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分餐公筷的新风尚,早日落地为新日常
评论君说
经此一“疫”,每个人都更懂得生命的可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
“推广分餐公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广开来、坚持下去的五件健康文明做法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上海代表团联名人数最多的建议。
这份36名代表联名提交的《关于加大力度推行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健康生活新时尚的建议》,反映出上海代表及上海市民对健康生活新时尚共同的推崇和支持态度。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疫情发生以来,在做好联防联控的同时,全社会也在思索什么是更健康生活的方式,如何从改变自身、形成好习惯做起。正如陈靖代表所言,“在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果之际,告别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容易成为大家共识,成为一种时尚,应不失良机。”
上海正在这么做。一个月前,上海发布了《餐饮服务单位分餐制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将“使用公筷公勺”列入上海市文明餐厅评选的创建标准和必查条件;5月11日,《上海市民健康公约》“八不十提倡”正式发布,“社交距离须保持、公筷公勺分餐食”等列入其中。未来还将在《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标准》修订中,把分餐要求纳入从文明城区到文明家庭的全链条中。
这些已出台和在规划中的做法,虽立足地方,但为国家层面制定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的相关指导标准,提供了参考借鉴。
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需要改变延续了几千年的合餐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举措上,上海既重视发挥市场主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提升餐饮企业参与意愿;又在群众中大力宣传,让文明用餐新观念深入人心。市民、消费者的健康自觉,加上饭店餐厅的“倒逼”,是推广分餐公筷的可靠保障。
新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也需要随之更新。而一旦在全国推行,各地民众的接受程度、餐饮企业的参与难度,都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提前做好评估、妥善安排,做到循序渐进、润物无声。
疫情是对全社会的考验,也是一场生命教育课,经此一“疫”,每个人都更懂得生命的可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实施近一年的垃圾分类投放,已在上海蔚然成风;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也应该早日成为我们的新日常。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在危机中育新机,让“新就业形态”尽情奔流GDP增速不设目标:轻装上阵,心里有“数”
稳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与企业合力
为企业减负超2.5万亿元: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评选“大国工匠”,让产业工人和职业教育更有荣光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