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除了唐尚珺,我也高考复读过

阳柳 澎湃新闻评论 2022-06-23


 
  


        希望更多的“唐尚珺”,不必再走唐尚珺的老路,更轻松地奔赴多彩人生。




 | 阳柳


我在大学毕业多年后,才有勇气跟人说起高中的复读经历。倒不是觉得“不体面”,而是心理阴影太大。以至于很多年后,我还经常梦到在“高四”班上做不出题,或者在二战高考后,考了个比第一年还低的分数。然后惊醒,一身冷汗。


所以,在看到唐尚珺“复读十二年”的故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佩服,这孩子太不容易了。只要将那些熟悉的压力、挫败、自我怀疑,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惶恐,放大12倍,我就约摸知道,他经历了些什么。


我不知道每年全国有多少学生复读,但显然,唐尚珺属于极端案例。大部分孩子复读,是想考一个二本。复一年,最多两三年,还够不着本科线,也就走了大专。


以寒门的出身,复读十二年的代价,从一个不高的分数起步,一次次向清华发起冲击,甚至在考上了其他名校后,也不改初衷。这是坚持理想的执着,还是偏激的执念,都说得通。区别只在于,每个人心中,理想和现实,谁轻谁重。


这些年,“寒门贵子”的故事很多。人们在评论这些孩子时,多是从结果出发——如果唐尚珺最终如愿上了清华,我相信肯定他、点赞他的人,要远比现在多。反之亦然。这很正常。


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唐尚珺现在会反思,自己孤注一掷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围观者,要从他的故事中作出是非判断,是容易的,但往往也是后知后觉的,无用的。


我倒不是简单主张,“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而是说,我们要从唐尚珺的个案中,读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引起一些深层的思考,聚集起一些改变现实的共识和力量。


比如,像唐尚珺这样,考上了大学还复读的孩子,近些年并不少。前不久,安徽师范大学105名新生未报到的新闻,就是例子。作为个人选择,只要符合高招政策,我们不应该苛责。


但问题是,这些复读生中,有些是首次高考发挥失常或还有涨分空间,可以拼一年考进更好大学的。也有些是自我认知不清,稀里糊涂或盲目跟风的。换句话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复读,都能吃得了苦,熬得下来,还让成绩逆袭。


现在看,我大概属于第一种。复读一年,我从二本线上20多分,冲上了985。但比起梦想成真的喜悦,我更记得的,是那一年,我怎样终日诚惶诚恐。每一次分数和排名的变化,老师的一个微表情,都能让我的心情来一次过山车。失眠、焦虑、纠结、进退失据,每一名复读生应该都有过。


比如,唐尚珺考上重高后,深信“一只脚迈进大学了”,于是高中三年,对学业疏忽懈怠。这并不能简单说是“堕落”。以我的观察,做不好初中和高中的衔接,在农村出身的优等生中相当普遍。


除了学习难度加大、原有的应试策略失灵,更在于,他们此前的农村生活阅历及认知,在身边同学更宽裕的家境、丰富的生活、开阔的眼界的映衬下,对他们造成了足以影响学习的冲击——这种暗流涌动的心灵震荡,甚至会持续到大学时代。


还有,唐尚珺长期对大学、对清华,缺乏基本认识。这也是困扰农村孩子的一个老问题。相比于城市(包括城镇)孩子获取信息的便捷,农村孩子要吃亏很多。我高考填志愿时,除了一本《报考指南》,没有其他渠道。想问问老师关于专业的意见,收获也很有限。一些一辈子没走出过县城的老教师,甚至会对某个城市和大学有偏见,容易造成误导。


后来我上了大学,听来自城市的室友讲起填志愿时,怎样上网查资料、加入校友群咨询,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很震惊。感觉我能考上,很大成分是运气。


现在的情况当然好了很多,这得益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得益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改善。有朋友告诉我,她老家的侄女今年没考好,但不准备复读,因为高中的心理课老师评估后,认为她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建议以后走专升本。


希望更多的“唐尚珺”,在网络日益发达,教育越发公平化、精细化、人性化的今天,不必再走唐尚珺的老路,更轻松地奔赴多彩人生。




编辑|甘琼芳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更多澎湃精彩短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