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

其他

《心理学报》2024年第1期目录与全文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免费阅读下载中英文全文PDF及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提示:有些手机下载PDF为乱码,请用电脑打开,地址:http://journal.psych.ac.cn/xlxb/CN/volumn/volumn_390.shtml虚拟环境中大尺度空间定向能力的地域差异···········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具身认知”上了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北京卷)!

(body-as-subject),这个身体才是认识的主体。这也恰恰是具“身”认知所强调的“身体”的真义。快来看看吧,也许明年高考会考呢?(点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免费下载中英文PDF)苏佳佳,
2023年9月4日
其他

班门弄斧者真不受待见?

试想:你在参加心理学院招生面试时,需要从题库中选择一道题当场作答。题库中两道备选题目分别以社会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为主题,两个方向你都粗通皮毛。你知道,考官教授更擅长社会心理学,在该领域颇有建树。为了提升自己被录取的可能,你会选择哪道题作答?你或许会想起俗话“关公面前耍大刀——自讨没趣”,于是不敢选择社会心理学考题。和你一样,在面试、比赛等评价性活动中,很多渴望扬长避短的候选人认为,若在专家评委擅长领域班门弄斧,自己平庸的能力会被一眼看穿,缺点暴露无遗。为此,候选人常避开评价者擅长领域的锋芒,转而在其不擅长领域展示自己,以为这样更受待见。然而,班门弄斧所得评价真如人们想象中那般糟糕吗?华东师范大学邱天、江南、陆静怡发表于《心理学报》的研究揭示了候选人对班门弄斧所得评价的预测偏差(misprediction):候选人低估了在评价者擅长领域展现能力的好处。研究者对比了候选人对展示能力领域的选择和评价者的录取选择,以探究班门弄斧是否如候选人想象一般带来差评。研究中,候选人选择在评价者擅长或不擅长领域展示能力,评价者则从班门弄斧和不班门弄斧者中择一录取。结果显示,候选人误以为班门弄斧难得评价者青睐,倾向回避班门弄斧;而评价者却更乐于录取班门弄斧的候选人。不同角色选择评价者擅长领域的人数比例为何候选人会低估班门弄斧所得评价?研究者指出,该预测偏差的根源在于候选人忽视评价者提及擅长领域时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评价者的决策不仅取决于评价目标的能力,也取决于自身在评价过程中的感受。面对班门弄斧的候选人,评价者想到自己在擅长领域所得成就和认可,产生自豪感,故给班门弄斧者好评。另一方面,候选人因自我中心而忽视评价者的感受,更多考虑如何更好展现能力,担心班门弄斧暴露缺点,故回避之。评价者、候选人各异的考量共同促成了预测偏差。候选人和评价者考量各异为检验导致预测偏差的候选人路径,即候选人依据能力是否容易被看清来选择展示领域,研究者分别操纵了候选人的晋级动机和能力水平。结果显示,就晋级动机而言,强烈希望得到好评的候选人更关注能力是否容易被看清,认为班门弄斧会使能力被一眼看穿,故表现出更大的预测偏差;而不太渴望好评的候选人较少关注自己的能力是否容易被看清,预测偏差反倒减小。就能力水平而言,随着候选人能力增强,其对班门弄斧暴露缺点的担忧减弱,预测偏差也减小。不同角色及动机下选择评价者擅长领域的人数比例不同角色及能力水平下选择评价者擅长领域的人数比例为检验导致预测偏差的评价者路径,即评价者出乎预测者意料,因自豪感给班门弄斧者好评,研究者提醒候选人考虑提及自己擅长领域时的感受。候选人在受提醒后想到评价者的自豪体验,预测偏差减小。不同角色下选择评价者擅长领域的人数比例并且,研究者还直接操纵评价者在擅长领域的成就水平以改变其自豪感,发现评价者成就越高,越自豪,因此越倾向给班门弄斧者好评,预测偏差放大。不同角色及成就下选择评价者擅长领域的人数比例此外,研究者确保评价者对擅长和不擅长领域接触时长相同、同等熟悉,并且,无论展示能力领域由候选人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分配所定,预测偏差均稳定存在。这表明,评价者并非仅因对熟悉领域加工流畅而喜欢班门弄斧者,也并非仅因班门弄斧者与自己对同一领域感兴趣而青睐他们。关公面前耍大刀总是自讨没趣吗?非也!“关公”看了你耍大刀,回想起峥嵘岁月,还挺自豪愉悦。一味回避班门弄斧,反而容易得不到他人青睐,让你错失胜机。如果你未来再次为是否要班门弄斧而纠结,不妨跳出自己的视角局限,多想想人们提到擅长领域时的感受。如此,你或许能更好地展现自己。文献来源:邱天,江南,
2023年3月2日
其他

