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评价促高职双创人才培养
以科学评价促高职双创人才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
教育评价是导向仪,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现实中,不少人对职业教育存在较深的偏见,他们将职校生贴上“学困生”“后进生”等标签,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这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积极性,而劳动力市场急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供给产能明显不足。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打破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重视教育评价的转向,才能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1.转变评价理念
学生培养得怎么样,要看拿什么样的尺子去衡量,以什么样的眼光去发现。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格主要倾向于外向、直觉与感知,具有形象思维活跃、动手操作灵活等学习特征优势。转变评价理念,重点要破除“分数至上”,缓解高职学生对于学业学习的自卑心理,扬他们之所长,努力提升自我效能感,点亮心中的“火种”。渴求为人重视,实现自身价值,是人类的天性。高职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授人以欲”,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认同、自我激励,激发内在驱动之力。
如今,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社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如何加速培养适应产业变革与升级需要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3.4%。随着产业迭代的加速,掌握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如果没有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往往发展后劲乏力。
创新创业素质应成为人才培养及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的重塑。高职院校要树立“学习好是好学生,创业好更是好学生”的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标准由就业从业向创新创业转变,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形成“产、教、学、创”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将校训定为“尚德崇文·创业立身”,并将“鼓励扶持学生创新创业,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写入学校《章程》,引导大批学生不断超越自我走向多元发展,走上创新创业成功之路。
2.改革学业评价
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中,学业评价起到引擎和助推器的作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能起到强保障、促动力和优环境的作用。把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允许创新创业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价值。
创业教育研究专家杰罗姆·卡茨认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已成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高职学业评价要体现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和耦合联动;要厘清课程考核目的,淡化甄别、选拔与评选功能,重视改进与激励功能,建立融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提升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改革课程考核评价内容,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培养,坚持德技兼修,理论和实践并重,看重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工艺与新方法等,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此外,要适当增加创新创业学分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的双创实践成果、专利发明、双创竞赛获奖等情况折算为学分。鼓励创新创业实践,可以促进学生从旁观者角色转变为积极参与者,有效激发创新创业的基因与潜力,夯实人才培养“厚度”。同时,应探索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出台休学创业标准,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进行创新创业。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出台《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多元创业认定办法》等30余项制度,构建了多元化的双创教育评价体系;率先提出“课程替代”,用以平衡创业实践与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
3.优化师资评价
推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强有力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市场意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培养学生用创新创业思维审视不同领域的创业机会。然而,高职院校中同时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认知的教师并不多。
为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优化教师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把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合理纳入业绩考核体系,加强对创新创业教师的奖励并完善其职称晋升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推进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提升整合资源指导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支持各学科教师开展自主创业、技术转移、企业咨询等形式的学术创业活动,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协同创业。
同时,高职院校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按照内外融合、专兼互补的原则,充分发挥产业资源的育人作用,打造“多层立体、校企互通、国际视野”的多元融合的师资团队;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收具有专业背景的企业家、行业精英走上高职讲堂,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教师或导师,以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指导学生结合专业开展创业实践,增强学生将学习转移到现实世界的能力。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制定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导师发展标准,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进行分类培养考核,将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纳入职称评聘和业绩考核体系,并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目前,学校已建成一支由创业教师、企业家、创业毕业生等组成的优秀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每年毕业生创业率超过12%。
往 / 期 / 推 / 荐
教育部:有条件的高校在具备较高创新创业潜质的应届生,考研推荐免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2020》在京发布 女性创业崛起 女性创业更有优势?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