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考 | 中国风该如何席卷世界?

2017-04-30 西瓜皮 西北野战军


导读

不久前,改编自群像网文《全职高手》的同名动画正式播出。局域网内播放总量达1.4亿多,外网仅YouTube上在短短一周也有5万+的播放量。



不少外籍up主在观看后特地做了些类似Reaction的视频,甚至特地注册国内视频网站账号期待和中国网友进行友好交流。



还有小伙伴看玩笑说:“已经养成习惯了 每周五搜全职高手和老外一起看全职之前几集然后等到12点看最新一集。”


这可算是一个中国文化输出的教科书式版本。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中外交流越来越快捷方便。交流就是信息互换的过程,应该有来有往。但是留心这方面的人会马上发现,外面的进来不少,里面的出去不多。在和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的“和风”和韩国的“韩流”的辐射范围对比之后,结果会更加明显。每每对比后,小编在愤恨之余是不尽的思考——中国风该如何席卷世界?


一、中国文化目前输出“版图”


1、熊猫★★★★★


“国宝”熊猫的威力自然不必多说,正常人对萌萌哒又稀有的生物是无法抗拒的。就拿近期“滚滚”57秒抱大腿的视频来说,两天内仅在Facebook上播放量就超过一亿次,这流量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网红了。



2、功夫★★★★☆


接触过中国的外国人可能会知道中国人大多数是不会功夫的,但没接触过中国的外国人一定认为所有中国人都是武林高手(刻板印象)。这也是为什么给功夫四个星的原因——中国功夫响彻世界,但它离大多数中国人民的生活并不近。



3、中餐★★★☆☆


知乎上有一个火爆的问题:“中国人到底多能吃?”,回答也可以说是多角度多层次论证了中国人能吃、爱吃、会吃了。对吃的执着直接反应了国人对生活的真挚与热爱,不少国人调侃自称“吃货国”。



随着华人遍布世界,中餐也相应地被带到世界各地,再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加以修改(也可能因为食材作料工具受限)。所以中餐虽然好吃,但海外中餐馆鱼龙混杂,较多的中餐价格低廉,味道不正宗,不好的影响也就此形成。其次,饮食完全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中餐。所以三颗星也是合理的。


但是我们也不必悲观,撇开八大菜系不谈,单一个杂粮煎饼就能在纽约以15美元单日卖上百,足以证明中餐竞争力是相当霸道的,现在存在的只是我们如何去经营去包装的问题。



4、中文★★★☆☆


语言文字一定程度上受国家的整体实力所影响。古代中国强大的文化经济实力辐射了周边国家,不少国家使用汉字或者中文语言体系。日本依旧使用部分汉字,甚至有时候我们可以大致猜出带有汉字的日语。而南北朝鲜在未去中国化前,直接使用汉字进行记录交流等活动(只有贵族认识并且会写汉字)。在其去中国化以后,大部分南北朝鲜民众是读不懂他们自己的古代读物,原因很简单——都是汉字,不认识。



中国属于高语境社会,汉语自带逻辑,从而形成咱们常说的汉语的语法就是没有语法,这无疑加大了中文的使用难度。我们常说中文博大精深,有时候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一定能学好中文,更何况外国人。中文的难度给想要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最大的障碍。



汉语是全世界唯一的三维文字,既有表音,又有表意,还有表形,被一些学者称为是现阶段人类文明中最稳固也是最先进的语言体系。而且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国家强则语言强”,随着中国在国际上担任越来越多重要的责任,中文也会扩大影响力。


5、网络文化产物★★★★☆


由于给予中国网络足够的成长空间,中国的网络文化完全可自成一体,其文化产物也样式繁杂,非常接地气,并且富有极大的趣味性,例如,表情包、网文、移动支付等等。


这里就拿网文为例,作为一个博览网文,且涉猎类型极广的小编,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网文的整体数量、质量上绝对高过外国网文。当初《五十度灰》可以说席卷欧美,可这书要放在中国完全会被《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套路文碾压。


2014年12月,一个名为“WUXIAWORLD”的网站被创立。现在它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中国网络小说翻译网站。



据全球通用的网站排名工具A lexa统计数据显示,其近三个月在全球网站排名为1063,日均PV访问量超1063万。如果你太清楚这个流量意味着什么。那我们可以用国内网络文学网站做对比,近三个月,“晋江文学城”全球排名2502,日均PV访问量9百多万,“起点中文网”全球排名8323,日均PV访问量3百多万。由此可见,“武侠世界”的流量是相当可观的,说中国网络小说真正实现了大规模海外传播也不为过。


(该网站国家/地区、访问比例,截图为前十)


