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岔路口”填报志愿|澎湃社论
既要了解社会的需要,也当追随本心。专业的冷热会发生变化,但是能学到真本事、硬功夫的专业,一定不会被时代轻意淘汰。
评阅完的答题卡整理装袋。中新网 资料图
各省高考陆续放榜,紧接而来的是,一场难度可能不亚于高考的较量——志愿填报。
在高等教育即将迈入大众化阶段,上大学并不难,难的是选择称心如意的高校与专业,为人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助力,而在高等教育改革加速的背景下,合并本科批次招生、新兴专业如雨后春笋涌现,使得选择的难度还在不断加大。
在当前志愿填报制度框架下,选择哪所高校,更多取决于分数、取决于实力,而专业的选择则更多基于个人志趣。我们看到,追捧热门专业一直是志愿填报中的一股潮流,从高考恢复之初的中文专业大热,到金融专业的长盛不衰,再到今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专业的崛起。
时代之河潮起潮落,今日的风口,明日也可能被纳入红牌警告。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专业更迭的速度和力度也在明显加快,2015年开始,全国高校每年增设专业数量突破2000大关,撤销专业的数量也超过100个。
就在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416个本科专业点被撤销。这些被撤销的专业点,不少就曾经是某段时间内的热门专业,比如,服装与服饰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而曾经冷门的专业,也有可能一夜之间突然爆红,比如,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带动的考古热,考古、文博类专业就经历了这样的命运。
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往往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市场在向高校发出人才需求信号时,的确供不应求,但当毕业生毕业之时,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了;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也有追赶时髦的弊病,争相上马热门专业,但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不足,导致一些新设专业“徒有其表”,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高校热衷一窝蜂上马热门专业,追赶时代的风口,但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具备在风口上站稳的实力。
这提醒考生,在专业选择时,应该立足自身兴趣、爱好、能力,做好长远职业规划,避免以专业的冷热作为选择的主要依据,避免盲目追赶潮流、追求热门,而忽视了对高校办学传统和办学实力分析。在辅助孩子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家长更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避免急功近利,追求所谓的“钱途”。
高中生对专业设置以及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不明确,也是导致兴趣与专业发生偏离的重要原因。所以强化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对自身兴趣、爱好以及潜能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是填报好志愿的重要一环。
当下,高校大类招生改革愈发普遍,给考生们提供了入校后再来选择专业领域的可能。选专业不再一锤定音,考生的纠结也随之减少。
选择不同的大学专业,人生的岔路便多了,选择是自由,自由意味着责任。既要了解社会的需要、正常的职业规划,也当追随本心,选择真正喜欢的专业,才会倾心投入和付出。专业的冷热会发生变化,但是能学到真本事、硬功夫的专业,一定不会被时代轻意淘汰。
※ 编辑|沈彬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