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维定势让我们做不出幼儿园的数学题

以沫 西北野战军 2018-12-06


一天,杭州妈妈在群里收到老师发来的一道某小学一年级入学测试题:“1111=03388=41289=39090=42256=11868=?”要求根据规律找出答案。



题目一发,整个家长群都炸了。家长表示:无从下手!



甚至有家长求助自己的博士朋友,本以为对方能轻易做出来这道题目,但结果失望了。对方说:“这题目简直可以上天。”



小编刚看到题目,本着对数学的热爱,苦思冥想,利用加减乘除算了好长时间,愣是没有算出来。之后反应过来这是幼升小的题目,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还不会乘法和除法啊。所以就开始找规律,最终得出了答案:1。结果啪啪打脸,思考了这么长时间的题目,答案居然是5!


看看小编找出的规律:

1111=0,数字全部相同,答案为0;

3388=4,两组数字相同,答案为4;

1289=3,没有数字相同,答案为3;

9090=4,两组数字相同,答案为4;

2256=1,一组数字相同,答案为1;

1868=?,一组数字相同,答案则为1。


最终发现,应该通过数圆圈得到正确的答案!1868中共有五个圆圈,所以答案为5。


网友们在评论下方炸了锅。



还有些网友在评论中批判这样的题目,其实仔细想一下,是不是因为成年人固有的思维固定住了,时代在进步,思维定势阻碍了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这使得人们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阻碍。


站在幼儿园小朋友的角度上来看,加减乘除运用不熟练甚至可能不会运用,看到了这道题目,会不会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得到这道题的答案呢?这是可能的。当我们运用自己的思路去答题,并且呼喊题目太难的同时,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是因为自己的思维定势使这道题变难了呢?


思维定势指的是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累积下来的经验和形成自己独有的对世界、对客观认识、认知的规律、途径。我们不断的成长,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经验,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思维定势,其实这样有利有弊。

 

在问题解决活动中,我们的思维定势可以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已经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但是也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防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

 

给大家提几个问题:

(1)你能否把10枚硬币放在同样的3个玻璃杯中,并使每个杯子里的硬币都为奇数?

(2)玻璃瓶里装着橘子水,瓶口塞着软木塞.既不准打碎瓶子,弄碎软木塞,又不准拔出软木塞,怎样才能喝到瓶里的橘子水?
(3)一只网球,使它滚一小段距离后完全停止,然后自动反过来朝相反方向运动,既不允许将网球反弹回来,又不允许用任何东西打击它,更不允许用任何东西把球系住.怎么办?

 

大家看到后会不会一头雾水,其实换个思维方式就可以很快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看一下答案。

1、再加一枚放就ok,因为没说杯子里面一共只能有10个。
2、把木塞推进去。
3、用翘翘板原理。

 

其实,人生在世,我们难免会陷入思维定式的误区,沿着熟悉的惯性而越走越远,越走越偏,但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却能让我们及时止损,苦尽甘来。很多时候,束缚人的不是外界,而是自己的定式思维。只要打破一下思维定式,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就会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

 


本文作者@以沫


-往期文章-


🔗:关注 | 意欲何为?美国2019国防授权法案的三个指向

🔗:起底邪教“全能神”:要信徒无私奉献,称交钱越多离神越近

🔗:读书 | 读书人,你为什么求学?



-End-


微博@西野_Northwest,转载请后台留言

投稿邮箱:cyao.chuenyiu@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