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称职”的任首席,也道出了企业管理之弊

陈白 澎湃新闻评论 2022-06-23
   

       任泽平前东家的危机固然有多方面原因,可管理层之责,毫无疑问是无可推卸的。



 | 陈白


今天,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忽然发声,在个人公号回应此前关于他的议论。


这位曾经被某大型企业聘为“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院院长”的高薪专家,此前被认为在不该沉默的时候沉默了。对此他解释称,“有些误解性言论,我之前没有回应,是因为那毕竟是前东家,企业陷入困境,不要再引发舆论关注,做人多雪中送炭、少落井下石,做人要厚道。”


然后,他开始了爆料:“刚入职没多久,我还当着公司几位主要负责人的面谏言降负债、反对多元化”“在一次公司干部大会上大受批评,而且还批评了很长一段时间,大致的意思就是我格局不够、认识不到公司重大战略”……


这封“心里话”,距离他从前东家去职,已经过去近半年时间。


作为资本市场“看多派”的典型代表,任泽平的宏观研究,一直被很多机构和投资者作为重要的决策参考,他的诸多大胆预测,也使其迅速在互联网上声名远播。


如今,任泽平的长文回应,却仿佛是在让人重读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那篇《扁鹊见蔡桓公》:我可比扁鹊,医术高超、苦口婆心,奈何公司管理层讳疾忌医、固执己见。


但是,这篇文章看似“回应一切”,却干货不多,对于前东家存在的众多核心问题,围观者依然看得一头雾水。直谏、排挤、打击……相比任泽平此前的宏观经济研究文章,不得不说,这封回应信,却是一个极佳的公司治理之弊的生动案例。


或许任泽平的话里有水分,但它确实从侧面指出了前东家“出事”的原因之一:一个没有顺畅沟通机制和开放决策机制的公司,很容易因为高管的一时好恶,而陷入艰难境地。


在信中,任泽平所指出的前东家诸多问题,其实也是当下诸多企业面临的困境:创始人一言堂、家族企业盘根错杂,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并未能够真正建立……这些都是很多企业在面对全球化竞争时,容易落入下风的内在原因。


类似的弊病,非一日所成。那种巨大的财务风险累积,正是源于从决策到管理、再到业务上的漏洞。一个缺乏有效约束和内部控制的公司治理机制,必然会导向多米诺骨牌式的坍塌风险。


而无论是任泽平在信中所指的“降负债”“防止多元化”,还是他“公开被批评”,其实都是这种机制缺失的一个表现而已。


当然,我们还是愿意相信,作为此前拥有国研中心背景的任首席,他的专业意见可能并未被重视。但也正如另一位券商首席刘胜军所指出的,任泽平在此前的公开发言和应对中,并未能够表现出现在回应中所描述的理性,以及去力争“中和”所服务企业的激进。


任泽平前东家的危机固然有多方面原因,可管理层之责,毫无疑问是无可推卸的。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并没有首席经济学家这样的岗位职责解释。但作为连续拿了1500万年薪的首席经济学家,这样的高薪决定了,他对公司决策还是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无论他是否真的如网传那样被公司“套牢”,他未能发挥他的职位应该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就职时,首席经济学家并没有刹住东家这匹脱缰的快马;离职之后,他同样未能向公众解释清楚,前东家走到如今的真正问题所在。从这个角度看任泽平的回应,多少是有些无力的。


套用那句流行语:在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编辑|王磊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更多澎湃精彩短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