辩证领导行为:传统文化赋能领导力的新思路

辩证思维与华为的灰度管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一大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在国内和国际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这之中,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行业巨头,华为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持续大放异彩,取得了骄人成绩,其高速成长有目共睹。当被问及“华为如何做到准确把握企业发展方向”时,华为的企业核心和精神领袖任正飞的“灰度管理”回答充满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意味:“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度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2023年2月3日
其他

“拆盲盒式”奖励,会让学生学得更好吗?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取得成绩之后的激励和分发奖赏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注重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同时,外部奖励的作用和意义也同样不容忽视。有时,一个小小的奖励,可能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近期,随着盲盒经济的兴起,各种盲盒层出不穷,很多人对购买和拆盲盒兴趣盎然。也有教师将这种策略运用到对学生的奖励中,将小奖品经过统一的包装与修饰,使之摇身一变,成为有着漂亮外衣的盲盒。这不仅带给学生满满的挖宝乐趣,还有拆盲盒过程中期盼、惊喜或失望混杂的情绪体验,此种奖励方式获得了众多大小朋友的喜爱。在真实教学场景中,盲盒的奖励形式也可以变幻多样,如:刮刮乐,抽奖箱等等。以盲盒形式奖励方式的内在机制其实就是利用奖赏预期在调动学生的动机,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时间及认知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进而得到相对应的奖赏结果。并且,在获得奖赏结果的过程中充满着对结果未知的期待。其中奖赏预期是指对自己能成功获得的收益的猜测,是在奖赏期待的时段发生,即从学生知道将会获得奖赏的那一刻起到真正获得奖赏之前为止;而奖赏结果是在奖赏获得的时段发生,即学生获得自己的奖赏并知晓其大小。教学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以奖赏预期为始,到奖赏结果为止的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奖赏预期作为这个过程的“领头羊”,在教学过程应该如何巧妙运用它呢?一、利用奖赏预期,寻找“隐藏款”的奖赏结果在学生学习前预告获得较好成绩后会获取一定的奖赏,但不明确具体奖赏数额,即并不提前告知奖赏结果,否则,可能并不会促进学习成绩。这就好比盲盒之中的隐藏款,只要不拆到它,就永远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这会带给人无尽的探索欲与好奇心。对于学生来说,这就会激发学生为了得到最终的“隐藏款”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表现。这种仅在学习后呈现具体奖赏数额,比在学习前明确告知具体数额或者分值,对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分配会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二、注意奖赏预期与合理设置学习时间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材料的难度并不相同。为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学习材料的奖赏、难度和可用学习时间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认知资源分配。对难度较高的任务,在学习前给予奖赏预期会促进学习时间分配进而促进记忆效果提升。但要注意给学生自主分配学习时间和调节学习进程的机会,而不是由教师来控制学习时间和进程。因为如果学习时间过短会影响个体对于奖赏预期的权衡,减弱奖赏预期对学习时间分配和学习效果的提升作用。Soderstrom
2023年1月4日
其他

子女越孝顺,老年人就越幸福吗?

百善孝为先,中国自古以来就尤其的重视“孝”,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周朝时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活动,旨在敬老尊贤。礼法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资格,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春秋战国时,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不予宽赦的“十大恶”之中,杀父母者历代皆凌迟处死。明律则更为夸张,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在过去读书人想要出仕做官,是否有“孝”名便是第一道筛选线,大家都在为如何让自己孝顺的名声远扬而绞尽脑汁,甚至闹出了不少让现代的我们觉得荒诞的故事。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份足弥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持续快速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以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变迁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孝道期待会发生社会变迁(Chong
2022年12月3日
其他

