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觉得世界不公时,你还会伸出正义之手吗?
正义常常“虽迟但到”,我们暂且不讨论迟到的正义是否仍然是正义(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虽迟但到”这个网络用语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不公是这个世界上常有之事。或许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才演化出了第三方惩罚——由利益无关者对不义者所实施的惩罚——以匡扶正义。有关第三方惩罚,人类学文献中有着丰富的记载,尽管人类学家对第三方惩罚的性质、实施方式和频率存在争议,但第三方惩罚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中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有意思的是,在其他物种中——包括和智人血缘关系最为亲近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中——都未能发现第三方惩罚的普遍存在,这提醒我们第三方惩罚可能是一种建立在正义或规范等抽象概念之上的社会现象。那么,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是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感知将如何影响他们的第三方惩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社会心理学文献中,一个和正义相关并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概念是公正世界信念,这个概念意味着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是公正的,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公正世界信念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演化意义,因为它为处在纷繁复杂世界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控制感,从而使个体避免受到不公事件的干扰,并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公正世界信念对个体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利他、欺凌或心理健康等。我们想探讨的问题是:公正世界信念是否影响了人们在面对不公时匡扶正义的行为?其影响机制又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采用了问卷测量和实验操纵两种方式探索了公正世界信念影响第三方惩罚的心理机制,并得到了两个主要结果。第一,当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较低时(无论数据是通过测量还是实验操纵获得),人们做出第三方惩罚的可能也随之降低,这意味着除了以往研究者所提到的道德义愤(moral outrage)以外,对自己信念的维持可能同样是推动第三方惩罚的近因:当人们觉得世界是公正时,人们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来惩罚不义者从而维持自己的信念不灭;而当人们本来就觉得世界不公时,维持自己公正信念的动力便消失了。其次,当探索其心理机制时,我们发现低公正世界信念往往意味着人们相信他人在面对不公时会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而这恰恰可以为自己的冷漠找到借口。我们把这个看似合理的借口叫做“规范错觉”,通俗地说就是“我认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匡扶正义”,但事实上这是我对他人行为的一种错误估计。最后一个研究探讨了感知社会距离对上述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被试感知到与他人的外部联系较弱时,对其行为的估计主要依赖于自己的道德直觉,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预测了个体对他人惩罚行为的估计;而随着个体与他人社会距离的缩小,道德直觉的作用就被削弱了,一旦超过某个阈值,公正世界信念的预测作用就不再显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面的结果不免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一丝怀疑,因为这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就会低估其他人的第三方惩罚进而减少了自己的惩罚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将表现为“我们面对违规事件时不再愿意出手相助”,那么我们的冷漠行为是不是会将进一步降低旁观者的公正世界信念呢?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但好在我们意外收获了一个较为“治愈”的结果。我们以规范错觉(高/低)和惩罚行为(高/低)为两个维度将被试划分成了三类。大部分被试都属于“条件惩罚者”,也就是“如果我高估(低估)了他人的惩罚水平,我自己的惩罚水平也会位于他人之上(之下)”;第二类是“二阶搭便车者”,这类被试虽然高估了他人的惩罚,但自身惩罚水平明显偏低;最后一类属于“强互惠者”,这类个体和二阶搭便车者形成了鲜明对照:尽管认为世界不公,但面对不义之事时,他们仍愿意伸出正义之手。令人欣慰的是,强互惠者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二阶搭便车者,他们也许就是鲁迅先生所希望看到的人:“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献来源:
杨莎莎, 陈思静. (2022). 第三方惩罚中的规范错觉:基于公正世界信念的解释. 心理学报, 54(3), 281-29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免费下载中英文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