康熙皇帝的时候,他的儿子雍正却陷入了纠结。康熙皇帝的功绩显赫,雍正认为只有“祖”的庙号才能彰显其父的伟大。但按照惯例,只有开国皇帝才能被封为“祖”,还需要再拟定一个字放于“祖之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雍正决定让礼部重新考虑封号。大臣们翻遍史书也找不着一个可以贴切形容雍正口中康熙的词,最后建议使用“圣”字,认为这个字代表着仁德,恰好能体现康熙皇帝的功绩。于是雍正大笔一挥,“清圣祖”就成了康熙的庙号。这个庙号的表面意思就是康熙的功绩是堪比神灵,在雍正的眼中,父亲康熙不是人,而是神。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也有高低之别。虽然谥号中没有“圣”这个字,但是《逸周书·谥法解》中也明确解释过这个字:“称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圣”用来指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故“圣祖”和“圣宗”这两个庙号绝对是评价极高的,尤其是“圣祖”。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皇帝之中只有清朝的康熙皇帝得到了这个庙号,“唐圣祖”李耳、“宋圣祖”赵玄朗是神话人物,不是皇帝,唐宋两朝的君主是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乱认祖宗给加的;至于“蜀圣祖”王子晋、”大长和国圣祖”郑买嗣、“新罗圣祖金德曼”等,都是割据政权或附属国的君主庙号,影响力太小。雍正给老爹的“清圣祖”这个庙号在当代仍有争议,这里不作讨论。▲ 位于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神道俯瞰图。每一座陵寝,都在讲述一段曲折生动的帝王往事。摄影/吴兆龙《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从“祖宗”这个词的演变和使用上看来,可以发现,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家贵族,对于先辈的敬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像我们尊崇炎黄二帝为祖先一样,每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或祖先祭日,或清明节,或中元节,我们都应该祭奠和怀念我们的先人。这种敬奉和怀念,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方式。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仅映照过去,也照亮未来。不管是雍正给康熙的庙号“清圣祖”还是嘉靖给朱棣的庙号“明成祖”,是吹过头了还是实至名归,我们不做口舌和字词之争,而是应该更多地从历史的角度去评价,用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并希冀对当下有所启迪。
虽然“明成祖”是后来嘉靖给改的庙号,但在中国历史上,论文治武功、眼光谋略,永乐帝朱棣绝对榜上有名。他开创了天子守国门的先例,建紫禁城,迁都北京,编《永乐大典》,开疆拓土,万国来朝。一个以明王朝为中心,政治、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天下”,在朱棣的统治下最终成型。谓之“文成武就”名副其实。
文成武就,永以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