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人到中年,我终于听懂了“知交半零落”

伍里川 澎湃新闻评论 2022-06-23
   

       离去的人余温未散,活着的人念念不忘。



 | 伍里川


深夜,一位朋友突然在群里说,今晚是陈总的生日。


陈总还有一个名字叫“老陈”。这个群是当年他去世后,兄弟们成立的。每年总有几个特别的日子,有人会在群里打开一个话题,引来一片唏嘘。


18年前,我离开部队驻地城市,不顾一切地辞别打拼十多年积累的“前景”和所谓的“人脉”,回到故乡南京,接受又一次人生的剧烈颠簸:求职。


那一天暴雨倾盆,面试我的就是陈总。他欣喜地对我说,“你文笔很好,希望你给我报多润色。”


他给了我种种“破格”,包括在两年后成为他手下一名负有重要职责的中层干部。他让我明白,世上真的有无私的伯乐,尽管性格刚烈的我时常顶撞他。


在他离世前的一年里,因为他的重病,我们在精神上更为“粘连”。我们无话不说,彼此宽慰,彼此惺惺相惜。


他的离去,对我是一次重创。我快一年都没走出内心的困境。我不知道没了他之后,我内心那些不为人知的块垒,还能和谁尽情显露并得到指点。


偶尔,我会不发一言,开车几十公里,到他的墓前独自坐一会,再默然而归。他的墓在他的故乡角落里,被他的父亲母亲的坟茔轻轻抱着。


他在报社的座位,我原样保持了很久,直到有一天被新同事“占用”。我挨着这个特别的座位坐了七年,每个夜班下班的时候,我总能感觉到他还在。


活了半辈子,我有两个能称为异姓哥哥的人,老陈是其一,另外一个是我的老班长老蔡。


我在北方当新兵时,下连分在有生死考验的工程连,后来接到团部调令,走出茫茫大山。决定我命运的,就是老蔡。


他在老家江苏海门大婚时,我在南京江宁花了近一个月工资买了床毛毯,坐了一夜船赶赴喜宴。喜宴上,我被淳淳的米酒整晕,夜和其父同卧。临走我连回程路费都不够了,跟老蔡悄悄借了二十元。后来才知,买的毛毯就是“海门造”。二十年来,老蔡在人前无数次讲述此事,每每泪目。


他后来上学提干,从大机关转业到国务院某部委。只要我去北京,就在他的北京住所静静地喝酒,啃猪蹄子,吃红烧螃蟹。他善做这些。


他出过两本散文集。第一本散文集,是我们上将司令员题的书名,汪国真做的序。第二本的序言有几篇,头序是贾平凹写的《原来如此等后生》,提及老蔡在他面前泪花盈盈地回忆过路遥,于是“喜欢上了这个后生”。


去年深秋,他带老母亲来南京。晚上,我和妻子做东请饭,继而同船游秦淮。桨声灯影,语落无声,让人疑惑是幻是真。


今年3月,他再来南京,不顾医嘱,与我对饮长叙。说得最多的是一起走过的日子,还说想再出一本书,“只让你给我写序”。


此后情势急转直下,他奔波各处希求续命。其间我父亦染重疾,我把父亲拍好的CT片子,微信传给老蔡,由他请教北京名医。几次下来我颇为不忍,他却说:“我是你哥。”


他在6月里微信复我:“这一次恐怕见不到你哥了”。他向来喜欢开生死玩笑,这是唯一一次没开玩笑。


7月于我,是黑色的,因为陈总在7月远行,老蔡也在7月远行。他们走后,我听过的最深情的一句话是:活在我们心里,是最好的活着。


我们活在世上,依然在物理意义和精神意义上离散。活在俗世,我们明明没有那么多的深情,却将所谓的深情分给每一次社交活动。而越是如此,我越是珍惜那些可爱的人,依然在我内心深处向我微笑、为我点烛的感觉,并且和真心怀念他们、记得人间彼此美好的人们结成情感的同盟。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他们离去未久的缘故。其实不然。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你竟没悟出什么?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我和妻子孩子一起去了仰慕已久的汪曾祺的故乡高邮。这个小城,依然在怀念着汪曾祺,依然在吃着“汪味”,依然在向世界推荐着一位文人的文化遗产。在这位“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曾经无数次行走过的东大街、傅公桥,我慢慢行走着,打量着每一处檐角和石兽。


我觉得汪曾祺先生从未离去,他的《受戒》,他的“油条斩肉”以及他无尽的乡愁和才情,就在运河的落日里,就在驿站的风铃里,就在人间草木里,就在每个谈论者的视线里。


离去的人余温未散,活着的人念念不忘。在俗世内外,“活者”和逝者终究达成了无法言表的精神共鸣。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何止于此?




编辑|王磊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更多澎湃精彩短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