群体“有界”——容器隐喻与群体认知

一、容器隐喻从细胞壁产生到有机体形成,再到智人的群体生活,显示了分裂和区隔的不断演进,标志着生物进化不断向高层次的生命现象演化。从进化上说,每一次分裂和区隔的产生,都是一场非凡的生命演化奇迹。细胞壁的产生,建构了不同的细胞类型和独立加工的细胞空间;多细胞有机体出现,承载了复杂生命体诞生的使命,而皮肤的出现,保证了有机体内的生物工厂免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智人的群体生活,团结共生,分工明确,以群体的方式对抗野兽、风暴和入侵,确保了种族的延续和衍生。这种分裂和区隔,建构了一种“有界”实体的思维,即为容器隐喻。概念隐喻理论(Cognitive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想要别人注意你?说话时带点情绪

想像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人声嘈杂、觥筹交错的酒会上,你和几个朋友聊天。你正讲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想要吸引朋友的注意力,朋友却打着手势跟你喊到,“太吵了,你刚才说什么?”这时你,或者说你们,会怎么做?每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对于上面的场景可能都不陌生,虽然我们可能从来都没有参加过一场类似的酒会,但我们都知道,这里所描述的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鸡尾酒会问题”。最早认识到这个场景中所蕴含的科学价值的是英国科学家Collin
2022年11月10日
其他

“一损俱损”——职业污名如何通过牵连从业者家人激发离职意愿

“你是否会因为自己的职业对家人感到愧疚?”(图片来自于网络)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因为做了屠夫卖猪肉而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受生活所迫走上了屠夫这一岗位,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为这一职业而感到苦恼。让他痛苦的不仅仅是“北大学子卖猪肉”带来的心理落差,还有这一职业给他的家人带来的许多困扰,仅仅是别人无意中调侃其儿子的一声“卖肉娃”就能让他惆怅好几天。当陆步轩创业成功后受邀重返母校做讲座时,其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给母校抹了黑,丢了脸”,言毕他甚至几度哽咽。人们通常会感受到其所从事的职业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程度的职业污名,即使是职业声望较高的如医生、教师等职业也常被冠以“吃回扣、收红包”之类的污名,从事清洁工、屠夫、废品回收等传统“脏活”的从业者所面临的职业污名问题则尤为突出。以往研究对于职业污名的危害做了许多探索,多数研究指出,职业污名使得从业者感知到其自身没有被公正对待和不被尊重,并进一步地破坏从业者的心理健康(如激发消极情绪,增加相对剥夺感等),同时助长从业者对自身职业的消极态度(如降低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增加离职意愿等)。从上述“北大屠夫”的例子可以看出,职业污名对于从业者的损害不仅仅限于对从业者本人自尊和形象的贬低,还会让从业者觉得其从事这份职业给家人、母校、朋友等利益相关主体“丢脸了”和“受委屈了”。以往研究大多以从业者自身视角出发来探讨职业污名的消极作用,但职业污名对从业者所属社会群体的潜在影响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图片来源于网络)职业污名牵连从业者家人——“一损俱损”针对这一研究不足,季浩、严进、国维潇三位研究者探索了职业污名如何通过对从业者家人的牵连而影响从业者的离职倾向。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个体的身份呈现家族属性,即我们通常会用“我是某某家的人”来定义自身。这种个人身份和家庭身份的“同一性”或整合造就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一个人所获得的荣誉或耻辱会扩散到其所属的家庭乃至整个家族中。三位研究者通过对384名各类职业从业者的调查发现,从业者认为职业污名也是对其家人的污名化,即职业身份的“污点”扩散到了从业者的家人中。具体地,从业者可以感知到其所从事的职业可能会成为家人的“污点”和负担,给家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利,并造成家人被他人歧视、疏远、看不起等消极后果。相应的,为了减少职业污名对于家人的这种“牵连”,从业者迫切地期望通过换工作的方式来摆脱自身职业对于家人的伤害,即研究者们发现这种牵连家人污名会提升从业者的离职倾向。家庭卷入的强化作用——“爱得越真伤得越深”个体对于家庭身份的看重程度是有差异的,一些人会“沉浸在家庭中”,即他们所感受到的成功和满足大多来源于家庭,家人快乐和幸福是无比重要的事情;而另一些人则会与自己的家庭保持一定程度的疏离,更看重自身的而不是家人的成就和体验。三位研究者发现家庭卷入会强化职业污名感知通过牵连家人污名这一中介对离职倾向起到的作用。当从业者对自己的家庭十分看重时,由于其自身身份与家庭的高度整合,其会更容易体验到自身职业污名对于家人的困扰和损害,并以离职这一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家人有更强的渴望;而对于并不太在乎自己家庭的从业者,由于自身和家庭的疏离,其较少得感知到自身职业污名对于其家人的不利影响,即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事,跟他们(家人)没关系”,进而也较少得会因为职业污名牵连家人而增强离职意愿。因此家庭卷入的调节作用呈现出“爱得越真伤得越深”的模式。(图片来源于网络)实践启示——本研究的发现突出了职业污名对于从业者家庭的牵连和危害。为了减弱其不利影响,研究者建议加强对于从业者家庭或亲友的关怀疏导,减弱他们对相关职业的负面认识,加深他们对于相关职业社会价值和必要性的了解,使他们为家人从事这些职业感到自豪和提供支持。从社会层面上看,加强职业平等宣传,树立“工作不分贵贱”的价值观念,则有利于从根本上削弱职业污名的消极影响。撰稿人单位:宁波大学商学院文献来源:季浩,
2022年11月3日
其他

