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声音|建言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张伯礼:建议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

新浪潮 新浪潮杂志 2020-09-04


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对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进行回顾的同时,对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进行部署。


其中,提到了“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据悉,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中医药的描述,是“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在疫情期间,中医药发挥着重大作用。数据显示,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中医药发展也成为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关注话题,他们纷纷建言献策,共谋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兜牢民生底线,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回顾过去一年,李克强说,“去年,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这样背景下,“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部署来年,李克强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六保的目标之一就是保民生,“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而具体到医疗卫生领域,举措之一就是“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中医药传承从娃娃抓起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向大会提交建议,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提升青少年文化自觉和自信。


张伯礼说,近年来国务院等部门相继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这些纲领性文件强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医药文化基因植入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



为此,他建议中医药文化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组织编写简单易懂的中小学生中医药读本,以多种形式构建学生能听懂、有特色、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成立中医药顾问讲师团,组织中医药领域专家,组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顾问讲师团,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和技术指导。开展课堂内外中医药体验活动,鼓励建立中医药特色班级、兴趣小组及社团,将学生的爱好、特长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也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和文化的守正创新,应该从娃娃抓起。建议将中医药文化系统纳入中小学课程。可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关于中医药文化科普的内容,主要以兴趣拓展与接触体验为主,具体形式包括中医药文化故事、中药种植介绍、中草药品种认识、食疗养生、保健等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药文化教学内容。



把中医药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表示,中医抗疫让患者感受到医生技能和传统医药魅力。“专家们根据一线抗疫的经验和调研的情况,写成了中医抗疫的方案,这个方案记录了中国新冠肺炎防控的中医内容,其实这也是中医抗疫和中国抗疫的学术亮点。” 

  


据悉,中国的抗疫历史渊远流长,从西汉至今,中国发生过350次以上的瘟疫流行,每次瘟疫过后中华民族都挺过来了,并不断增强了免疫。“通过这样的事例,我们深刻反思,中华文明的传承、文化的传承。我们也在反思,中医药的创新。我们相信,中医药只要能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一定能在临床救治中发挥作用,发扬光大。”王阶说道。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卢传坚表示中医药对防治传染病具有独特优势,从长远来看,建议把中医药常规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让中医药这一瑰宝发挥更大作用。



卢传坚指出,当前中医药常规未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国家也未建立中医药防疫研究体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中医医疗机构只能以协作单位的方式参与部分临床和研究工作。“建议国家层面,把中医药纳入整个国家传染病的体系中,让中医常规参与全程的管理,包括流调、监测、决策、规划、防治和研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传承与创新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全国人大代表、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表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保持传统中药特色与中医体系。“建议国家扶持、促进中医药创新药研发,以及具有临床价值优势、安全有效的中医院内制剂开发,鼓励开展中药上市后的临床循证医学研究,大力保护中医药传统产品与工艺。”


“高品质的中药,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促进中医药民族药产业的发展。建议以高品质中成药引领中药产业发展,鼓励中医药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鼓励中成药多家品种建立优质团体标准,形成‘优胜劣汰、动态提高’的标准演化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时代阳光药业公司执行董事唐纯玉介绍道,据悉,今年,她将继续围绕交通设施建设、中医药事业的推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意见。



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也提出相关建议,如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公开标准、统一标准基础上,从政策上鼓励各配方颗粒品种生产流通,并出台政策鼓励每个生产企业,依据自身实力,做几种最擅长的中药颗粒产品。从原料基地建设,到生产工艺的研究、管理提升及产品销售,做大做强。


“重修太医院”应列入重点建设工程


“太医院是我国从金代到清代的最高医疗机构与医政医药管理机构,清末太医院旧址设于北京,目前面临着保护、修缮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认为,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阶段,已经具备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各项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建设项目尚未启动。



对此,他建议将“重修太医院”与“建立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尽快启动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建设项目规划与投资论证工作。处理好“太医院”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关系。建议“一馆两址”,即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建造主馆,以修复太医院作为副馆。


此外,张其成建议尽快将太医院旧址文物腾退纳入计划。“在博物馆主馆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中医药的医学功能和文化功能,要体现医学与文化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静态与活态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既要展现中医药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发挥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的作用,要注重中医药的活态性、互动性,把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习教育基地。同时还要考虑到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是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设计上要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和认同。”


文字:新浪潮 综合

编辑:夏目

往期精彩

1

网购的汤臣倍健维C要召回?可获双倍退款?当心遇上“退款”骗局! 

2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手法翻新,“中云数字资产”涉案金额2000余万! 

3

专访|高科技助力核酸检测,双迪晶泰日检6000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