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民同招,教育公平从“起跑线”开始|澎湃社论

社论 澎湃新闻评论 2021-01-29


评论君说

      学校发展不能单靠“生源依赖”,而是要从“选好学生”转变为“教好学生”。




今天,上海各区公布2020年义务教育招生细则,关系到无数孩子前途的公民同招机制正式在上海落地。


公办小学招生划片范围、公办初中入学方式与2019年基本一致,作为改革最大看点的民办学校招生录取,上海各区给出更精细化的方案:各民办学校按住宿、走读、收费等不同情况设置分类招生计划,在坚持学校不挑选生源的前提下,民办学校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置相应的分设计划。从程序公正的角度来说,上海加强了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过程和结果的监督与管理,招生违规情况将记入校长和教师信誉档案,与职称职级评定、评先评优相挂钩。


上海的公民同招方案,有效兼顾了教育公平性和办学积极性,以阳光透明促进招生程序的公平,以招生的“起点公平”推动公办、民办教育的良性竞争。


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这为当下公民同招的改革定了基调,也是及时纠正之前地方民办教育“掐尖”的倾向性问题。


之前,一批优质民办学校迅速崛起,在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特色化办学的同时,也给既有招生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直白地说,民办教育利用自主招生、提前招生的优势搞“掐尖”,结果形成“马太效应”,让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长期不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国家决策层推动公民同招改革,正是为了有效解决教育公平、孩子前途这个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


从另一个方面说,收割优秀生源固然让民办学校获利一时,却可能是一种拔苗助长,让中国方兴未艾的民办教育习惯了“吃偏食”,只会搞所谓“精英教育”,这将严重偏离国家推动民办教育成长的初衷。学校发展不能单靠“生源依赖”,而是要从“选好学生”转变为“教好学生”。这个道理对公办教育、民办教育都是适用的。


就上海来说,推动公民同招的改革不是简单地“拉平”,相反,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推动上海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提升。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通过学区化集团化建设、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新优质学校建设等举措,打造了一系列“家门口的好学校”,以点带面地提升公办教育的办学水平。


公办学校必须担当教育公平的压舱石,民办学校应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公民同招不是压制哪一方面,而是为了划定更公平的起点、打造更健康的成长跑道。


教育公平关乎个体命运;对区域,要做到优质均衡;对公办、民办教育的竞争,也得从“起跑线公平”开始。











































































































    ※ 编辑|沈彬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为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澎湃社论
“口罩文明”进阶,是精准防疫的自信|澎湃社论
激活刑法条款,切勿挑战国门|澎湃社论
撬动新消费:奔跑吧,上海牌互联网+|澎湃社论
上海爱才、求才之心始终如一|澎湃社论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