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下“拱白菜”的执念,拥抱更丰富的人生选择

夏研 澎湃新闻评论
2024-09-07
   

       生活的路要自己走,不是活在别人的“正确答案”里,这才是生活本应该有的样子。


2021年,作为高三学生的张锡峰在《超级演说家》里讲演。中国青年网 图


丨 夏研


张锡峰,一个曾经冲上热搜的衡水中学毕业生的名字。2021年,张锡峰在《超级演说家》因为“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的言论,而引发广大网友热议,有批判其表达粗鄙的,也有人点赞其少年性情。


如今几年过去,近日有媒体回访了他。他很出色,考上了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目前已经是大三。但是,他说他后悔了,也对未来迷茫了。因为当初“大家都说这个好”,感觉“计算机挺赚钱”,他选了这个专业,如今却发现自己不喜欢计算机,“挺后悔”的。一晃到了大三,又面临是否考研的选择,他直言厌倦了应试。


虽然,张锡峰还是一个没有迈出校园大门的大学生,但却能感到他性情的转变。发表“土猪论”的时候,他是那样的自信、昂扬、踌躇满志,话语间都透着力量,甚至是“攻击性”;但如今镜头前的他,眼神里明显多了迷茫,声音也不再那么洪亮,像极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也看不出有励志“拱白菜”的架势了。


但其实这是一个更好的状态。当年在讲台上的他,终究是一种“高考成功学”强行塑造出来的人——努力学习、进入城市就能成功,就能走上人生巅峰。这种成功学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为了激励十七八岁的学生苦读,很多时候就要进行信息密度极高的心理暗示,尽可能缩减世界的多样性,并用“天道酬勤”“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话语来激励考生。


但现在这个迷茫的张锡峰,才重新活成了自己。他在观察也在反思,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兴趣。原来考上了好大学选了(别人建议的)好专业,并不代表什么。作为一个成年人,他要在一个多向性的人生阶段寻找价值和意义了。这种迷茫,恰恰是他活成“完整的人”的开始,相信他最终可以找回属于个人的自信,也会对当年“拱白菜”的言论释然一笑。


近日,作为浙江大学的学生,张锡峰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张锡峰的故事,倒对社会也有些启示。这两天还有个新闻可以比较着读,某知名教育博主近2万元的志愿填报服务抢购一空,甚至连2026年所有省份名额也已经售罄,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专业焦虑可见一斑。


这里无意评价这些学生、家长或是博主,本质上这是因为人们渴望获得确定性。但是这种焦虑与渴望,会不会也遇到同样的张锡峰尴尬?千辛万苦在“能赚钱”“好就业”里试图挑出一个价值最大化的专业,但最后却发现“不感兴趣”,过去费尽心力的布局与纠结,瞬间土崩瓦解。


这样的事相信并不罕见。高考当然很重要,但高考也不是人生的唯一的标准,人生有更复杂的肌理,没有一个简单的等式可以保证“成功”。人们面对高考的心态,不妨更加平和一些;面对人生的心态,也不妨更放松一些。


在瞬息万变的当下,人们寄托一次考试解决人生的难题,大概也不太可能。更重要的大概还是借这个机会,去磨练自己的心志,去尝试学会应对压力,去发现自己的志向所在,去拥抱一个更大的世界。


再过两天就要高考了,祝愿所有的考生都成绩出色、心想事成。也祝愿所有的考生,能够在高考后更加成熟,将这两天变成长线人生的一个坐标,哪怕它们没有成为一个“辉煌的记忆”,只要能为今后提供足够的审视和省思,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段经历。


张锡峰放下了“拱白菜”的执念,因为他拥抱了更丰富的大学生活和人生选择,因为有自由才会有选择,因为有选择才会有得失,或甜味,或苦涩,但是生活的路要自己走,不是活在别人的“正确答案”里,这才是生活本应该有的样子。




编辑|沈彬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澎湃新闻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