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真正该反思的是什么?

李蕙兰 澎湃新闻评论 2024-04-17
   

       问题是,很多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难言让人满意,不能满足学生们读书、借书的需求。


重庆大学图书馆一角。光明日报 图


文  |  李蕙兰


近期,有关“高校图书馆纸质书借阅量下降趋势明显,大学生不爱读书了吗”的话题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近三到六年来,多所高校图书馆的纸质书借阅数据逐年下降,部分学校2022年的外借量降至最高峰时的一半甚至1/3。


而另一边,入馆人数有增无减。很多大学图书馆“一座难求”“彻夜亮灯”,一些学生凌晨线上抢座,图书馆门口大排长队,“泡馆”成为大学生活的常态之一。


图书借阅量下降,能说明大学生不爱读书了吗?借书的人少了、进图书馆的人多了,这种“冰火两重天”是如何发生的?要让大学生回到图书馆阅读、借书功能,该做些什么?


数字化阅读+追求“实用性”成主流


对如今的很多大学生来说,图书馆几乎等同于自习室。很多人进图书馆,都是手提电脑、手抱学习资料,落座后迅速投入“战斗”状态。


一方面,得益于电子阅读、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大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多元化,远不止纸质图书阅读一种。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到了80.1%,高出图书阅读率20个百分点。年轻的大学生在拥抱数字化阅读上,往往表现得更积极。他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找到想看的电子书、想查阅的文献资料。高校通过数字化阅读设施建设,帮助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同时,也节省了空间配置、人力成本等。


另一方面,大学生面临较大的深造和就业压力,很多人早早就要为各类考试、实习、找工作做准备。比起这些“实用性”更强的事情,坐下来安心看一本课外书,享受一天无目的性的纯粹阅读,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似乎已是一种奢侈。


换句话说,借书的人少了,并不能说明大学生不爱看书了。他们只是看书的选择途径更多了,也在努力在阅读和专业、就业等个人发展之间寻找平衡。


要培养深度阅读的能力和兴趣


要承认,数字化阅读确实在重塑大学生的阅读形态,影响他们的阅读喜好。


“秒懂历史”“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听完一本名著”……短视频平台上,类似内容大行其道,这种“短平快”、碎片化的传播和阅读方式,深度契合快节奏社会里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求。


但大学生面临学习和学术科研任务,需要深度阅读。如果长期沉溺于接收碎片化信息,难免造成专注力危机,难以静下心来去阅读那些需要经过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的作品,导致知识结构狭窄化、知识储量浅薄化等问题。


有调查显示,在纸质图书阅读方面,有8.21%的学生全年没有阅读过一本纸质图书,只有不到1/3的学生年阅读在5本以上。在媒体随机采访的学生中,有人一年借阅图书不超10本,甚至一本都没借过。


当然,我们不能把数字化阅读完全等同于“肤浅”阅读,将纸质图书阅读等同深度阅读;没从图书馆借书的学生,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完成了深度阅读。但从面上来看,一所高校图书馆的总体借阅量、个人的年借阅量,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深度阅读状况。


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使用好图书馆资源,培养深度阅读的能力和兴趣,提升专业学习和学术科研能力,是比关注图书借阅量下降更值得深思的。


大学生需要怎样的图书馆?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不管是满足实用功能,还是提供阅读乐趣,都不会被“抛弃”。但问题是,很多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难言让人满意,不能满足学生们读书、借书的需求。


比如,学生想借的书没有,大量与学生专业学习和兴趣爱好相距甚远的书却长期在书架上“落灰”;新书上架慢,或检索不便、不容易找到;一些大学在不同城市有多个校区,图书资源分配不合理,想借书的同学得跨城。这些都导致学生们即便想借书,首先想到的也不是图书馆。


部分高校已经在积极作出改变。比如,推出“你借书、我买单”的定制化服务模式,由学生开出书单、学校付费采购,学生完成阅读后图书进入图书馆收藏。举办读书分享会、作家面对面对谈、借阅排行榜评比、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读者、作者、文本之间的联系,提升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在图书采购环节,有专家建议,由学科专家和读者代表组成选书团队,保证图书的学术与使用价值。及时关注新兴学科领域发展,提高藏书的先进性和时效性。利用借阅量、阅读偏好等大数据信息,为采购提供参考依据。这些也是强化图书供需匹配度、拉近图书馆与学生距离的有效手段。


此外,南京大学教授徐雁曾提到,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六分理念——“分级”“分校”“分众”“分时”“分类”“分地”,抓好、抓实四年制本科的关键性节点,形成高校大学生阅读推广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栋梁之才,在营造阅读氛围、培养终身学习习惯上,更应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责任重大。




编辑|甘琼芳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