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卡填级别:校园为何总有那么多“人情世故”

李勤余 澎湃新闻评论
2024-09-07
   

       同学间的友谊、对母校的眷恋不应被那么多人情世故浸染。



丨李勤余


最近,内蒙古集宁一中发文呼吁该校校友在70周年校庆之际填写电子校友卡,而校友卡上需要填写的信息包含个人职务级别。对此,不少网友都提出了质疑。


校方给出的解释是:“我们就是了解一下校友现在都在干什么”“对于校友,我们不存在什么厚此薄彼,是完全平等”。这样的态度当然没问题,问题只在于,如果参加一个校友会还要填写职务级别,屏幕前的你还愿意参加吗?


随手打开社交媒体,都不难找到许多有关校友会或同学会的帖子,它们的标题和主旨也都大同小异——劝你不要去参加。有些人生得意的同学,会在“不经意间”透露出自己如今的资源和人脉;有些事业成功的同学,会“轻描淡写”地透露自己价值千万的房子和人才济济的手下。这些明暗交织的相互较量,常常让很多人感到有些“心累”。


甚至在时下流行的微短剧里,我们还能看到更具有“爽感”的情节:比如曾经在班级里其貌不扬、默默无闻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为万众瞩目的霸道总裁,上演一出出逆袭成功的好戏。极度夸张的表现手法背后,也是公众的一种集体想象——当下的校友会、同学会,似乎早已变得不再简单,掺杂着过多的“人情世故”。


其实,校友会也好、同学会也罢,本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离开校园,只身进入职场的同学们个个身负重担、风尘仆仆,虽被种种关系环绕,内心却可能是孤独无援的。尤其是人到中年之后,更需要建立新的情感连接,渴求一些支持和归属感。而留存在校园里的那份回忆,永远是最珍贵也最温暖的。虽然从昔日的少年少女身上可能已经完全看不到半点青春时代的痕迹,但只要说起当年的糗事、趣闻,大家还是会相视一笑,寻找到久违的共鸣。


但要拥有如此温暖的画面,前提还是聚会的纯粹——这里没有公司的老总,没有单位的领导,没有闪亮的明星,只有当年的好友、死党。可如果必须填上职务级别,一切可能就会变得大不一样。


集宁一中表示:“我们通过校友从事的领域作不同的划分,有政界、工商界、学界、科技界等,也设置了相应的论坛,比如搞商业的可以一起。”如此划分倒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大家都是校友,但毕竟离开母校多年,如今济济一堂,先给身处相同领域的同学找个共同话题,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只不过,真要动笔填写自己的“级别”时,大家的内心难免会发生微妙的波动。也许就像校方介绍的,校友聚会就是“搞活动或者聊天,谈谈过去,畅想未来”,可看着对面笑语盈盈、亲切和气的同学,你会不会不由自主地猜想,TA,到底又是什么“级别”的?如此一来,一场本来暖心的聚会,或许也就有了变得让人烦心的可能。这大概就是很多人对校友会或同学会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吧。


集宁一中表示,校友在填写职务级别后,就可以得到专属的“电子校友卡”,获得母校提供的“终身服务”,包括“凭卡在节假日直接进校”“凭卡参与各类校友活动”等。这样的举措其实有着浓浓的人情味,离开母校之后,相信很多人都有回到自己曾经挥洒青春的老地方看一看的强烈愿望。


说到底,校园本是一方净土,求学生涯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难得、单纯的时光。一段最简单、纯粹的生活,本就该用最简单、纯粹的方式去谈论、纪念,同学间的友谊、对母校的眷恋不应该被那么多人情世故浸染。不管今天的你我已经变成了什么模样,但对彼此来说,都应该永远是那个记忆深处阳光的朋友、珍贵的伙伴。这一切,都和“级别”毫无关系。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澎湃新闻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