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或许,我们对可口可乐也一无所知

亮仔牛奶 西北野战军 2021-01-22


  在之前我给大家分析,商业公司在战争时期扮演的重要作用中,特别提到了可口可乐。在二战期间,可口可乐成为了慰藉盟军士兵的重要战略物资,甚至随着盟军的战斗遍布世界,实现了在二战结束后也完成了全球布局。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历史也有百年之久。回顾这个商业帝国,我不禁感叹,这是一场关于糖水的战争。

 

  在上个世纪初,亚洲的菲律宾生产出第一瓶可口可乐。当时中国的可口可乐是进口高级货,只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销售。可能中西甜党天下第一,自古咸党异端叛逆。不出20年的光景,可口可乐在上海及天津开设工厂进行工业化量产。后来青岛和广州也有了可口可乐的分厂。中国地区销售网络初步形成。

 

  但是,可口可乐最痛疼的不是民国贫弱的基建带来工业化量产的难题——文化上的障碍是很难克服的。当时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译名居然叫“蝌蝌啃蜡”。这帮老外是怎么想的,难道以为可口可乐是中药么?(可口可乐在西方最早出现在药房,也确实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据说可口可乐公开登报悬赏350英磅征求译名。当时旅英的华人学者蒋彝以”可口可乐”中榜。我们不得不感叹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可口可乐』一直被认为是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比英文更有寓意。

  纵观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就可以窥探出中国大陆的发展潜力——1933,除美国以外最大的可口可乐工厂就在上海,1948,上海已经是除美国之外第一家年产量超过一百万箱的工厂。这种生产能力全世界除美国之外找不到第二家了。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事业中止,但不是终止。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会回来。而回来的故事十分的曲折,曲折到我们几乎无法想象。

 

  首先,我们无法想象的是,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应该是绝密中的绝密。巧合的在第二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候,那时候中美关系尚在未知数,可口可乐就在北京饭店设立了临时代办处!那时候全世界都难以判断中美关系会走向何方,可口可乐开始提前布局,真是胆略惊人!

 

  其次,文化依然是挡在可口可乐面前的巨大障碍。这个文化不是『可口可乐』四个字要不要改,而是可口可乐自己一手造成的——二战期间,可口可乐不仅为美军提供产品,也制作了大量的文化宣传制品,一方面为战争服务,另一方面也是宣传品牌。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无论老中青少幼,看到可口可乐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国大兵。这在品牌宣传上无疑是极其成功过的,但在中国市场上简直是票房毒药:美国人可能不太明白,那时候的中国人腰杆相当的直,他们不会像10年前那样团绕在美国大兵边上谄媚讨活。

 

  即便如此,可口可乐还是贼心不死,1977,可口可乐的总裁马丁来到我驻美联络处,说想在中国建立一个罐装厂生产可口可乐。当时被否掉了,被否掉的不止是可口可乐,还有麦当劳,麦当劳的说法更好玩,他们认为当时中国人没有午休,快餐是最适合中国人建设社会主义,他们表示愿意为中国高效率的建设社会主义贡献一份力量。这话说的让我方人员都觉得很难吐槽。

 


  但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1977年,可口可乐总裁马丁直接飞到中国,再度找到当年否掉他方案的中方领导,此刻这位中方领导已经在中粮进出口总公司工作。这时候马丁的说辞变了。

 

  马丁阐述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


  一是在中国设厂主要针对外国消费者到中国旅游的美国人可以买到可口可乐。

 

  这一点对当时中国很具有诱惑性,因为纵观可口可乐重返中国的历史,确实是从『不得内销,只能向在华的外国人出售』开始,不花费国家一分钱外汇反而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二是可口可乐之所以有糖浆味是因为可乐里面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中国的桂油那种味道实际上是中国的味道。中方一听赶快回去查资料,一查果真发现,1949年以后美国人一直通过各种渠道从中国购买桂油即使在两国关系冰冻时期。这很让中方意外。

 

  于是在19781213日,经过大陆层层审批,中粮与可口可乐达成合作协议。这可以说是震撼了全世界的糖水炸弹:因为,在可口可乐和中粮签订这个协议之后的第4也就是19781217中美双方发表了建交的联合公告宣布197911日开始建立外交关系。

 


  可口可乐的糖水帝国,确确实实抢在了大美利坚合众国的前面,走出了中国战略布局的第一步。

 

  这一步仅仅是万里长征,因为这时候的可口可乐在中国只是针对外国人销售,生产运输营销还不为中国百姓所知,中央甚至出现了『“可口”未必“可乐”』的社论抨击中粮的这个合作计划涉嫌浪费国家外汇。而经过开放的3年验证,这个说法不成立。

 

