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壮为:品读苏东坡(连载1)
一、载入史册的考试
1
北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春天,朝廷举行了一次进士考试。
科举,几乎是寒门子弟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那个时代,多少人十年寒窗,却一次次地咀嚼名落孙山的沮丧与苦涩,甚至有的州郡几十年都没有一人及第。唐代荆州地区就是如此,以至于人们讥笑那里叫“天荒”。后来终于有一个叫刘蜕的举子考中了进士,算是破了“天荒”。当时的太守崔弦得知这一喜讯,特地修书表示祝贺,并赠他一大笔“破天荒”钱。刘蜕不肯接受赏赐,在回信中写道:“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与前代相比,宋代读书人无疑是幸运的。嘉佑二年这次考试,及第人数之多、人才之盛,在北宋118榜进士考试中独占鳌头,即便是放眼整个科举时代,也是凤毛麟角的。
唐宋散文八大家,宋代有六位,这时候五位聚集京师。欧阳修是会试主考官,苏轼、苏辙、曾巩都在这一榜高中,苏洵来京师跑官要官,同时也是陪儿子考试。嘉佑初年的京师,成了全国文学界瞩目的焦点。
这一榜进士中,有两对师徒,日后在学术上成绩斐然:哲学家张载和弟子吕大钧,经学家程颢及其弟子朱广廷。几年前去宝鸡出差,公路上的指示牌跳出“横渠镇”字样,方意识到这里是张载的老家,眺望连绵起伏的冈峦,不禁想起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小镇,瞬间高大起来。
这一榜进士有好几对兄弟。苏轼、苏辙;曾巩、曾布;林希、林旦。甚至还有一对叔侄,章惇和章衡。
这一榜进士中有多人日后成为朝廷重臣,其中有9人官至宰相(副宰相)。谁也没有想到,这时候的同学少年,在此后的四十年时间里,纷纷卷入政治漩涡,浪尖波谷,宦海沉浮,一次次地体会波诡云谲的人生况味。以苏东坡为核心,他们的悲欢离合,把北宋推上了中国文化的巅峰。
其实,欧阳修当主考官,苏轼当考生,就意味着这次考试必将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之中。
2
苏洵父子三人是嘉佑元年来到京师的。在此之前,为了谋得一个官做,也为了两个儿子的前途,苏洵颇费了一些周折。
苏洵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他的两个哥哥都是进士出身,苏洵却自幼不喜读书,直到27岁才发愤用功。儿子苏轼都七八岁了,他还在辗转京师,参加参加科举考试,但两次都名落孙山。回到家中,把为应对科举而准备的几百篇文章全部烧掉,说:“这些东西都不足为我所学”,他可能是最早痛恨科举考试的人。从此苏洵不再专注科举,而是刻苦研修经史文章,思索古今治乱成败等现实问题,有五六年时间不动笔写作。有了深厚的积累,终于成为一代文章大家。
然而,有能力是一回事,被人赏识又是一回事,历史上怀才不遇的事情,古今中外不胜枚举。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自媒体,可以自我展示、自我炒作,读书人要想闯出名头,只有依靠文坛领袖或者高官荐举,至少要进入文化圈,先混个脸熟再说。因此读书人也要“拜码头”,这叫“干谒”。即便是后来有了科举考试,干谒这一传统仍然延续下来,成为一道独特的士林风景。
晋 陆机《平复帖》,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纸本法帖,距今1700多年。
书体隶草结合,质朴苍劲,对研究书体转变意义极大。
而唐代的孟浩然则没这么幸运了。孟浩然大半生游走于公卿之门,希望得个一官半职。在到长安应试时,谒见当时的丞相、也是著名诗人张九龄,专门写了一首诗,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这就是著名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我的心胸如洞庭湖一般雄浑阔大,正想为国效力,但“欲济无舟楫”,“徒有羡鱼情”,还得倚仗您老引荐。明明是求人办事,却无丝毫阿谀奉承之词。自古能把跑官要官写得如此大气、含蓄的,只有孟浩然一人而已,孟浩然于是诗名大振。
然而诗写的好,科举考试却落地。王维比孟浩然小12岁,官运非常好,一日把孟浩然带入禁宫。恰好唐玄宗驾临王维办公室,孟浩然慌忙躲到床下。王维不敢隐瞒,禀告说孟浩然在此。唐玄宗听说过孟浩然的名声,于是命他呈诗。孟浩然吟道: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白发催年老,
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玄宗听到“不才明主弃”,很不高兴地说:“朕可没有弃人,是你自己不进取,如何反倒怪到朕的身上?”于是孟浩然只好乖乖地回老家写他的山水田园诗去了。孟浩然这个倒霉蛋,有了引渡之“舟”,连皇帝都见到了,仍然无官可做,他可真是命运不济了。
宋代文人赶上了好时候,皇帝比较开明,对士人言论也很宽松。成都一个秀才写诗:“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这简直是题反诗,有人上报朝廷。没想到宋仁宗不以为然地说:“这个老家伙,他不过是想做官想疯了,做不成就写诗发泄,那就给他一个官算了。”于是,这个穷秀才竟然得了一个官职。
苏洵现在正是在走干谒之路。在离开眉山之后,经人介绍,他专程赴成都拜访知州张方平。张方平看了苏洵的文章后,大喜过望,以国士待之。在家中专门给布衣苏洵设了一个座位,这个座位从不用来接待其他宾客。这样的礼遇和赏识,使苏氏父子极为感动,苏轼终其一生,都对张方平如恩师慈父一般尊重。
苏洵墨迹
张方平墨迹
在苏洵父子出川之前,张方平说:“我何足为重,欧阳修才是大家”,亲笔给欧阳修写信推荐苏洵,还为父子三人置办行装,派人送至京城。苏氏父子于是揣着张方平的满腔热忱和期许,出成都,过剑门,经凤翔,入长安,出关中,辗转来到京师。
第二年,张方平返京任三司使,苏洵于寒冬腊月站在郊外迎接张方平,这当然是出于敬重与感恩,另一方面自然是希望再次得到他的举荐。那时候苏轼苏辙兄弟俩已经进士及第,苏洵又欣慰又苦涩地吟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待续)
作者 · 简介
钱壮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国企管理人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个人公众号:书写者
关注书写者:
以文会友,以真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