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常熟,熟了。一座低调了千年的宝藏城市
So,“熟”是什么?
“孰饪。”字从火,从孰声,本义指把食物烹饪到可口。后引申为常见词汇,如:熟练、熟悉、熟人、眼熟、面熟、娴熟……
《孟子》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五谷是庄稼中的优良品种,但倘若不使它成熟,还不如荑米和稗子。
天下万事贵熟
晚清重臣曾国藩在日记里说:“由熟而得妙,则不能与人之巧也。”
有趣的是,比曾国藩小19岁,和他的学生李鸿章有着个人结怨的另外一位晚清重臣翁同龢,也崇尚“熟”。
少年时以能书闻于乡里,中状元后书名更大噪。其实他所下苦功持久至深。“点灯弄墨真无俚,忘却明朝橐笔忙。”翁同龢擅长诗文和书画,尤其书法,被推为“乾嘉以后第一人”。
这正是“熟而得妙”。
“龢”字中有“禾”,也有“合”与“和”。禾、合、和,都是讲究“熟”的哲学。翁同龢才能成为“两代帝师”、晚清清流派中“后清流”的领袖,与“熟”分不开。
出生于1830年的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
熟是丰收、是富足
“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故得名“常熟”。宋诗《咏常熟》亦有“岁岁丰收常熟田”的说法。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在江南,“鱼米之乡”不少,常熟也许是最能担得起这个名头的。境内河港交叉,又有浩渺大湖和开阔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饶。
1983年,常熟撤县设市,成为中国第一个县级市。今年刚好40年。
但其实,常熟作为一个县,它“早熟”。
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就有“常熟县”了。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苏湖熟,天下足。” 这句最早见于宋朝的谚语,意为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湖州府即太湖附近一带的丰收,足可供养天下。
正是如此“熟地”,让这片山湖藏风聚气,“瓜熟蒂落”,“落叶归根”。
我们就开启时间的旅程,从翁同龢开始,接着往前追溯。
驾轻就熟,熟而不透
1904年7月,翁同龢去世,葬于虞山。
而在240年前的1664年,这里刚刚葬了钱谦益和柳如是。
明末清初的钱谦益,“虞山诗派”领袖,“江左三大家”之一。59岁时,大礼迎娶23岁的名妓柳如是。婚后,钱为柳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相对甚欢,论诗驾轻就熟。
▲《柳如是》剧照
不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钱的降清和柳的义行,形成的反差。
清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劝钱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硬托住了。
多铎南下江南,下令剃头。南明民众议论纷纷。一日,钱突然说:“头皮痒得厉害。”出门而去。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一会儿,钱剪了发,留着辫子进来了。
呵呵,看来“熟”也要有度。要熟而不透,否则就坏了;须油而不腻,否则就渣了。
顺治四年(1647),钱被逮锒铛北上,关入刑部大狱。柳扶病随行,上书陈情,誓愿代死或从死。次年四月,钱因黄毓祺案被株连,囚南京狱。柳奔走营救,钱得以免祸,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
钱去世后,柳不堪其族人欺侮,缕帛结项自尽,葬于虞山拂水山庄。
熟谙世事,不如熟谙琴韵
明人的气节与才华,在常熟是有传承的。
距柳如是随钱谦益北上入狱的整整100年前,也就是1547年,一位“熟谙”琴韵的常熟人,被誉为一代“琴宗”的严天池出生了。
