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观点丨张颖岚、黄心馨:博物馆——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见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启真新论 Author 浙江大学

编者按:日前,浙江大学启真新论公众号推出了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张颖岚的《博物馆: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见证》。“启真新论”是浙江大学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反映前沿思想学术动态的重要平台。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答社会关切、彰求是学风,着力打造思想理论高地,推进理论宣传大众化通俗化,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浙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在文物保护、藏品研究、展览陈列、教育传播、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发展博物馆事业由此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作用。

博物馆见证“中国梦”的启航锚点

博物馆是诠释“中国梦”的历史脚注。中国博物馆事业已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所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的精粹,可以清晰地还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印记,鲜活地再现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文化基因,是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生动写照,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教材,是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激发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脚注,更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华夏之所以为华夏、中华文明之所以为中华文明的强有力物证。

博物馆是托起“中国梦”的智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作为容纳五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中国博物馆,承担着萃取文明精华、传承优秀文化的光荣使命,可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正本清源”,在创造性转化中“通古今之变”,在创新性发展中“继往开来”,使之成为托起中国梦的重要智力源泉,熔铸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人民有信仰,民族有精神,国家有力量。

博物馆是助力“中国梦”的精神支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需要亿万中国人共同参与的事业,只有树立起充分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才能筑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夯实推进中国梦的精神支点。通过深入挖掘馆藏文物资源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坚定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领起文化自信的新风潮,为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博物馆是培育“中国梦”的文化圣殿。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安博物院时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赋予了中国博物馆新的时代担当。在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要进一步发挥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引领社会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积极作用,让人民群众通过博物馆这所大学校拥有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获得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

博物馆见证“中国梦”的前进步伐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博物馆总量及展览、观众数量迅速提升,全国76%的县市区都建有博物馆,已备案的近6千家博物馆中,免费开放博物馆占了近90%,每年举办各类展览2万余个,博物馆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博物馆征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馆藏文物保护修复能力不断提升,博物馆数字化和智慧博物馆建设也取得快速发展,为博物馆事业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博物馆的公众服务水平不断改善,服务工作更加优质化、人性化,既为儿童提供“第二课堂”,也为普通民众提供种类多样的文化、技艺体验课程和系列讲座,还通过“流动博物馆”等多种形式走进乡村、走近公众。博物馆还成为了文化消费新潮流的引领,一系列文创产品推动“国潮”热,《国家宝藏》《唐宫夜宴》等火爆荧屏,多样态、多层次、全媒体的文物传播模式,促进了文物资源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同时,博物馆在拓展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更是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博物馆作为“国家客厅”会见外国元首,中国文物展也不断“走出去”,成为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使者、传播中华文化的闪亮名片,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而独特的贡献。
博物馆见证“中国梦”的新时代召唤
立足“两个大局”,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新发展机遇,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新时代命题。
在定位上明确博物馆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属性,充分发挥其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认同、促进世界文明互鉴、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等作用,从机构、人员、经费等多层面给予充分保障,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发展布局上统筹协调博物馆在不同区域、层级、属性、类型间发展不均衡问题,优化发展布局,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博物馆协调发展,鼓励和扶持不同举办主体的博物馆实现互补式共同发展,从而形成分层次、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中国博物馆新格局。
在体制机制上借力文旅融合新态势,优化管理机制体制,深化博物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内部挖潜与外部开源相结合,破解文化机构公益性与社会服务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解开束缚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桎梏,释放专业人才创新性发展潜能,推动博物馆事业做优做强。

在服务社会上加快建设创新型博物馆,加强对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梳理凝炼,优化公共服务职能,丰富博物馆为民、惠民、便民服务,破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与有限的博物馆文化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实现文化成果的创造性转化与全社会共享。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播方式迭代更新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把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空间、文化中枢与文化纽带,将其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思考其未来发展,以需求引领,以创新赋能,以内涵取胜,使博物馆更紧密地融入社会进步,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中,成为共筑“中国梦”的有力见证!

张颖岚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黄心馨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来源|启真新论公众号、图片来源ZJUNEWS

编辑|王斯禹

审核|郑杰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