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做鸡"到"叫鸭",从绝味到宜家,三观不正=广告创意吗?

2017-11-11 孙瑶 李晓萱 中新经纬

 

今年的“双11”热闹依旧,只是和往年相比,颇有点“不看疗效看广告”的意味。各大商家不仅降价、优惠、送红包,更在广告上大做文章博出位。比如大家熟悉的绝味鸭脖,就在双十一前夕为自己的旗舰店挂上了一则“不可描述”的海报。

 

 

这款海报放出后招致大量批评,被指低俗、消费女性。虽然2个小时后,海报由于广大网友投诉已经被撤下,绝味鸭脖官方也进行了致歉,但依然无法平息网民的怒火,随之网友陆续扒出其微博、微信不止一次进行低俗营销,打色情擦边球。而在此之前,包括宜家、百合网、多芬等公司都曾因发布了内容不合时宜的广告而遭致严厉批评。

 

低俗、色情,绝味鸭脖们屡禁不止

 

在大数据时代,流量与销量几乎成正比。正因如此,一些抓眼球的低俗营销行为开始前赴后继地出现。有观点认为,现在市场竞争激烈,通过此种营销方式可以快速吸引消费者,但这种方式也是双刃剑,使用不当反而会拉低品牌形象。

 

比如,就在绝味鸭脖进行公开道歉的第二天,绝味鸭脖官方微信推送了名为《我不搞预售,我就是玉兽》的文章,又刷新了公众的底线。文中打了码的大卫裸身雕像上,充斥着各种低俗不堪的内容。跟上述海报相比,这篇文案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将各种性暗示进行到底。绝味小编还在评论区回复:“肮脏的眼里满是肮脏,纯净的的眼里满是纯净。”到11月8日中午,由于用户投诉太多,该篇文章已无法查看,但在此之前该文章阅读量已达到10万+。

 

绝味鸭脖微信公众号截图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绝味鸭脖第一次使用低俗营销。自2016年6月以来,绝味鸭脖不时推送一些标题低俗、封面图打马赛克的类似文章以博取眼球。而这些微信文章大多都是10万+的阅读量,留言回复也极尽低俗之词。

 

网友对绝味鸭脖微信公众号评价

 

绝味鸭脖微博


当然,打色情擦边球的食品企业不只是绝味鸭脖。前不久,一家名为“叫了个鸡”的网红餐饮品牌为吸引关注,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合作门店,发布低俗的宣传用语广告,结果被上海市工商局检查总队处以50万元罚款。

 

 

然而在被罚款50万后,“叫了个鸡”炸鸡店并没有老老实实改名。在外卖平台搜索“叫了个鸡”发现确实不少外卖店已经改成了“叫了个炸鸡”。但从近期食客的评价反馈里所上传的到货图片来看,包装盒没变,上面仍然印着“叫了个鸡,一家专门做鸡的店”。

 

 

无独有偶,在“叫了个鸡”之前,“叫个鸭子”也火过一阵。据虎嗅网,该品牌把“鸭”元素贯彻到各处细节:例如头牌配送小哥叫“鸭王”,配送车叫“二奶车”。尽管这种噱头会博得人们一乐,但是,将“食”刻意绑上“色”的味道去营销,也有低俗之嫌。



近年来,类似这种充斥了性暗示、打色情擦边的低俗广告可谓层出不穷。例如美团曾经用充气娃娃做抽奖进行营销活动,还在招聘宣传海报上写过“找工作=找女人,干你最想干的”这种明显打色情擦边球的文案。

 

今年8月,据网友爆料杭州某饭店门口贴出的巨型广告海报,直白地表示“女性顾客罩杯越大,折扣越高”,虽然该店老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根本不会真的去测量,只是在结账时目测一下。”但不少网友表示其低俗化的态度还是让人感觉很别扭。

 

 

剩女、逼婚、物化女性,广告创意的重灾区

 

话题度高、社会关注广、流量可观,使得蹭社会热点是广告创意的一个常见方向,但热点蹭不好就会引发争议,比如逼婚、剩女等话题就是广告创意的重灾区。

 

近日,瑞典家居零售巨头宜家在国内各大电视台播放了一则广告,引发轩然大波。该名为《轻松庆祝每一天》的广告中,一家三口坐在饭桌上吃饭,母亲突然摔了筷子对正在吃饭的女儿说:“再不带男朋友回来就别叫我妈”。随即,门铃响起,一年轻男子进门,女儿上前挽住并介绍“这是我男朋友”。母亲一改之前态度,一家人欢欢喜喜地使用宜家家居产品将整个家布置一新。