严天池开创了“清、微、淡、远”的琴曲风格;组建了明万历年间第一个琴社——琴川社;编订的《松弦馆琴谱》是《四库全书》所收的唯一一部明代琴谱。其创立的虞山琴派为中国第一个有代表人物、代表琴谱、理论纲领和地域特色的琴派,海内琴士群趋仰幕,“虞山为归”。
古时,横贯常熟古城的河道原有七条,平行排列状似七弦,故常熟也称为“琴川”。2004年5月,常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古琴之乡”称誉。
同为明朝的吴县人沈玄工诗好琴,有诗: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
“晚熟者”黄公望:峰峦浑厚,草木华滋
从仕途角度说,严天池属“晚熟”型,57岁时才出任福建邵武知府。在常熟名人里,一样“大器晚熟”的还有元代画家黄公望。
黄公望生于1269年,住常熟县城内子游巷。青年时期仕途并不顺利,但反而成就了中老年的黄公望。中国历史可能少了一个平凡清官,却多了一个宝藏画家。
▲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黄公望在宦海颠簸身心俱疲之后,回到故乡常熟。他经常观察虞山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他后来的一些山水画素材,就来自这些山林胜处。
黄公望晚年住于杭州筲箕泉,逝世后葬虞山西麓。
用计谋攻,熟记于心:能文能武数周虎
不过,常熟人可不都是像严天池、黄公望抚琴作画这么“文”的,也有能文能武的。比如南宋的周虎。
苏州察院场,有座状元坊。周虎抗金兵,英名天下扬。
1161年,周虎出生在常熟。从小,周虎不但刻苦攻读,满腹文才,而且苦练武术,精通武艺。他还研读兵书,用计谋攻,熟记于心。周虎武科夺魁后,曾出使金国为副使,后任和州守。1206年,金兵会攻和州,他坚守且大败金兵,后来却立誓不再为官。周虎回到常熟,居虞山南麓,深居简出,安度晚年。
熟,是“熟读唐诗三百首”
常熟历代以来人才辈出,“江南福地”绝非虚名。
或许,福地,与一座与福有关的寺庙、一首唐诗有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大家对“曲径通幽”很熟悉,但它的作者、名字不一定都说得出来。
它是唐朝诗人常建所写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寺”就是常熟的兴福寺。南齐时期始建,南梁时期大修并扩建,唐朝(868)御赐“兴福禅寺”额,为江南名刹之一。
在常建写完此诗的300年左右的北宋,书画大家米芾也来到这里。他应寺院当家的要求,提笔重新书写,留下这首唐诗的墨宝。又过了600多年,清乾隆年间,精于镌刻的穆大展把米芾书写的常建诗的墨宝临石镌刻成碑。这样,唐诗、宋书、清刻成了三绝碑。
熟,是日臻精进,炉火纯青
不过,说起书法家,与常熟最有姻缘的,是唐朝“草圣”张旭。据说张旭在任常熟县尉时,结识了一位擅书者才得以日臻精进。至今城内还留有醉尉街、洗砚池等张旭的古迹与传说。
如果说张旭为常熟引领了书法陶冶的风气,言偃则为常熟开启了儒学的源头。
常熟人言偃,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位列十哲中文学科第一,“文开吴会,道启东南”,后人尊为“南方夫子”。曾在《礼记·礼运》中首次提出“慈善”概念。
熟,是熟思缓处,“割鸡用牛刀”
一次,孔子来到武城,听到处处有弦歌之声,于是微笑着对迎接他的言偃说:“割鸡焉用牛刀?”意为治理这个地方还用得着小题大做,以礼乐来教育吗?言偃恭敬回答:“以前老师曾教导我,做官的学习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容易听指挥,教育总是有用的啊!”这个回答老师十分满意。孔子对随同的学生说,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不过是与他开个玩笑罢了。
“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这是孔子对言偃的评价。自从我门下弟子中有了言偃,我的思想和道义就可以传播到南方了。
言偃是江南文化之祖,根植了上海儒学之根。
上海奉贤区,就和言偃有关。他晚年回到家乡江南传道讲学,最后一站为奉贤古地,深受当地百姓尊崇。清雍正四年设县时,为纪念这位人民敬奉的贤人,起名“奉贤”。
一切都是“熟”的模样
作为文化地标的虞山,这里不只埋葬着言偃、周虎、黄公望、钱谦益、柳如是、翁同龢……还有一个与常熟的关系最密切、最久远的人。
