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如何培养照护服务人才的?
当中国父母们还停留在"说什么也不让子女去学老人照护"的旧观念里,在日本,许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站上第一线照料老人,日本长期培育照护人才的制度与用心,或许正是这个产业进步的关键原因。
日本埼玉县特别养护老人之家"吾亦红"大厅,映入眼帘的是许多高龄长者,他们聚集在大厅,有些在下围棋,有些闲话家常,有些在看电视。在一群老人当中,竟见到许多年轻工作者带着大家做体操。这些顶着时髦发型的小男生,亲切地与和自己爷爷同样年纪的人互动,将自己的活力感染给周遭的长者,空气里充满了朝气。
日本的人才培育过程相当严谨缜密,分类细致,例如,日本相关的服务人员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具有医学知识和证照的专家,例如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等;第二类是照护领域的从业人员,包括照护服务员(介护福祉士)、养老经纪人(Care Manager)、居家照护员(Home Helper)、社工师(社会福祉士)等。其中,照护服务员的工作,即是个人因身心障碍而无法正常生活时,可在照护机构内或到府造访,提供照护服务。
早在一九八七年,日本就规定照护服务员是"国家资格",并且依实际需求多次修订办法。根据最新法令,要成为照护服务员,必须通过国家考试,而报考资格是毕业于相关养成学校和设施,或有三年实务经验并通过实务研修者。
至于居家照护员的主要工作,是直接进入需要照护的人家中,提供照护服务。相较于照护服务员,居家照护员只要参加各地方政府或民间研修单位举办的讲座,上完一定时数的课,就能在该都道府县取得资格。
这些专业人才不但让使用者受到妥善照顾,使用服务时,领有证照的"养老经纪人"还会协助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订出最佳照护计划。
日本NPO(非营利组织)东京涩谷介护支援中心的居家介护支援事业管理者说:" 养老经纪人会拜访申请人的家庭,依照其身心、经济和家庭状况提出照护建议,例如适合住进怎样的设施、使用怎样的居家或租赁服务。"对缺乏经验的人来说,这样的咨询判断非常重要。
由于长照保险服务的范围广泛,从居家服务包括到府协助入浴、复健、日托、暂时入住设施及辅具租赁和住宅改建等,均可以申请补助,而如何有效用辅助款减轻财务和照顾的精神负担,就是养老经纪人的责任。
“即使只是在家里装一个扶手,也有很大的学问。因为我要先去当事人家中看哪个房间、哪个位置需要装扶手;另外还要找业者去估价、测量,最后才是施工。装好以后,也要看当事人实际使用状况;如果不妥,就要请业者来修改,往往得跑好几趟。因此,订定照护计划不是纸上作业,而是要勤跑家庭,观察需求,并聆听当事人和家人的说法。充分沟通之后,注意每一个细节,才能打造合身的计划。此外,追踪后续状况也是例行工作,至少每个月要造访一次。”
由于照护长者是一件须长期投入心力的事,为了协助家中照顾者,日本长寿社会文化协会在千叶县Keyaki Plaza大楼内设有照护实习中心,让千叶县民不花一毛钱,就能自行学习照护相关知识和技巧。照顾者对于照护家人有初步了解,具备基础知识之后,就不必大小事都仰赖外援。
协助照顾者模拟实习 舒缓人力有一套
照护家人的照顾者往往心理负担很重,又没有倾诉对象,所以机构另设有心灵咨商室,提供询问辅具和住宅改建事宜服务。这些措施都可以让吃紧的人力稍微舒缓,并且为民众节省支出。
日本服部医学研究所还特别在这个中心里设置"浦岛太郎高龄者模拟体验中心"。有"一秒变老翁"的道具和轮椅等设施,让民众体验变老的感受。例如塞进特殊的耳塞,就会变得重听;戴上特殊眼镜,就看不清楚眼前的报纸;装上特殊的手套,手指就不再灵活,无法解开钮扣或打开宝特瓶;坐上轮椅才发现视线和以前不同,而且路原来是这么崎岖不平。
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从来想像不到,这些轻而易举的动作,对老年人竟是如此困难。一位体验者感慨地说:"以后我看到老年人在自动贩卖机看不清楚上面的字时,会主动询问是不是需要帮忙。"主办单位希望不论照顾者或被照护的人,都能将心比心,以后对年长者多一份体谅和关怀,养成平常多伸出援手的习惯。
如何让老年人过着友善又有尊严的晚年生活?服部万里子指出,一旦需要长期照护时,74%的民众希望待在自己家里,而且养护设施容纳不了为数庞大的高龄者,所以让居家照护趋向完善才是上策。
目前日本政府除了每三年修法长照保险制度、未来将照护的资格朝“照护服务员”的方向统一外,另一主要方向是,提供多样化选项让当事人灵活运用。例如,长照保险的居家服务中,除了日托中心之外,养护老人之家内也有寄宿服务,照顾者出差或需要喘息时,高龄者可以来投宿,最多可连续住三十天。
对比已经实施长照保险十八年的日本,很显然地,国内的“长期照护”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以优秀经验为师,健全制度,提升人员素质,以及对被看护者身体以及心理的全面照顾,对提升国内养老服务质量的十分重要。
(来源:台湾长期照顾关怀协会)
★ 中国式父子,无数人泪崩!少年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
★ 妻子、亲人、朋友全是演员扮演,老人蒙在鼓里,却与家属一起无比快乐!
★ 深夜十点,400万人在微博泪崩:如果人生太难,就去医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