 

 

这则宣称宜家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广告一经播出,就引起网民的广泛不满。有网友认为,广告体现的价值观对单身群体充满歧视:“难以想象这广告居然来自以性别观念开放著称的北欧”“宜家这个广告就是在逼婚啊,如果跟父母一起看到得多糟心啊”“这不是歧视女性吗,单身与否是我们的自由好吗”……

 

一阵发酵过后,宜家发表声明称,广告的初衷是鼓励人们轻松庆祝每一天,并对广告传递错误的印象而道歉。据媒体报道,目前该广告已经在全部播放平台撤下。

 

无独有偶,在此之前的2014年,知名婚恋网站百合网也踩中了“逼婚”的雷。

 

 

这则“因为爱不等待”的广告主打亲情牌,广告中,女主角回忆,从大学时代开始,每次见到外婆都被问:“结婚了吗?”岁月流逝,外婆缠绵病榻之时,最关心的问题仍然是其终生大事。最终,女孩穿着婚纱,拉着一位面目模糊的男性,含泪在外婆的病床前结了婚。

 

该广告在逼婚高峰期——春节期间播出,给了众多单身贵族“锤心”一击,引发众怒:“婚姻不是道德绑架,连婚姻的意义都不懂的婚介网,怎么能促成美好姻缘”,甚至网友“柴晋宁”在新浪微博发起了#万人抵制百合网#的微博活动,称“百合网广告严重伤害了已婚的和未婚的人,用陈旧的伦理道德绑架用户,已达到禁止片级别,严重伤害了我们的心灵。请百合网方面立即删除,并向广大网友道歉。”

 

 

今年5月,奥迪的二手车广告也被众多微博大V口诛笔伐,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广告中的新娘被粗俗地比作二手车,新郎母亲像检查牲口一样检查新娘的口齿耳舌,然后又紧盯新娘胸口,此时画外音响起:官方认证才放心……网上几乎一边倒地对这则广告表示了愤慨,网友普遍认为这则广告有严重物化女性的嫌疑。后奥迪紧急撤掉广告,并发表道歉信。

 

种族歧视、纵容犯罪,敏感话题招来“恶评如潮”

 

不止剩女、逼婚、性别歧视是雷区,涉及“种族”“犯罪”的话题也非常敏感,敬而远之为妙,不然可能会像多芬、福特等品牌招来恶评如潮,甚至大规模的产品抵制。

 

 

今年9月份,知名女性品牌多芬在社交媒体平台“脸书”(Facebook)上发布了一条沐浴露的广告。广告中,一名黑人女性在使用多芬的产品后,脱掉T恤突然变成了白人女性。据雅虎新闻,在广告播出后,成千上万的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对该广告的愤怒,其中包括关于广告概念最初是如何被提出和获批准的,甚至分享抵制产品的消息,如“我再也不买多芬了,你们都认为我的棕色皮肤象征着污垢”。尽管多芬一再道歉,也未能平息众怒,很多网友仍然要求抵制多芬产品。

 

 

2013年福特公司为了给其在印度市场投放的廉价小型车Figo造势,曾策划了一组漫画广告。在三幅图里,美国名媛帕丽斯·希尔顿绑架了卡戴珊三姐妹,F1车王舒马赫绑架了维特尔、汉密尔顿和阿隆索,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绑架了3名性感的制服女郎。这些被绑者都被胶带封嘴、装在汽车后备箱里,以宣传该款汽车的后备箱容量很大的特点。但这种以绑架的方式来展现产品特点,极易让人联想到女性歧视和印度国内的强奸犯罪问题,引起印度全社会的强烈批评和抗议。


广告是个比拼创意的江湖,各大品牌为了给消费者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也是绞尽脑汁——猎奇,蹭热点,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以求独树一帜……而一味在创意的道路上“蒙眼狂奔”,没有尺度约束,难免会踩到雷:低俗、色情、逼婚、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纵容犯罪等等,反而会事与愿违,不仅会毁掉一个产品,还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形象。好的广告应该是创意与三观同在的,正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


文章未标注图片均来源网络


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后,为何还有家长支持继续办园?


3分钟读懂,特朗普访华为何带这些公司的老总?


生个孩子一夜返贫?在一线城市你赚多少钱才能养起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