常熟简称虞,为何叫虞?因为虞山。为何叫虞山?因为虞仲。虞仲即仲雍。其父是古公亶父,兄是泰伯,弟是季历。父想传位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就是周文王),于是泰伯与仲雍主动从渭水之滨迁到江南,也把黄河流域的农耕技术、文明带到长江流域,建立了勾吴。泰伯为王,无子,死后仲雍接位。仲雍死后葬乌目山,百姓为纪念虞仲,改称虞山。
江南福地、鱼米之乡、湖山之城,常熟位于神奇的北纬31度,地生万物,必然会有不一样的禀赋。当然,这样的地方,中国不止常熟,让常熟成为常熟的,还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是一代代常熟人,让常熟的星河变得璀璨,也让常熟的时光变得缓慢,放眼望去都是“熟”的模样。
如诗:
【春夏】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秋冬】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
霜降红柿熟,风吹好读书
任四季流转,常熟人耕读传家绵延千载。
崇文是常熟人的家风,集中表现在藏书上。常熟历史上的藏书家仅次于苏杭,作为县一级是相当可观的,为保存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后期,常熟成为中国私家藏书中心地。古里铁琴铜剑楼与山东聊城海源阁、归安陆氏皕宋楼、钱塘江丁氏八千卷楼合称四大私家藏书楼,今唯存它,以藏书质量高、数量多著称于世。
睡到自然醒,人间饭熟时
除了精神盛宴,还要满足舌尖。总一种熟悉的味道,是之所以喜欢这座城市的心头好。
早上一碗炒浇面或蕈油面是常熟人的标配,它唤醒了常熟人“熟睡”了一晚上的胃。
吃完面,再喝茶。虞山剑门山势平坦,面向碧湖,空气清纯,产地道好绿茶。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以常熟沙家滨为原型的现代京剧《智斗》里的春来茶馆,人人皆知,耳熟能详。
有山有水、岁岁丰收,必然不缺美食。孔子的“不时不食”,直白说就是“有啥吃啥”。
坐拥河海江湖,各式河鲜海鲜顺手拈来,常熟人的舌头被养得无鲜不欢。不过,在这里,“鲜”食讲究“熟”吃。
如果说叫花鸡代表下里巴人的直爽,那么常熟蒸菜承载了阳春白雪的清雅。
中国有三个“蒸菜之乡”:湖北天门、湖南浏阳、江苏常熟。常熟蒸菜选料讲究,刀工精致。
吃常熟蒸菜,当然是“老八样”:菊花爆鱼、翡翠金砖、招财进宝、金屋藏娇、白汁银蹄、神仙草鸡、鸡汤三丝、南腿鸭方。
常熟人为何爱蒸菜爱得如此深沉?答案就藏在蒸汽氤氲背后。升腾的热气,能给人以一种真切、热烈的力量感。
正如这座城市的温度,蒸蒸日上。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常熟是一座经济发展迅速的现代都市,也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宜居之城,慢节奏的生活,恬静惬意。生活在这里,不用去远方,身边就是诗、就是景。
城市的原点,也是我们的起点。城市原点是指在城市主城区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地理位置设置的城市地理地标。它反映一个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脉,是城市重要的标志性景观,也是体现城市历史与发展的缩影符号。
那么,常熟的城市原点在哪里?在方塔。
南宋建炎四年,常熟一个叫文用的僧人,认为常熟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应在城东南建一佛塔以“抬高主位”。县令采纳建议,建了基座文用便去世,遂搁置。140年后,僧人法渊续建,化缘劝募建起这座仿唐砖木结构九层方形宝塔。2016年最新城市测绘数据表明:常熟城市原点就在方塔,800多年前古人就知选址在城市中心点上。神奇。
在常熟,土是熟土。
在常熟,年是熟年。
在常熟,路是熟路。
在常熟,睡是熟睡。
从容质朴、低调富足,集古典与现代于一身,这就是有福有儒、又古又酷的“常熟”。
如果你想变聪明,一定要“常来常熟”。
为什么?因为,“熟”能生“巧”呀。
点个在看为常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