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要看家长学历,民校就能任性?
民校也是教育机构,不能抛弃教育公平的底线。否则,就是将教育变成功利冷酷的生意了。
作者 |阳柳
最近,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向新生家长发了一则短信,其中要求“家长要带学历证书面试”,引发争议。学校事后称,让家长带学历只是登记,方便“家校共育”;家长学历不影响学生成绩;家长是否带学历全凭自愿。
这种解释说服力还不够。为了“家校共育”联系家长,可以在学生入学后再要家长信息。即便要邀请特定家长参加活动,要专业、特长、从事领域等信息都可以理解,为何偏要学历?既然是自愿,为何在短信中不注明?将其与其他要求并列,家长们自然会以为学历也是“必需项”。
也难怪一些家长焦虑和不平。新生入学,却花式考察家长的做法屡屡发生。除了学历(包括祖父母的),工作单位、房产、车辆等与学生入学毫无关联的信息,也是考察内容。虽然屡被批评,但总有后来者怒刷存在感。
这种做法的本质是在扭曲教育公平。现实中,为孩子选择私立学校的家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软硬件”都够有实力的家庭,认同私立学校的教育理念,所以主动选择。但还有一个群体,是因为达不到公立学校的入学条件,被动选择民办学校。
对于后者来说,家长们从自身经历中,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孩子通过教育为未来积累资本,拥有更好的人生。这种诉求,应当被看见和尊重。岂能因为家长的条件不够“硬”,就降低其子女的入学竞争力?正常社会里,教育本就承担了阶层流动的期待,人为设置门槛阻挠这种趋势,不合情理。
有人说,考察家长的都是民办学校。为了招到优质生源,这么做可以理解。但实际上,这种论断既不符合教育宗旨,也违背教育规律。
教育的一大宗旨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说得通俗点,正因为懵懂的孩童不具备个体独立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素质与能力,才需要通过教育来完善。如果在启蒙的义务教育阶段,就通过花式“筛选”,先淘汰一批“不够格”的受教育者,这样的教育,初衷就值得怀疑。
从教育规律来说,讲究尊卑有序的古人尚能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这更应是共识。家长学历高,只能说明在读书时表现不错,不能与其子女优秀划等号。人都是有可塑性、擅长领域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孩童更是。学校可以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和教育方法,摸清孩子的性格爱好,但目的是为了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既有素质共性又有丰富个性的人才,而不是带上有色眼镜,将学生分出个优劣——何况,以家长学历这种参考系分,得出的结论有几分靠谱值得商榷。
民办学校拥有部分办学自主权,为了竞争设置一些个性化的入学条件,这没问题。但民校也是教育机构,不能抛弃教育公平的底线。否则,就是将教育变成功利冷酷的生意了。
今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这些都是为了防止对招生秩序造成冲击。教育主管部门的好经,不能再被念歪了。
※ 编辑|甘琼芳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