《心理学报》2023年第1期目录与全文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免费阅读下载中英文全文PDF及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提示:有些手机下载PDF为乱码,请用电脑打开,地址:http://journal.psych.ac.cn/xlxb/CN/volumn/volumn_376.shtml工程心理学专栏听觉刺激对虚拟环境中空间压缩的影响············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仗义每多屠狗辈?这或许取决于你是怒目金刚还是低眉菩萨

我们来想象两个场景。场景一:中国某地发生了自然灾害,造成了人民财产的大量损失,民众踊跃捐款,一个富豪与一个穷人谁更有可能将自己财富的1%捐给受灾人群?场景二: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殴打手无寸铁的老人,旁观者中谁更有可能挺身而制止暴行?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着可观收入的高阶层者还是在这两方面都不那么幸运的低阶层者?上述两个例子比较极端,但代表了日常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情境:你既可以对他人拔苦与乐,也可以面对社会不公拔刀相助。这两种行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都可以被称为仗义,前者如《红楼梦》中对贾芸慷慨解囊的倪二,后者则是《射雕英雄传》中锄强扶弱的洪七公。有意思的是,这两种行为在人群中的分布既不相似,也不均衡,而社会阶层是决定了人们更有可能做出哪种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图片来源于网络)阶层是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都较为关注的一个概念,心理学视角下的阶层一般通过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来衡量:人们对客观资源的占有和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的主观评定,这两者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并对个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产生独立的影响,就目前文献来看,似乎主观阶层的影响更明显。就第一种仗义行为而言(亲社会行为):和直觉相反,低阶层者反而更愿意对处在困境中的人施以援手、更愿意信任陌生人、也更有可能捐献,尽管低阶层者手中的资源要少得多。因此,在我们假设的第一个场景中,答案是:在其他情形相似的情况下,穷人反而比富豪更有可能捐出自己1%的财富。事实上,每次发生灾害后,我们总能在媒体上看到穷人将手头不多的资源捐给灾区的报道,这种印象可能并不是由于某种认知偏差,很有可能代表了一种客观事实。(图片来源于网络)对第二种仗义行为(利他性惩罚)的考察是本研究的一个重点,而我们得出的答案可能不那么“政治正确”:在第二个场景中,我们的研究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高阶层者更有可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了保证上述发现的稳健性,我们收集了三种不同性质的数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在线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并调查了不同阶层的个体在真实生活中面对社会不公和在经济博弈中(独裁者博弈)面对不公的反应。无论使用何种数据也无论采用哪种研究范式,结果很稳定:高阶层者更有可能采取措施来惩罚违规行为,即便违规并不影响自身利益。更有意思的是,当惩罚成本升高时,无论阶层高低,人们的惩罚行为都会下降,但低阶层下降得尤其突出,这导致上述效应在高成本惩罚中显得尤为明显。有研究者区分了两种认知-行为模式:情境型(contextualism)和唯我型(solipsism),分别对应低阶层和高阶层。情境型意味着低阶层者拥有的资源更少,更依赖人际关系来解决日常问题,因此更关注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事实上,确实有证据表明在判断他人的情绪时,低阶层者往往有更好的表现,这导致低阶层者更容易理解他人的苦难,也更能做出富有同情心的举动;而高阶层者在判断他人情绪时的表现则糟糕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司马衷说出“何不食肉糜”或安东瓦内特说“他们为什么不吃蛋糕”时,他们很可能不仅仅是不了解底层人的真实生活,也无法对他们的苦难做出共情。唯我型意味着高阶层个体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为什么他们更愿意做出利他性惩罚?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是为了维护公正世界信念。公正世界信念本质上是一种对这个世界秩序进行合理化的幻觉(见公正世界信念理论的奠基者Melvin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你办事,我放心!”顾客授权让一线员工也能拥有光明的前途

