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推荐|《山海经》第二弹,众神登场
封面故事 炎帝之女在东海溺水而亡,化作禽鸟精卫,矢志不渝对國世地把枝叶与碎石投向海面,誓将大海填平。《山海经》里诸如“精卫填海” 这样与自然抗争的神话,流传干古,意蕴深长。 绘画/白树
纵览《山海经》中的草木,人们或是“食之”,或是“佩之”,或是“沐之”,能够治疗痛、疥、瘿、忧、风、虐、疠、痔等 30 多种疾病。这些草木与症结的对应关系虽然简单,但无疑是远古时期医药学的雏形,也是祖先们最朴素的食疗秘方。
绘画/扬眉
《山海经》里的『石头记』
《山海经》中记录了许多初代山神,它们是奇形怪状的动物,是人和动物的结合。他们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一批神祇。
此图为明代《山海百灵图》(局部),所绘动物不少出于《山海经》。
《山海经》中曾出现过上古大神帝俊,他是日月的创造者,具有无上地位,他的子孙遍布海内大荒,南北东西,但在《山海经》之后却离奇地消失于后世记载中。取而代之的,是《山海经》中的第二大家族黄帝家族。
从《山海经》中半人半兽的野性至高女神,到民间故事中容止端庄的贵妇。时光流转,西王母的形象不断发生着变化:君王希望与她约会,得到她的垂怜;普通人也把长生的愿望寄托在西王母身上。美丽女仙西王母,就是这样深入人心。
《山海经》中天女魃的形象,呈“跳楼式”下降。变化的背后,暗含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解读,以及对岁岁常相见的旱灾的抗争。然而,因为欠缺科学引导,对灾害的愤恨之情,最终却以以暴易暴的方式,转嫁到他者身上。这大概算“抗旱魃”带来的次生灾害。
风神之路
传说中,祝融是楚人先祖,是火之神、夏之神、南岳大帝,甚至还抢来了水神的差事,成为南海之神。祝融为何有如此矛盾的“神格”?
传说中上古帝王的名字,个个如雷贯耳,当他们齐聚《山海经》里的大荒世界,谁最受瞩目?出镜最多的是“颛顼”:他可能颜值不高,却是唯一死而复生的帝王,手握解开“大荒”之谜的秘钥。
关于大禹的真实形象,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学界存在不少争议。对此,看似荒诞不经的《山海经》中,却隐藏了一些有助于揭开大禹真实面貌的重要线索。
供图/汇图网
无论“精卫填海”实际上代表的是哪一段历史,所蕴含的亡于异族的沉痛记忆和兴复故国的不屈信念,显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以至于后世每到舆图换稿、特别是异族入主的时刻,便总会有忠臣遗士以精卫自况,抒愤明志。
绘画/特立独行的阿拉斯加
夸父: 神秘的巨人
夸父逐日的传说,象征着上一个古老文明阶段的结束。黄帝部落讨伐不服,诸侯咸归,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华夏文明。于是,曾经是巨人的夸父,只能无可奈何地“渴死”。
夸父逐日。 绘画/小猪君
嫦娥奔月,作为一个广为人知的神话背景,融入到新的故事中,被任意发挥和利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诉求,成为“古为今用”的绝佳神话题材。
供图/视觉中国
如果说今天玄幻类作家的灵感来源,依旧是两千年前的《山海经》,是不是有读者要感慨现代人灵感的枯竭呢?但其实,总有新的英雄,会出来缔造全新的神话世界。
《山海经》这部奇书,描绘了千奇百怪的异兽神人,讲述了异彩纷呈的神话传说,激发了一代代读者无穷的想象。插画师鹿菏与鹿溟山,创作了大量以《山海经》为素材的优秀作品。他们与《山海经》有着怎样的渊源?又是如何用线条与色彩,重构心目中的《山海经》世界?
供图/鹿菏
编辑:方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