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乳姑不怠”雕塑引争议,今天我们怎样弘扬孝道?

严建飞 澎湃新闻评论 2022-06-23


评论君说

      一说到要弘扬孝道,就把“二十四孝”抬出来,这是一种思维和行动上的取巧、懒惰。


作者 |  严建飞

4月16日,浙江湖州市营盘山景区内,一座女子给婆婆喂母乳的雕塑引发热议,甚至有网友吐槽投诉。景区工作人员回应:“这些雕塑讲的是古代二十四孝……在现在看来可能确实有道德伦理的问题,但在古代确实是孝。”


“乳姑不怠”的典故,说的是唐代崔琯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婆婆都不用吃其他东西,身体也很健康。后来崔琯做了大官,遵从曾祖母的临终遗嘱,也十分孝敬祖母唐夫人。


不知道这个典故的人,看了女子坦胸露乳给婆婆喂乳的雕塑,确实会觉得莫名其妙和不雅。


但了解这个典故的人,同样会一头雾水。唐夫人都是做了奶奶的人了,还有母乳吗?还一喂数年?婆婆不吃其他食物还能身体很健康?这科学吗?即便退一步说,在讲究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节育手段也有限的古代社会,不排除确实有都抱了孙子,还生出儿女的个别情况。但是,这也超出了现代年轻人的普遍生活经验,雕塑和受众有隔膜,雕塑所承载的理念的传达效果也不会好。


景区工作人员表示:“二十四孝是老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投诉的人可能是比较年轻的人,他可能不懂孝……”其实是他自己和景区方面一知半解。


“二十四孝”全称《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撰;具体各个故事的来源,则有东汉刘向《孝子传》、晋代干宝《搜神记》、唐代欧阳询等人《艺文类聚》等。刘向《孝子传》早已亡佚,谁都没有见过,学界普遍认为是后人所伪托。


这些故事所反映的价值理念,大多是在宣扬愚孝思想。即以著名的“埋儿奉母”为例:晋代郭巨家中口粮紧张,为奉养老母,他就要把儿子活埋了。这在传统孝道逻辑上都不能自洽,不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吗?何况这还是视人命如草芥,放在现代,是故意杀人刑事犯罪。再如“卧冰求鲤”,且不说换了别人卧在冰上鲤鱼能不能跳出来,这不是要冻死人吗?


以真实性来说,这些故事并非信史,不是“非虚构写作”;而是杜撰、编排出来的文学作品。《搜神记》不就是人所共知的神怪小说集吗?善意的谎言,终究也是谎言。虽然“百善孝为先”,但抽去了“真”的脊梁的“善”和“孝”,不就成了伪善、伪孝了吗?又如何能让人正心诚意的去信服遵行呢?


汉代“独尊儒术”,推行“以孝治天下”,在家是要孝亲,对国则为忠君,“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次第展开;而佛家学说也开始传入中国,这些历代相传的孝子孝女故事,都是儒家孝道思想和佛家因果报应之说相结合的产物。孝心感动上天,所以郭巨埋儿,能挖出金子;王翔卧冰,鲤鱼能自动跳出;董永为葬父卖身,就有仙女下凡为他赎身,并结为夫妻;都做了奶奶的唐夫人,居然还能常年给婆婆喂食母乳,子孙就能当上大官,对她加倍孝敬……遵循的都是同一的套路。


不难看出,“二十四孝”中的故事,有很多反人性的内容,与现代社会理念格格不入。鲁迅先生也曾批评这是“封建礼教举着孝道招牌,做着摧残人性、泯灭人伦的勾当。”可是近些年,“二十四孝图”或雕塑之类,又频频沉渣浮泛,在公益广告宣传栏或景区之类公共空间出现。


时至今日,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孝文化呢?当然要让老人老有所乐,感受到子女的爱意,家庭的温暖。2012年时,全国老龄办等机构曾联合发布新版“24孝”行动指南:诸如“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这些与时俱进,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尊重和关心老人的孝行,才是真正值得推崇,也能够落地实行的。


中国人重视传统文化,也注重孝道。但一说到要弘扬孝道,就去翻故纸堆,把“二十四孝”的故事抬出来,只能说这是一种思维和行动上的取巧、懒惰。



※ 编辑|甘琼芳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