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挑战传统:抗米勒管激素(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筛查中的新角色
导 读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影响着全世界6%-20%的育龄女性。遗憾的是,常规的基于免疫的化学发光法检测女性雄激素准确性并不理想,这就阻碍了对PCOS的准确诊断。为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采用更准确的质谱测定雄激素,结合其他指标,旨在探索在雄激素检测是否为PCOS筛查所必需。
图1 图文摘要
本研究探寻了一种在没有雄激素检测的情况下,准确诊断PCOS的可能性。常规的化学发光法测定雄激素是基于免疫的方法,其在低水平雄激素检测上存在准确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与质谱法(被认为是雄激素检测的金标准)的结果之间相关性较低,意味着化学发光法对于女性雄激素的测量可能并不准确,从而对PCOS的准确诊断构成影响,这与以往文献报道一致。
另一个重要的发现是AMH(anti-Mullerian hormone,抗米勒管激素)的存在可能导致雄激素过多,进而诱发PCOS的发生。基于这个观察,研究者开发了一种简易且无创的PCOSt模型。该模型无需雄激素检测数据,只需AMH、月经周期和BMI三个指标,就可以有效预测PCOS的发生概率。这是一个重大突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需依赖雄激素即可预测PCOS的方法。然而,虽然PCOSt模型表现相当出色,但其构建过程中的雄激素数据是基于化学发光法,因此可能存在不准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开发了一种基于质谱法的多种雄激素组合检测新方法,一次进样可同时检测睾酮、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11-羟雄烯二酮、11-羟睾酮、11-酮基雄烯二酮、11-酮基睾酮和17-羟孕酮等在内的多种雄激素及其前体。此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多种雄激素检测手段,从而可能有助于提高PCOS的诊断准确率。
研究中,基于是否包含雄激素,研究者构建了两种模型来预测PCOS。在模型1中,我们起初纳入了8种类固醇激素(7种雄激素和1种雄激素前体17-羟孕酮)和其他PCOS相关临床指标,最终5个指标被纳入模型,雄激素中只有睾酮被纳入了模型(见表1)。而模型2则排除了睾酮,只使用其余四个变量。结果显示,这两个模型的预测性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这就意味着,即使在没有雄激素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他相关的临床指标来准确诊断PCOS。然而,虽然AMH可能在PCOS的初步筛查中可替代雄激素,但是对于已经被筛查出来的中危和高危人群,基于质谱法的雄激素检测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中、高危人群来说,以抗雄激素为导向的PCOS治疗将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雄激素的准确检测则是这种治疗方式的基础。
表1 模型1和模型2中各预测指标的贡献
备注:UML, 月经周期上限;inhibin B, 抑制素B
总的来说,本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PCOS的诊断和治疗。我们有可能在不依赖雄激素的情况下,通过其它临床指标准确地诊断PCOS;并采用基于质谱法的多种雄激素同时检测,针对中、高危人群进行更为精准的分型诊断和治疗。这无疑为全球数以百万计的PCOS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总结与展望
PCOS作为一种可能导致不孕、妊娠并发症、代谢紊乱、睡眠呼吸暂停、情绪障碍、心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等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前期开发了一个不依赖雄激素检测的PCOS筛查工具—PCOSt,本研究通过更准确的质谱法验证了其合理性。我们期望推广和应用PCOSt工具,通过精确和高效的筛查,提早发现并管理PCOS,从而降低由此引发的各类健康问题,如不孕、妊娠并发症和代谢紊乱等。期待未来PCOSt的广泛应用能为全球女性的健康管理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
何健荣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宋欣欣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原文链接:http://www.the-innovation.org/medicine/article/10.59717/j.xinn-med.2023.100010
本文内容来自The Innovation姊妹刊The Innovation Medicine第1卷第1期以Commentary发表的“Can androgens be replaced by AMH in initial screening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投稿: 2023-04-12;接收: 2023-05-20;在线刊出: 2023-05-26)。
DOI: https://doi.org/10.59717/j.xinn-med.2023.100010
引用格式:Xu H., Zhang X., Yang R., et al. (2023). Can androgens be replaced by AMH in initial screening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1(1), 100010.
作者简介
李 蓉,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副院长、生殖医学科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和生殖感染与微生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女性生殖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ASPIRE子宫内膜与着床研究小组联合主席,《Human Reproduction中国特刊》客座主编,《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中文版》编委等。
杨 丽,主任药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临床药理,承担过30余项新药临床研究,曾任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课题副组长、“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子课题负责人。现任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表观遗传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委员、《儿科药学杂志》编委、中国药学会《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委。
往期推荐
| |||
| |||
| |||
| |||
| |||
| |||
|
The Innovation 简介
扫二维码 | 关注期刊官微
The Innovation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来自全球54个国家;已被126个国家作者引用;每期1/5-1/3通讯作者来自海外。目前有196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包含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7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INSPEC,EI等数据库收录。2022年影响因子为32.1,CiteScore为23.6。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
www.the-innovation.org
www.cell.com/the-innovation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商务合作(Marketing):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Logo|期刊标识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一路同行。
The Innovation 姊妹刊
生命科学 第1卷第1期 | 地球科学 第1卷第1期 | 材料科学 第1卷第1期 | 医学 第1卷第1期 |
The Innovation
第4卷第4期
第4卷第3期
第4卷第2期
第4卷第1期
第3卷第6期
第3卷第5期 | 第3卷第4期 | 第3卷第3期 | 第3卷第2期 |
第3卷第1期 | 第2卷第4期 | 第2卷第3期 | 第2卷第2期 |
第2卷第1期 | 第1卷第3期 | 第1卷第2期 | 第1卷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