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几万接受填志愿辅导?“大数据”还没那么灵
不少公司都热衷于“卖概念”而不去真正落实,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在更多时候,还是个伪命题。
作者 |吕京笏
“专业名师辅导填报志愿,让你的孩子不浪费一分”,“大数据+人工智能,落选最高赔付10万元”……高考志愿填报来了,各种志愿规划、填报辅导广告纷纷披上大数据的“马甲”,铺天盖地地活跃起来。
据新华社报道,这些打着服务考生旗号的所谓咨询机构,收费多在数千元至上万元,甚至有5万多元的“天价”套餐。有人打趣说,学习十二年,高考两天,报志愿两小时。
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一方面,志愿填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未来几十年的人生道路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准确而详实的数据支撑,需要开阔而细腻的理性剖析,也需要对自我认知的准确定位,甚至还需要吸收借鉴前人经验。
影响大、难度高,随之而来的是考生和家长们的志愿填报焦虑。看似无所不能的“大数据”三个字,令考生和家长们如获至宝。然而,大数据发展的不充分、市场的鱼龙混杂,以及广大考生家长的甄别能力,与对大数据的高期待形成了“剪刀差”。一些机构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趁虚而入,对自己进行市场化炒作,做焦虑生意。
抓住市场刚需做生意,利用需求弹性提价格,这都可以接受。但不少咨询机构嗅着钞票的味道逐利而来,以赚钱为最大目标,价格之高令人咋舌,真的就物有所值吗?
志愿填报市场可谓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从人员上看,很多机构的辅导人员并没有较高学历,甚至只接受了三四天的培训,就号称“志愿专家”充满上阵。而因为填报志愿时间集中,分配给每位考生的时间也很有限,仅能给出稳妥建议。这很可能导致学生为了求稳放弃自身判断,最终错失心仪的大学。
在具体操作上,很多机构卖的数据卡,只是根据教育部门、高校公布的历年考试数据,通过大数据算法得出的结论。而数字统计、口径方面的不一致,不同机构对同一所学校的分数线预估差异很大。有考生用不同机构的系统测算,结果连志愿学校批次都截然不同,有的说可报一本,有的说连二本都悬。这反而混乱了学生的选择。
乍一看以为是直升飞机,其实就是摩托车头插了一对螺旋桨。在技术飞跃的年代,不少公司都热衷于“卖概念”而不去真正落实,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在更多时候,还是个伪命题。
大数据填志愿有其局限性,一些个性化的东西难以解决,比如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的发展前景、各高校的录取规则等千差万别。大数据可以作辅助工具,但不应被完全依赖。
说到底,考生和家长迷信大数据,折射出志愿填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每年考生拿到的报考指南,常常只是数据的简单披露,且时间跨度小、整合不够,参考性不足,满足不了需求。所以,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做好信息整合,尽力破除横亘在考生和高校间的壁垒。
在这方面,一些大学在志愿填报期间接受线上咨询,或向高中派出招生办人员为考生提供辅导,或者开展校园开放日接受考生和家长的咨询等,都是不错的尝试。当然,这样的力度还需要加强。
※ 编辑|甘琼芳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