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3)|| 什么是活着
文| 若湘
余华的小说《活着》,我在不同的年龄段读了两次,相隔十年心情和感受完全不同。第一次读这本小说时在读大学。大学校园的生活不是我想象中的一群有思想的年轻人的碰撞,反而觉得那么的颓唐和无所事事。也许是前面十几年的读书光阴实在太苦太单调了,大学后同学们都是各种放飞自我。我只能把头埋进图书馆,去读那一本有一本原来想读而又没时间去读的书。当时读《活着》时,对于福贵这个人物,我心中有点瞧不上,甚至有些嗤之以鼻。我更偏向于去看他一生所经过的那么多的社会变革和动荡。去看那动荡的社会中那些不可理喻的现象。特别是余华描写的全国人民大炼钢铁那一段,看似荒唐无知,实际信息量非常大。
普通老百姓对练钢技术一无所知,在政府的宣传和号召下,还是愿意把自己家仅有的锅和一切金属制品都捐献出来。中国人的自我牺牲精神是非常强大的,非常需要在群体当中获得保护,需要和大部分人保持一致才觉得安全。所以如果大部分人都在做一件事,哪怕这件事是自己完全不懂或者不认同的,但是为了安全感还是会去做。那时读这本小说,我觉得如果我是富贵,我可能会自杀,会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今年疫情期间超长的假期,我又重新读了一遍《活着》。十几年过去了,我的感受,有些文学作品也许只有你经历过一定的人生才能真正的读懂它。我再看福贵的人生,不再鄙视这个主人公了,因为我知道了所谓命运的无常,生命太多的未知是你不可想象的。随着书读的越来越多,对生命的理解也越来越多元化。也许保存生命和肉体,是人类进化到现在写入基因和记忆的密码,是一种本能,是人类能够繁衍的基础。所谓意义,是人类到达一定的高度才会去思考的问题。福贵对命运的完全接受,对所有一切事物的承担,我不再认为他是懦弱胆小。我认为他是人类基因组中的一个成员。他的存活对人类的继续进化和繁衍是有意义的。起码这个生命个体的存在,就是活着本身。
“ 和福贵相遇,使我对以后收集民谣的日子充满快乐的期待,我以为那块肥沃茂盛的土地上福贵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确实遇到了许多像福贵那样的老人,他们穿得和福贵一样的衣裤,裤裆都快耷拉到膝盖了。他们脸上的皱纹里积满了陽光和泥土,他们向我微笑时,我看到空洞的嘴里牙齿所剩无几。他们时常流出混浊的眼泪,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时常悲伤,他们在高兴时甚至是在什么事都没有的平静时刻,也会泪流而出,然后举起和乡间泥路一样粗糙的手指,擦去眼泪,如同弹去身上的稻草。”
小说中这段话,刻画了许许多多中国乡村老人的形象。中国百姓是世界上最能忍耐,最好安抚的百姓。他们对命运的接受、顺从,甚至于有一种麻木在里面。可他们依然值得尊敬,理应获得世间温柔的对待。
作家余华这本小书写的无疑是成功的,我想再过十几年重新阅读,也许我又会有新的感悟和想法。这就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意义,它会引发你不断的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感受。在自己人生的每一阶段都能引发你的共振。好的作品一定是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沉淀越久,发出的光越亮。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若湘,80后。一个与数字打交道的文字爱好者。
文字给你喜悦,文字带你沉思
拼命,就是不顾一切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