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安静的家长群,对家长和老师都是福音

杨三喜 澎湃新闻评论 2021-01-28


评论君说

       一个安静、清爽的家长群,对家长来说是福音;对老师来说,也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干扰和负担。



作者 |杨三喜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近日,江苏一名家长发视频“怒吼”。他认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自己承担了老师的责任,“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辛苦了,到底谁辛苦?”因说出了很多家长的痛处,视频很快火了。


发布通知、布置作业、上传作业视频……家长群里“正常”的信息轰炸,就足以让家长们压力山大;部分家长在群里“拍马”“争宠”“炫富”,争吵乃至约架等迷惑行为,更让人不堪其扰,又无可奈何。


本是为了方便沟通的家长群,却成了催生家校矛盾和家长焦虑的源头。前段时间,浙江一所学校要求家长“自愿”参加学校大扫除。一位家长没看到群通知,未参加,被老师要求面谈,并被指责不尊重集体和老师。另一家长没有回复家长群消息,被老师点名提醒,在家长会上一度情绪崩溃。此前,学校在家长群发通知,要求家长到学校门口维持交通秩序之类的事,也时有发生。



这些“茶壶里的风波”,不断刷新公众对家长群的认知,也不断伤害和撕裂着家校关系,成为教育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日前,太原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等。这一消息迅速上了热搜。


其实,不少地方早就出台过类似规定,且每次都会引发网友热议。在微博上,“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的话题,阅读量已经超过了4亿。可以说,家长苦家长群久矣!


家长群的异化,根源是家校关系扭曲,家校责任错位。


在家校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职责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异化的家长群中,老师把很多属于自己的责任转嫁给了家长,让家长不堪重负。这背后的逻辑在于,一些老师把育人的责任转换成唯我独尊的权力,大搞一言堂,享受着一呼百应、阿谀奉承的感觉。家长一个不到位,轻则点评批评、公开示众,重则开除“群籍”。


敢于“怒而退群”的家长毕竟是少数。因为在权力不对等的家校关系中,孩子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人质”。家长们作出任何举动,都要考虑到一旦自己得罪了老师,孩子可能要被“穿小鞋”。


让家长群静下来,回归服务老师与家长的定位,立规矩是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让老师和家长明白家长群的定位,知道应该通过家长群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除了必要的沟通,平时不妨就让它“凉着”。更重要的是,这些规矩能否得到落实。如果无法落实,该如改进,又该由谁来监督。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必要的监管,更需要老师们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家长,遵守家校边界。


这不仅是为了家长,也是为了老师自己。因为一个“变味”的家长群,往往也会反噬老师群体。有老师感慨,有了家长群之后,时刻都是家长会。一个安静、清爽的家长群,对家长来说是福音;对老师来说,也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干扰和负担。















































































































    ※ 编辑|甘琼芳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00后“提桶者”,提着怎样的未来?
为科技自立自强厚植土壤
直播打赏“冷静期”,早该冷静冷静啦
在“四史”教育中,彰显上海的红色魅力
不让预付费消费商家“跑得了”才是关键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