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笔误”,也是对工作作风的检验
每一次错误的产生,都需要花成倍的力气加以澄清。
”
文 | 王钟的
在媒体追问和网友关切下,两起网络舆情的当事方正面回应了公众的质疑并解释了原因。
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发布的宣传文章中,提到该公司员工梁某一年盖了7亿多个章。有网友计算,即便一年里不眠不休地盖章,也至少每分钟盖章1331次,“堪比机枪射速”。对此,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回应称,相关数字与事实明显不符,因笔误和审核不严所致。
同样在近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纪委监委网站公示干部简历时,显示一名出生于“1986年8月”的纪检干部,13岁就工作,14岁入党。引发网友质疑后,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公布的简历系误写,当事人实际上出生于1976年。
有关方面积极回应,坦率承认错误,对化解舆情、满足公众知情权有着积极意义。不过,即便第一时间弥补这些错误,“一字之差”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会立即消失。
比如,在“一年盖7亿个章”事件中,网友怀疑有人在宣传材料中夸大其词、弄虚作假;对于“13岁就担任科员”的干部公示,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猜想。
无论是业绩汇报,还是简历公示,都应该慎之又慎、反复核查。尤其是对于一些凭常识就能发现的问题,更应该拿出“零容忍”的态度。即便事后查清确实是“笔误”,也应该举一反三,弄清楚“笔误”到底发生在哪个环节,而后续审核为何没有发现这些问题。
随着信息公开意识的健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公示关乎公共利益的信息,已成为当下的常规操作。不过,信息公开工作不是公开了就好,实际上也是对机构作风和效能的深刻检验。任何思想上的麻痹松懈、行为上的偏差纰漏,都有可能影响公开的效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果把信息公开当作表面文章,缺乏对发布内容严谨性的敬畏,迟早会出问题。有的问题或许隐蔽,无关大局;有的问题通过及时修正澄清,也能实现弥补。但白纸黑字,一招不慎,就会给整体工作留下了污点和隐患。
在以上两起事件中,首先发现问题的是网友,这让涉事机构很被动。机构公开工作信息以后,与之直接相关的工作人员理应关心关注,进行应有的监督与排查,实现“最后一次”的把关校正。如果“自己人”都不关心公开了什么、发布了什么,又岂能保证发布工作的严谨与认真?
对于直接关乎公共利益的“笔误”问题,公众也期待更详细的解释。比如,梁某一年到底盖了多少个章?是否都做到了仔细核对、准确无误?
每一次错误的产生,都需要涉事机构要花成倍的力气加以澄清。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完善内部流程,进一步加强审核把关,让“笔误”少些、再少些,这也是对工作作风的检验。
编辑|李勤余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更多澎湃精彩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