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学风采 | 风雨同舟——记美国圣地亚哥孔院孟宪安女士

国际汉语人 国际汉语人 2022-08-06


风雨同舟十多载,同甘共苦献热心——记为圣地亚哥孔院服务十一年的项目主管孟宪安女士

作者 | 王   苗编辑 | 卫斯理


一个教育机构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杰出的领导团队和优秀的教师队伍。

那一支杰出的领导团队中,尤其在美国运营的教育组织,那更离不开一位了解当地文化,精通中英文,热爱推广汉语言和文化的项目主管。圣地亚哥孔院的项目主管——孟宪安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工作兢兢业业,高效规范,优秀灿烂的项目主管,为圣地亚哥孔院服务11年的功勋元老。
让我带领大家一同走近孟老师,了解她的日常工作,以及这些工作背后常常被我们忽略的艰辛,去了解她日常笑语如嫣的背后,隐藏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工作辛劳。
(孟宪安女士)

一、管理模式的转变—— 从教导者到帮助者作为一名主管,和旗下的教师们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才是合适的呢?这个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一定不陌生。因为我们自己也时时不断思考这个问题,教师和学生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才能既能做好课堂管理,又能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这个命题,需要我们掌握分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孟老师也和大部分教师一样,在管理国际中文教师队伍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合理掌握与教师们之间的距离。她管理下的这些国际中文教师,每一个都是从国内各大、中、小学院校,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优秀老师,每一位老师在国内都有自己的教学特长和个性,要管理这样的队伍也一样面临着很多挑战。更何况,圣地亚哥孔院在扩展时期,曾有30多位中文教师在岗 ,要管理这样庞大的一支队伍,难免重口难调,褒贬不一。
工作期间,孟老师也经常因人而异,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模式,扮演着从教导者到贴心的帮助者的角色。这体现在孟老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板块是:帮助国际中文教师来到圣地亚哥并适应这儿的生活,关注中文教师在工作上的适应和能力的提升高。为此,孟老师煞费苦心。
所有公派教师来到圣地亚哥孔院的第一个培训,便是孟老师安排的岗前培训。其中一个环节便是,孟老师以自身学习英语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她的细心贴士。孟老师向我们介绍合适的英文报纸和电视节目;同时,她也为大家解说和美国人交往中要注意的礼节,以便能减少新来的汉语老师在生活上因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困难。
学习语言,总是离不开多练习,就像我们在中文课中,带领学生做各种各样的drills。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师傅带进门,修行看个人。但是,这些简单的生活道理就是需要像孟老师,这样孟老师那样,比我们先到圣地亚哥三十多年,在本地生活已如鱼得水般的人,以她自己的经验给我们的一些提醒和帮助。
这是大的方面,小到生活起居方面,比如做饭,厨房管理方面,孟老师都给我们一些宝贵的经验。像我这样下厨经验很少,在国内一直靠着学校食堂,校外快餐,网上外卖生活的人,来到了圣地亚哥,突然要自己做饭,顿时,有一种手足无措,需要借助“下厨房”和“油管上各种视频,频繁在菜品翻车中气馁。孟老师就曾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给我们发一些网上的烘焙食谱,要注意摄入哪些营养元素。这些点滴之处都可以看到孟老师的用心良苦。
孔院的事情,常常看起来事小,可是要做到细致之处,都是讲究颇多,要劳心费神。就拿每次孔院培训的午餐为例,为了保证老师们在一天紧张的培训中,能够吃上一顿可口的午餐,负责订购的孟老师也是用心颇多。菜品讲究荤素搭配,味道上佳,还要包括餐前咖啡,热开水,茶,餐后甜点,餐间小吃,一件件想来都也是要耗费不少的时间。
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车,特别想念中餐的时候,那一个月一顿的中餐对我来说都是美味佳肴。有时候剩下的饭菜,她也会让我们打包回家,让我们习惯这种不浪费的习惯。(后来听说孟老师每次都是特意多订些菜肴,让老师们有第二顿餐的享用。)孟老师还为大家组织过美国聚会常见的potluck——就是大家各自带食物到孔院,一起分享的活动。不要看这些活动小,但是背后的用心,那都是孟老师想让教师们体会美国的社交文化。
二、组织教师培训——助力教师职业提升在疫情之前,圣地亚哥孔院有每月一次教师培训的惯例。在这样的教师培训上,不仅邀请优秀的本土教师为我们做教学培训,还包括邀请一些美国中小学校长,特殊教育的专家来给我们做一些教学管理方面的培训。组织这样的活动,其中的繁琐可想而知。从培训话题,找相关的演讲者,到发通知到各位老师。最后,最特别的之处是,每次培训结束,我们都要提交一个three take aways的培训总结。
这样的培训总结,只需要填写每个版块培训让你最印象的三点就好,比起以前在国内,要么自己记笔记,要么写长篇大论。我觉得采用这样的模式,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方法之一,言简意赅。我们大脑本来就筛选信息,记忆也是随着时间而衰退,那这三点是符合我们记忆规律,让我们这些受训者,能够高效地学习。
“危机就是转机”是孟老师在疫情发生之后给我们的名言,怎么看待这一场疫情,把这一场危机转化为机会。孟老师开始给我们组织线上的5分钟微课展示,让孔院老师们开始提前准备好网课。孟老师组织牵头,为孔院的老师们熟悉在线教学平台,互相交流网络教学心得提供了交流机会。
正是孟老师为孔院老师们组织的这些教学交流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孔院老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自我职业素质的提高。在这一块上,孟老师功不可没。
三、孟老师其人——多才多艺的冻龄美女写得一手好字,跳得一身好舞,做得一桌好菜,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这就是我们亲爱的孟老师。她举手投足之间,无不透出优雅的气质。后来才得知,这种气质也源于孟老师的家世,孟老师虽然出生在台湾,但祖籍山西,是孟子第72代传人之一。儒家思想仿佛浸透在孟老师的血液中,贯穿在她的言行中。
说起孟老师的厨艺和对美食的热爱,孔院的老师们都印象深刻,不仅做得一手好菜,而且她熟知圣地亚哥美食,堪比Yelp。只要老师们想品尝圣地亚哥的中外美食,咨询孟老师,绝对比Google和Yelp更精确,仿佛她的心中有一幅圣地亚哥的美食地图。在这一份美食地图上,她可以细数圣地亚哥的精品粤菜、湘菜、川菜、上海菜等餐馆以及这些餐馆的代表美食。很多孔院老师们都在孟老师的推荐下,在圣地亚哥找到了自己的心仪美食。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孟老师总是抽空做一桌美食邀请孔院老师们上她家品尝。更让人感动的是,孟老师还会细心考虑老师们的口味,为老师们做上一道她们的家乡菜。一道山西的刀削面,一道江浙的红烧烤麸,一道东北的凉拌花生青豆……都在孟老师的巧手中,为孔院老师们一一解馋。这一道道荤素搭配,营养满分的菜肴,都出自于孟老师之巧手。能吃到这些美食,对我们这些在海外的老师们都万分感动。美食的背后,是孟老师对我们的关爱。这点滴关爱都会让老师们铭记在心。