“你是否因为选择太多而烦恼?”当我们进入餐厅吃饭时,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品(如下图所示),可能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选择困难症”:这么多的菜品,我该怎么选择呢?这个时候,餐厅服务员就会开始热情地推荐起来:“这个是特色菜,来客必点的”、“这个是店里的招牌菜,非常好吃”、“这个是新品,值得一试”……服务员的一番推荐,让自己在看得眼花缭乱的同时听得也是云里雾里,更加剧了“选择困难症”。餐厅展示的各式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怎么办?索性都交给服务员安排吧!于是,我们会告诉服务员:“我们一共六个人,不要太辣的,来点有特色的,你看着帮我们点好了!”除了吃饭之外,我们在剪头发的时候,经常也会告诉发型师:“Hi,Tony,你看我适合什么发型就怎么理吧!”甚至在家庭装修时,我们也会向装修公司的服务人员描述自己对于未来家居生活的设想,向其寻求建议,并允许其自主进行装修设计。(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上发生在服务情境的场景片段,反映出一个在服务行业中普通存在的现象——顾客向企业的一线服务员工进行授权,并让其参与到自己的消费决策中。这种“你办事,我放心”的授权行为,不仅有助于提升顾客消费决策的效率,而且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服务表现具有重要影响。“你办事,我放心”的顾客授权已普遍存在伴随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一线服务员工日益成为企业与顾客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得企业一线服务员工与顾客在服务场景中的互动,成为组织外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员工与顾客互动的服务场景中,顾客是起着主导作用的:顾客是服务员工和服务企业收入的来源;顾客可以决定由谁来提供服务;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经历向他人推荐或劝阻他人进行消费。正是由于顾客所拥有的这种权力,使得员工在服务提供过程中保持谨慎、犹豫的心态,由此可能导致服务不能有效传递甚至出现服务失败。这就使得顾客(作为权力较大的一方)对服务员工(作为权力较小的一方)的授权行为就变得尤为重要。但遗憾的是,尽管顾客向一线服务员工授权的现象已普遍存在,但学术界却并未对这一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服务员工越来越关心“能否拥有光明的前途”在这一背景下,郭功星和程豹两位研究者就对顾客向一线服务员工的授权行为进行了关注和探讨。他们认为,顾客在服务接触中的授权行为不仅会影响一线服务员工当下的服务表现,还会对其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职业生涯不再像往常一样稳定,工作流动与职业转换已日趋普遍。特别是对于服务型组织中的员工而言,在同一企业“从一而终”,不仅在客观上较难实现,而且在主观上也不再是员工普遍追求的目标。此时,员工为了获得持续的职场竞争优势,不仅关注自己在当前所在岗位的工作表现,而且越来越关注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前景,即关心自己能否拥有“光明的前途”。(图片来源于网络)顾客授权让一线员工也能拥有光明的前途两位研究者基于中国服务业情境,选取一线服务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项多阶段的时间滞后研究设计,对顾客授权行为如何影响员工职业成长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顾客授权行为允许一线服务员工自主地利用自身工作经验或专业能力来给顾客提供服务,这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有利于其职业能力的积累与培育,从而促进其职业成长,即顾客授权让一线员工也能拥有光明的前途。同时,他们发现基于组织的自尊(即自己在组织中是否重要的认知)在这两者作用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机制。具体地,顾客授权行为将通过满足一线服务员工的自主、胜任和关系需求,提升其对于所从事工作价值和意义的认可,促使产生较高水平的基于组织的自尊;而随着员工基于组织的自尊的提升,他们更愿意积极主动地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从中获益,由此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具信心,提升其职业成长的预期。他们还发现职业中心性对顾客授权行为产生作用后果的强度具有调节效应。职业中心性反映的是人们“事业心”重不重的问题,具有较强职业中心性的个体往往将在职业中取得成功作为评判人生有价值的标准,他们会为了实现职业发展而牺牲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如社交生活等)。对于具有较强职业中心性的员工而言,一旦他们感知到顾客授权行为,会倾向于将这种通过自主决策向顾客提供服务的机会视为获得“光明前途”的渠道和路径,并愿意为此付出更多努力,增强其在组织中重要性的认知,提升其基于组织的自尊,并由此产生更高的职业成长预期。(图片来源于网络)启示这一研究通过对顾客授权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后果与作用机制,可以帮助服务企业及其管理者更加准确、客观地理解顾客授权行为的内涵及其作用后果,从而提高对这一行为可能具有积极影响的认识,以更好地强化其可能带来的积极作用,让一线服务员工“光明的前途”早日梦想成真。撰稿人:郭功星(汕头大学商学院),程豹(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文献来源:郭功星,
2022年10月3日
其他

