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he Innovation | 预防接种:世界上最好的健康投资

Jinhua Pan TheInnovation创新 2021-06-26

导 读

预防接种是控制疾病最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对于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11种有代表性的免疫规划针对的传染病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免疫规划阶段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评估中国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效果、效益及影响,为国家免疫规划的发展和改革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


图1 图文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免疫规划服务逐步形成和完善。20世纪60年代初,通过普种牛痘消灭了天花,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2001年预防接种进入免疫规划阶段,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在国家免疫规划的基础上将乙脑、流脑、甲肝等15种可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

为评价预防接种不同阶段免疫规划对传染病的防控效果,本研究对脊髓灰质炎(脊灰)、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麻疹、结核、甲型肝炎(甲肝)、乙型肝炎(乙肝)、腮腺炎和风疹等11种疾病进行分析,比较它们在不同阶段的发病率、死亡率下降幅度及疾病负担变化,总结1950—2018年国家免疫规划(计划免疫)所取得的成果。


图2 1950—2018年11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与6种长期监测疾病年均发病率

11种疾病年平均发病数最高阶段为1950—1977年(计划免疫前期),年平均发病数超过510万例。其中发病率最高年份为1959年,报告病例超过1,150万例;发病率最低阶段为2008—2018年(扩大免疫规划阶段),年平均发病数为229万例。6种长期监测疾病年平均发病率,最高阶段为1950—1977年(计划免疫前期),超过690例/10万人;最低阶段为2008—2018年(扩大免疫规划阶段),年平均发病率仅为3.22例/10万人,与1950—1977年相比下降99.54%(图2)。


图3 11种疾病不同阶段的疾病谱变化

图3显示:1977年,报告病例数最多的三种疾病分别为麻疹、百日咳与流脑,占全部病例数的95.25%;同期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三种疾病分别为流脑、麻疹与乙脑2001年,报告病例数最多的三种疾病为乙肝、结核、甲肝;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三种疾病为结核、乙肝与乙脑。在此期间,中国将流脑和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并实现了儿童接种疫苗85%以上的目标,使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在扩大免疫规划时期,乙肝疫苗和甲肝疫苗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并开展一系列强化免疫,到2018年麻疹与甲肝已不再位于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前三位。


图4 不同阶段6种长期监测疾病的发病率空间分布

各省6种长期监测疾病发病率随时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图4):计划免疫前阶段发病率最高;计划免疫与免疫规划阶段东部省份发病率下降明显;扩大免疫规划阶段各省发病率再度降低,该阶段最高发病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8.23例/10万人)。


图5 1978—2018年传染病导致的期望寿命变化

图5显示:进入计划免疫时期,去除这11种疾病影响的人群期望寿命(详见本期知识点)的增加量在不断的减少,与1978年的1.32个月相比,2018年11种传染病去死因期望寿命(详见本期知识点)的增加值是0.01月,比1978年减少了99.1%。这说明随着疫苗种类与接种率的不断提高,传染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在不断降低




总结和展望

回顾中国免疫规划的发展历程,通过预防接种,有效地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得了其它措施难以实现的社会效益。中国免疫规划已进入新的时代,在这个高接种率低发病率时期,免疫规划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让更多种类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扩大免疫规划覆盖人群范围,未来将有效降低我国疾病负担。



知识点


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又称平均预期寿命,或预期寿命。X岁时平均预期寿命表示X岁尚存者预期平均尚能存活的年数。刚满X岁者的平均预期寿命受X岁以后各年龄组死亡率的综合影响。出生时的期望寿命简称平均寿命,它是各年龄死亡率的综合,综合反映了居民的健康状况,是反映人群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

去死因期望寿命是扣除某类或某种致死因素的影响而特别计算的期望寿命,用以研究某些致死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the-innovation/fulltext/S2666-6758(21)00038-2

本文内容来自Cell Press合作期刊The Innovation第二卷第二期以Article发表的“Impact of immunization programs on 11 childhood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 in China: 1950-2018” (投稿: 2020-12-23;接收: 2021-03-01;在线刊出: 2021-05-04)。


DOI: 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1.100113


引用格式:Pan J., Wang Y., Cao L., et al. (2021). Impact of immunization programs on 11 childhood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 in China: 1950-2018. The Innovation. 2(2),100113.




作者简介

王伟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分会现场流行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主委,国际疫苗与健康研究协作平台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全国学校结核病防控专家组、上海市疫苗不良反应专家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染病疾病负担的数学模型研究、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疫苗上市后研究及评价。所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重点学科是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


个人网页: http://sph.fudan.edu.cn/t/14



往期推荐

The Innovation | 直接病原学证据:无症状患者可引起COVID-19传播

The Innovation | 非洲应对COVID-19:尼日利亚的特点和挑战

The Innovation | 室内低浓度臭氧损害儿童心肺健康

The Innovation |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再次突袭全球多地

The Innovation | 环境温度对新冠肺炎传播速率的影响

The Innovation | 气温对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

The Innovation | 法匹拉韦抑制新冠病毒复制的机制

The Innovation | 地理学新方法: 中国新冠肺炎防控措施成效评估

保持社交距离在中国防控新冠疫情中的效果评估




期刊简介



扫二维码 | 关注期刊官微


The Innovation 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往期作者(Volume 1 Issue 1 -- Volume 2 Issue 1)来自全球24个国家;每期1/3-1/4通讯作者来自海外。目前有183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1%编委来自海外;包含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6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等数据库收录。


期刊官网1(Owner):

www.the-innovation.org

期刊官网2(Publisher):

www.cell.com/the-innovation/home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商务合作(Marketing):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Logo|期刊标识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让你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让你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让你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让你从此走起。




第1卷第1期


第1卷第2期


第1卷第3期


第2卷第1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