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志|杭州都市圈来了,或成全国第三个“跨省都市圈”
不只是都市圈规划的批复,其他有利于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力的政策,都会向这些“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倾斜。
”
外滩大会 视觉中国 图
文 | 李蜀
即将举行亚运会的杭州,公布了一个好消息:杭州都市圈规划获得国家批复。
日前发布的《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透露:“杭州都市圈规划获得国家批复,都市圈向心力不断凝聚”。
这意味着,国家级都市圈数量,由之前的8个增加到9个。杭州也可能成为继南京、重庆后,第三个获批的“跨省都市圈”。同时,杭州都市圈也是长三角城市群获批的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
对于杭州乃至整个长三角来说,这都是具有标志性的一步。
杭州都市圈获批留下的悬念
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国家级都市圈,实际只能算7个,分别为: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和武汉。
但是,沈阳方面在今年4月央视的一档电视节目中曾透露,沈阳都市圈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此次杭州都市圈获批的消息由当地的报告披露,实际和沈阳都市圈的获批一样,都算是“非正式”公布。
由此,观察者也在猜测,如果沈阳都市圈是全国第九个获批的幸运儿,那杭州是不是就是第八个?当然,究竟是第几个获得批复,这并不重要。能够拿到规划的批复,就代表着实质性突破。
由于获批的杭州都市圈规划的具体信息尚未公布,它留下的悬念,还不只是第几个获批,比如,它的具体范围包括哪些城市,就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据杭州日报报道,杭州都市圈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5月举行的杭州都市圈第一次市长联席会议。也就是说,杭州都市圈从构想落地到规划正式获批,其间经历了长达15年的时间。
不过,最初杭州都市圈的正式名字还是“杭州都市经济圈”,而其成员也只有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兄弟”。此后,随着辐射力和吸引力的不断加强,杭州都市圈的版图也进一步拓展——在2018年召开的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上,衢州和黄山加入杭州都市圈;在2020年召开的第十一次市长联席会议上,宣城成为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观察员城市。
如果最终获批的规划就是上述范围,那么杭州都市圈就至少将由浙江的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及安徽的黄山,共六城组成,成为名副其实的跨省都市圈。
这里要普及的一个概念是,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定义,都市圈是指以一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区域城镇化空间形态。换言之,它不能盲目扩张,在规划上必须要遵循客观标准。如果严格按照这一标准,以及参考之前获批的其他都市圈规划的情况,杭州都市圈规划的具体范围,仍存在不确定性。要知道,像杭州到黄山目前最快的高铁通行时间都需一个半小时左右,后者能否顺利入“圈”,还存悬念。
当然,即便衢州、黄山未能进入都市圈规划,鉴于多年来所积累的互通互联基础和搭建的合作机制,它们融合发展也是大势所趋。
杭州都市圈获批意味着什么
规划获批,就相当于拿到了正式的建设施工蓝图。比如,都市圈内部的轨道交通建设,就将更加名正言顺,在争取批复上也有更大的胜算。
此前杭州就提出,到2025年,杭州都市圈城市(市域)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700公里,高铁里程将达1700公里,形成以“市域轨道+城市轨道”为重点的“一小时通勤圈”。随着规划落定,相关交通建设将按下加速键,像备受关注的杭州-桐乡、嘉兴-湖州、杭州-安吉等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就有望打开新窗口。
对于杭州来讲,获批都市圈,等于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辐射范围。这对于提升杭州的城市能级也是一种帮助。评估报告指出,在城市能级提升方面,杭州位于中国特大城市首位,处于跃升超大城市“临界点”。在这一关键时刻,都市圈规划获批,杭州将进一步增强在人口等各方面的资源凝聚力,如推动落实都市圈内户籍准入年限互认等,这对助力杭州加快升级为超大城市,以及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都能带来直接利好。
当前头部城市的比拼,早就从一个城市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都市圈的抱团竞争,杭州都市圈顺利跻身国家级,也意味着在与其他同级别城市的竞争中,杭州也多了国家战略的支持。
当然,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的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在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等方面,本来也拥有相对更好的基础。
比如,根据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组编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21》,我国都市圈发展水平的三个层级依然分明,可分为成熟型、发展型、培育型三类。其中处于第一梯队的成熟型都市圈仅6个,杭州都市圈正是其中之一。
但是,这并不等于没有压力。这次评估报告就同时指出,杭州都市圈前有上海大都市圈虹吸之势,后有宁波都市区、温州都市区、金义都市区追赶之忧,要保持区域竞争的优势地位需要付出加倍努力。那么,现在规划方面率先落地,也算是杭州抢到了一张“先手牌”。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都市圈、宁波都市圈,都与杭州都市圈一样,均属于成熟型都市圈。在另一个角度,这也足以证明长三角内部融合发展程度之高。
南京、杭州双双获批,有何深意
根据公开信息,长三角城市群一共分为六大都市圈,除了上述点名的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还有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
目前来看,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都跻身国家级行列。而长三角三大副中心城市领衔的都市圈,至此也就只剩合肥都市圈尚未获批。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中,南京、杭州均处于同一城市群,且又都非所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这还算是独此一份。比如,成渝城市群虽然也有重庆、成都两大都市圈被批复,但它们都是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所以,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南京、杭州都市圈的特殊地位。
究其原因,除了发展基础好,也与它们的特殊区位有关。因为,它们的规划范围都涉及跨省(杭州还留有悬念),且都指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安徽,很明显肩负着带动区域平衡发展的重任。同时,南京、杭州又处于国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长三角区域,人均GDP、产业协作程度等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所以,它们的都市圈规划批复双双走在前列,既是赋予它们更好的发展机遇,也实际是让它们承担起更大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责任。
比如,早在2020年底,国家发改委就指出,要全面部署加快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整体推进三大区域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打好打赢三大区域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攻坚战。而加快这三大城市群内部的都市圈规划等的批复,便有助于为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各项投资的落地扫清障碍。
此外,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为重点,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带动全国经济效率整体提升;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
可以预期,不只是都市圈规划的批复,其他有利于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力的政策,都会向这些“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倾斜。这或是杭州都市圈规划获批背后,不容忽视的深意。
海报设计:白浪
编辑|李勤余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