上面也仅仅是网络上的传播,中国网文的实体书在东南亚更为火爆,据新华网报道,2007年以前,越南翻译出版的中国图书,已经占到他们每年出版新书的一半,只不过当时还没有中国网络小说的身影。2007年后,中国网络小说在越南出版业迅速升温。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09年至2013年,越南翻译出版中国图书841种,其中翻译的中国网络文学高达617种。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在研究多年网络文学后,对中国网络文学吸引外国读者的现象出现给出以下解释,一是许多作品的熟悉感与新鲜感并存,不少网文作品带有西方、西幻色彩,和西幻世界观、世界设定包括人名都很接近。他们在接触这些作品,文化上有熟悉感;同时,也有完全与西方背景不沾边的仙侠文,充满新鲜感;二是网文发展出成熟有效的快感模式,“爽”有全世界的文化心理基础。这点小编完全同意,很多风靡世界的文化产物也是靠“爽”来实现快速传播,比如,美国的超级英雄系列。



中国网文的输出曾被媒体称之为“中国文化输出的突破口”,从其输出的范围与效果来看,这样说也不夸张。但文化产品输出最大的障碍就是文化壁垒,所以这是给其四颗星的原因。就拿刘慈欣的《三体》来说,《三体》出版后成功地吸引了一大波粉丝,但这仅限于国内。《三体》被翻译成英文后才有机会拿到雨果奖,这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有部分人认为《三体》的译者的译文将刘慈欣本身的语言瑕疵给掩盖了,不过翻译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编就不做过多评论。但传播效果目前来看十分成功,所以多培养些优秀译者,我国网络文化产品输出效果绝对可上五星。


二、如何扩大“版图”?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完全可以参考处于亚洲的其他国家的输出形式,总结经验,师夷长技以制夷。下面就以在中国依旧很有市场的“和风”、“韩流”为例进行分析总结。


(一)和风


日本输出有三宝:ACG、索尼(电子产品)、色情产业。这三宝相互交融成为载体,将日本文化向世界输送。贪多嚼不烂,小编就以输出最大的ACG为重点说说日本文化输出的套路。



ACG为英文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的缩写,即我们常说的二次元或动漫文化。日本是ACG文化发源地也是最大的ACG王国,有趣的是ACG是华人社会常用的次文化词汇,而日本和英语系国家并不普遍使用这个词。但ACG的受众却遍布世界各地。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ACG那么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1、具化形象,良好包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具化的形象比抽象的描述更容易接受的多。ACG直接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背景场地等等画出来,这抵消了一部分文化壁垒。试想一下,一个从未接触过中国文化的外国人看中国网文,就算文章里描述的天花乱坠——主人公英俊潇洒,住的宫殿恢弘大气。一般看网文的人就是为了休闲娱乐,不会为了一本书特地去查阅各种资料,于是他脑海里出现的绝对不是作者想展现的,在他眼里主人公形象可能就由一张东方面孔变为西方面孔,中式宫殿也变成了西式建筑,如此这般中国文化输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日本将人物进行了良好的包装,比如,将人物形象设计得非常美型,或者给人物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设。这样下来,不吃日本动漫这一套的人少之又少。


(部分日本经典动漫形象“合照”,现在已成为日本文化logo,也是大多数人的童年)


2、内容素材广,触及人性


相对于中国的动漫低龄向,日本动漫的受众范围更广,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内容素材广泛,可谓是百无禁忌。从老幼皆宜的《樱桃小丸子》到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进击的巨人》,从励志热血的《火影忍者》到血腥18禁的《日在校园》……各种类型应有尽有,各种脑洞大开,有趣至极。


(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进击的巨人》)


日本动漫除了涉猎广以外,还习惯将故事讲得触及人性最根本的东西——善与恶、爱与恨、暴力和性欲……特别容易引发受众对人性,对人生的思考,感情共鸣更是不在话下。


3、完整的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ACG产业链相当庞大。下面我们以《魔法少女小圆》为样本来进行简单介绍。


(日本动画《魔法少女小圆》人物图)


《魔法少女小圆》是由Magica Quartet企划,新房昭之执导,虚渊玄剧本,SHAFT制作的的原创电视动画,也是史上获奖最多的日本电视动画。动画大获成功后,作品被改编成同名漫画进行发售。其后又陆续以《魔法少女小圆》的ip开发多款游戏。再加上各种动漫周边,比如,手办、主题酒店之类的,一轮下来也是赚得钵满盆满了。