  此后,中粮为了掌握软饮料罐装技术,以及不再用外汇购买美国罐装浓缩液,实现本土生产,陆续在1981年北京和1982年广州建立量产工厂,并且随后在上海建立第三家工厂的时候,原上海光明乳品厂厂长亲自去题词,这是可口可乐的最佳肯定:因为在开放初期,中国工厂里所有用外汇购买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可口可乐无偿提供的,从生产线到所有的配套设施,以及相关技术转移,等等。可口可乐重返中国11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要知道在这11年里,可口可乐卖3元人民币哪里是老百姓能消费的,都是外国人买而且还需要相关的券才能购买!老北京人还记得当时便宜的饮料是『北冰洋』,但这个饮料生产没有成熟的技术,保质期短,很容易变酸。中方通过可口可乐掌握了软饮料瓶装技术后,也升级了北冰洋等一系列国产饮料品牌设备和工艺。北冰洋曾经停产如今已经恢复了,去北京玩的朋友还能喝到。(京东淘宝都有卖)



  因为可口可乐从特供转向内销极为曲折,而走向内销开设工厂形成全国供应又是砸下数十亿美元。可口可乐长达数十年的岁月都在忍耐,直到1990年,可口可乐才实现了收支平衡。可口可乐在中国地区的盈利才刚刚开始。这种忍耐是让人难以理解和想象的:可口可乐知道中国正在改变,他所要作的,是不惜一切代价配合,抛去一切杂念,认认真真的做好『出卖绞死自己绳索』的那个角色,因为,中国值得他这么做。

 

  从军事角度上看,可口可乐的中国战区无疑是最成功的——除地区总经理和财务来自可口可乐本部,99%以上为本土员工,甚至总部派人标准也必须要求会熟练使用中文,了解中国文化。这支糖水帝国对战场的熟悉程度甚至具体到该城市的具体生活居民区。这种熟悉带来的是文化上的融合,老百姓不再将一瓶糖水联系到美国大兵,而上世纪90年代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永远的可口可乐,独一无二好味道』,唤起多少国人的回忆呢?可口可乐几乎是在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寻找结合点,比如可口可乐专门制作了中国式家庭温馨广告,『可口可乐是我的!』中国春节广告,国家全运会,亚运会定制广告。申奥、出线定制包装等等等等。

 

  实话实说,可口可乐陪伴中国的40年里,获得了巨大成功,两三块钱一瓶糖水卖了40年,而在2018年,可口可乐受到中美之间的紧张气氛也有所影响。但是相对于那些一边吊着嗓子喊国际化,一边说加关税咱把工厂转移国外的『爱国企业民族良心』,可口可乐公司则是默默的在首页放上一份2014-2016可持续发展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印记。在这份报告的最后数据部分,可口可乐是这样说的


  『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500多个汽水和不含气饮料品牌。每天,可口可乐公司通过遍布全球的分销系统,为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19亿杯可口可乐公司旗下产品。

 

  在中国,可口可乐是家喻户晓的国际品牌之一,其系列产品广受欢迎。可口可乐为中国消费者提供17个品牌60多种饮料选择。目前,中国是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

 

  在全球化运营同时,可口可乐业务的本土化也日益加深。我们在本地投资、本地生产、本地招聘、本地纳税,与本地客户及合作伙伴携手创造价值。目前可口可乐在中国已建有43家工厂,还有2家工厂正在建设中,全系统聘用员工超过45000人,其中99%为中国本地员工。自重返中国至2014年底,可口可乐已累计投资超过90亿美元,并已全面启动2015-2017年在华40亿美元增资计划。可口可乐将与装瓶商伙伴一起,持续在中国进行投资,用于在生产、分销及营销领域内进一步加强未来增长的潜力。

 

  可口可乐在中国为员工创造安全包容的工作环境,并推动业务所在地经济、社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16年底,捐资总额超过4.5亿元人民币。可口可乐亦是唯一一家全方位赞助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特奥会、残奥会、世博会、大运会及青奥会的企业。』


  这份报告中有很多张图特别震撼,一些数据我截取部分给大家看看。


 

  说实话,没有对比,没有伤害。我有些恍惚。


  这也是世界企业,但怎看这么红这么专?!

 

  在当下,西方一个黄毛老头鼓动着MAGA大旗胡作非为之际,我只能哀叹:可口可乐还是那个伟大的可口可乐,因为中国而变得更加伟大。辉煌的合众国却已陷入疯狂逐渐失控。


  或许,因为对面的人们也没明白,别瞧不起卖糖水的,卖糖水的比卖苹果的不要强太多!



本文作者@亮仔牛奶


- 往期文章 -


🔗:我们可能对战争一无所知

🔗:最新,华为“鸿蒙”实锤!

🔗:此前的中兴,如今的华为,总有那么一撮人想投降


-End-

微博@西野_Northwest,转载请后台留言

投稿邮箱:Northwest_Corp@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