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这里,你在哪里?”

tombkeeper 皮相 2023-02-22

去年参加公司组织的一个团队拓展活动。辅导老师很有水平,一上来就用了“由死入生”的路子,让我们每个人想一想打算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什么。


我姥爷是老革命,所以他的墓碑背面刻了他参加革命的历史。字很多很小,只有凑近才能看清楚。我当年扫墓时就曾想:碑上的这些字,有谁会看呢?其他来扫墓的人会凑上来细细看这块墓碑吗?


所以墓志铭的问题其实我很早就想过,我决定如果要留墓志铭,一定要当头棒喝,直指人心:


“我在这里,你在哪里?”


偶然看到这几个字的人,如果其中有一些能受到触动,由此开始思考生死,由死入生,理解生命之意义,那也就不枉费了往墓碑上刻这几个字的人工。




最近几年,看到很多人开始感叹一切都没有意思,一切都虚无,不知道应该怎么摆脱虚无主义。


探寻内心,了解自己,这是不太容易的。先试一下,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忽然得知有一个早年下南洋的远房叔祖,在东南亚有几万亩橡胶林。他自己没有后代,你是他的唯一继承人。你认为自己的“虚无主义”会不会有所改变?


如果会,那你这就不是虚无主义。如果不会,才可能真是虚无主义。


对抗虚无,有两条路,一难一易。


认为自己是“虚无主义”,认为这很不好,需要“对抗”,那就说明还不够“虚无主义”。


佛教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认为整个宇宙脱不了“成、住、坏、空”,这算是极致的虚无主义了。但佛教强调虚无,强调无常,是为了让我们明白:既然一切“皆是虚妄”,那又为什么要为之所动?为什么要在意这些虚妄?如果认为自己是“虚无主义”,那么其实“虚无主义”本身也是虚妄的。


四大皆空,一切皆空,虚无主义也是空。领悟了“空”,就能不再执着,从人生八苦中解脱,也从“虚无主义”中解脱。佛教的虚无,看似消极,实际上是为了一个非常积极的目的:“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用理性去想明白虚无的一切和一切的虚无,想明白存在之虚无和虚无之虚无,这是困难的路。



《瑞克和莫蒂》是一部典型的诠释虚无主义的作品。你可以认为佛教里对虚无的阐述,在《瑞克和莫蒂》里用动画片的形式都演绎了一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瑞克作为科学家,具有接近神的能力,可以在多元宇宙中任意穿梭,可以改变任何事情。所以一切对瑞克来说都没有意义。甚至连瑞克本身都没有意义,因为多元宇宙里有无数个瑞克。


《瑞克和莫蒂》开播已经五季,除了阐述虚无,前四季对此没有给出任何解药。连无所不能的瑞克也只能通过及时行乐来麻醉自己。到了第五季,开始表达“爱”——朋友之爱,家人之爱,进入了用爱来对抗虚无的大俗套。


不在宏大叙事中挣扎,关注当下的体验,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以此穿过虚无,回归本心。这是大俗套,也是一条容易的路。





白居易写过一首《自感》:


宴游寝食渐无味,杯酒管弦徒绕身。

宾客欢娱僮仆饱,始知官职为他人。


也就是说,在人生中的某个时刻,白居易曾经认为吃喝玩乐都没意思。他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工作赚钱养家,换来的也就是让客人们开心,让仆人们能吃饱。


吃喝玩乐,有仆人伺候着,他还是不开心。他觉得自己挣钱都是为别人挣的。只想着自己养活了仆人,完全不去想自己还享受了仆人的服务。作为旁观者,看着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觉得这个白居易怎么有点贱嗖嗖的?


然而,白居易还写过另一首诗,叫《偶作寄朗之》: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这时候他又认为被贬为刺史的时候都很快乐。因为能经常跟朋友吃饭,能让家人生活有保障,挺开心的。


对家人和朋友的爱让他找到快乐和意义——大俗套是有用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都得选这条容易的路。


——为了摆脱虚无而改变心境之后,我,还是“我”吗?


那么,你觉得《自感》的白居易是白居易,《偶作寄朗之》的白居易就不是白居易了吗?


我来过,我爱过,我拥有过,我感受过——这是一种心境。当然也可以认为人活百岁终有一死,太阳六十亿年后也会凉掉——所以地球没意思,人类没意思,世界冠军没意思,诺贝尔奖没意思,什么都没意思。


心境是自己选的。选择什么样的心境,就是选择怎么度过人生。Your life, your choic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