完整成熟的产业链会给整个产业带来良性循环——有利益,从业人员多,竞争大,好作品层出不穷,然后利润就更多。有不少媒体称动漫是日本的三大经济支柱之一,以动漫为核心的文化产业能占日本GDP的10%或者更多,这个小编因为没查到官方权威数据,所以持有怀疑态度。但是这条产业链生产的巨大利润,小编并不怀疑,毕竟年轻不懂事的时候磕过几个手游,说多了都是泪。



(二)韩流


韩流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势头绝对可以排上前三。我们可简单粗暴的总结为:韩国输出有三宝——影视、三星、长得好。由于boom7的公关失败,三星在小编这里还是负分,就暂不考虑,三星铁粉莫生气,生气你也打不到我【抖腿GIF.】所以下面重点说,韩国影视和长得好。


1、电影分级,影视产业繁荣


维基百科:“韩国于1998年建立电影分级制度。规定电影分为5个等级:全民、12岁以上、15岁以上、18岁以上可以观看和限制放映。每部电影的等级由民间组成的"影像物等级委员会"进行评级。另外,对于网上的色情资讯,年龄限制提高至19岁或以下不能观览。这种分类只出现于不能在戏院上映,而只能以录像带或影碟发行的电影。”


韩国电影的崛起是在建立电影分级制度以后,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分级后,韩国电影就像放开了手脚,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敢拍的。接下来的日子,韩国影视行业完全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其中,以犯罪悬疑类型见长。这些电影拍摄手法纯熟,故事情节紧凑,视听效果刺激观众,发人深思。例如,电影《熔炉》中对反派性侵孩子的画面并没有回避,充满冲击力,直接挑战观看者的承受能力(小编是看十几秒,暂定十几分钟调整一下,期间恨不得掂着刀冲进屏幕里手刃那些禽兽,然而却无能为力,难受到窒息)。电影上映后引起韩国社会剧烈反响,直接推动《性暴力犯罪法特别修正案》(《熔炉法案》)的通过。不少人评价能够直接影响社会,才是这部电影最伟大的成就。


(《熔炉》剧照,这个镜头简直是噩梦)


2、 包装过硬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韩国对外貌的追求更是达到极致,这在各种影视、韩团里也有体现,俊男靓女一大堆,各型各款应有尽有。这点就和上面说日本动漫的类似了,韩国靠美型帅气的演员的颜值大长腿,成功进入各国市场。想当初“长腿欧巴”们在中国的影响力不是说着玩的,幸好现在国内小鲜肉也算是崛起了,能抵御一阵子。


(韩国“长腿欧巴”们)


其次是包装人设加成,当初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风靡整个亚洲,男主都教授就是五分天注定,五分靠人设。你想想,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400年,要啥有啥,张得好看,有超能力,最重要的是只为女主一人所倾倒。这不是每个女孩子梦寐以求的理想行吗?此人不火天理难容。



3、韩团体系完善


说到韩流,韩团k-pop是一个绕不开的槛儿,他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一个亚文化。比如,粉丝们称韩团成员为爱豆(idol),粉丝为支持爱豆们做的各种活动称之为应援,还有各种粉丝圈用语,没接触过的人第一次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各种饭圈用语科普,简直是新世界)。


(最近比较火的表情包,也是饭圈用语)


4、善于模仿的k-pop


韩国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不仅模仿的有模有样,而且能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听多了k-pop(韩国流行音乐)的人就会发现,k-pop的风格很大一部分是在借鉴欧美风,但是听起来一点都不尴尬,k-pop把欧美风很好地消化掉变成了自己的风格。因为里面有欧美风,所以大部分欧美群众都是能接受的。不少韩团除了亚洲粉丝外,还拥有不少欧美非的粉丝。


(风靡全球的《江南style》)


三、不忘初心,开疆扩土


通过小编对“韩流”“和风”粗浅的分析,相信大家心里也有些谱了。由于篇幅过长,这里再总结一下共性,想要加强文化输出:1、建立完善的体系、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2、对文化产品进行良好包装,形成好的第一印象。3、制作走心的文化产品,可突破文化壁垒。4、具化传播产品,比如动漫、影视。5、国家不俗的经济实力。6、善于借鉴,也要善于发觉自身文化价值。


最后,还是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想要中国风席卷世界,得我们自己先了解,失了根的文化就像一盘沙,脆弱到风一吹就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其中魅力国人才窥得一二,我们守的是一个大宝藏。


30年前,中国对于外面的世界来说还是一个谜之国度,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未来中国文化会获得更多关注。我们要做的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文化开疆扩土的路上,你我将成为先锋,激不激动?兴不兴奋?来吧,一起干个大事!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五一假期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干货|解救中毒室友指南(APP篇)

天天喊着小确幸的湾湾,为何逃不开22K的魔咒?


文稿 | 老渔民

编辑 | 老眯小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