初次见她,人们很可能因她的头衔和镇静的表情而产生敬畏之心和距离感。可是,你接触几次之后,很快你就会发现,其实“距离感”之下藏着一颗仁爱,敬业之心。我们的孟老师,其实是一位肤白貌美的“冻龄美女”,虽然早已年逾花甲,可是,岁月仿佛特别偏爱孟老师,鲜有在她的身上留下痕迹;将近一米七的身高,身姿依然挺拔优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银铃般的笑声。
(活动中的孟老师)

这是我在圣地亚哥孔院的第三年,在我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接触最多的人之一,应该就是我们圣地亚哥孔院的项目主管孟宪安女士。她陪伴了我们在海外工作的全程。她的工作繁琐而重要,主要包括:为公派教师的签证,保驾护航;为每月一次的教师培训,精心组织;为教师们必须的文件,及时准备;为学区、学校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建立桥梁;为孔院在社区中的宣传活动,精心策划……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繁琐且必要的工作,枚不胜举。

从圣地亚哥孔院成立以来,孟老师在这里兢兢业业服务了十一年,见证和促成了孔院的繁荣,陪伴和帮助了一届届孔院老师们。
最近,得知孟老师卸下了孔院项目主管的职位,开始享受迟来的退休生活。心里虽然依依不舍,但是让我们用最诚挚的感激之心,祝愿孟老师永葆青春,快乐健康地享受退休生活。

作者简介:王苗,国际汉语教师,任教于美国圣地亚哥。图一和图五:由孟宪安女士提供,图二、三、四:由本文作者王苗提供

-添加小编微信-

hanyurenpingtai

了解更多汉教咨询

为方便大家交流
我们建立了汉硕考研和高校读书群






投稿邮箱:
guojihanyuren@163.com我们期待与您相约!



分享是一种美德,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