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

假如你是一位股票投资者,现在牛市来了,A股票100%可以赚3000元,B股票80%可以赚4000元,你会选择哪只股票呢?按照经济学的预期效用模型,显然应该选择B,因为它的期望值高于A。熊市时又如何呢?现在,你要“割肉”了,A方案100%赔3000元,B方案80%赔4000元,你又会如何选择呢?按照该模型,显然应该选择A,因为它的期望值高于B。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牛市时80%的人反而选择了A,熊市时92%的人反而选择了B
2022年9月1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小学生识字有妙招——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发展关系

儿童语言文字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认知加工能力的协同运作才能顺利完成,其中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这两个概念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比较多,相对于语素意识也比较好理解。那什么是语素意识,它和我们的汉字和词汇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意识指个体对语言最小意义单元的感知和操作(McBride-Chang
2022年9月2日
其他

惊现育儿法宝——父母同心,其利断金!

从古至今,父母是最伟大的存在,他们身经百战,在各自的职场与家庭中,所向披靡。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庭从两个人到三个人、甚至四个人,大多数基于良好的婚姻状态。在家庭中,婚姻质量会影响父母积极与消极情感的表达,“糟老头子”、“死老头子”往往带着“老伴儿”没有的杀伤力。并且,在孩子成长中,夫妻间的“冷言相对”或“细心呵护”都会潜移默化自己的教养行为与孩子的身心健康。复旦大学与华东师大的发展心理学家(刘怡婷,范洁琼,陈斌斌,
2022年9月1日
其他

12-14岁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的亚组分化与转变:个体中心的视角

说起初中阶段个体的变化之大与变化之快,相信很多人听说过一句经验之谈,即所谓“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主要是从学业维度对初中生可能在短短三年内会逐渐分化成差距越来越大的不同亚群体的经验总结。虽然经验总结难免有夸大或不够精确的成分,但却也反映出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中的现象:个体差异一开始就存在(如从儿童入学开始,个体之间就会存在“相差不大”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等方面的差距),且随时间进程,一些具有相似特点的个体会逐步聚类成为一个特点鲜明的亚群体(如学优生),而另一些个体则可能归属于标签迥然不同的其他亚群体(如学困生)。有人可能会说,亚群体本就普遍存在,如儿童和老人,男性和女性等。没错,这是按照状态特征(status
2022年8月8日
其他

孔融让梨中的心理学:儿童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自助餐派对上,你正在排队领取甜点。非常不巧,当轮到你的时候,只剩下两块芝士蛋糕和一块巧克力蛋糕。这时还有另外一个人排在你后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拿走一块芝士蛋糕,那么后面的人还可以在巧克力蛋糕和芝士蛋糕之间进行选择;如果你拿走唯一的巧克力蛋糕,那么后面的人就只能拿芝士蛋糕了。可见,这时你的行为会影响排在后面的人是否能拥有选择的机会。这种情境下,拿走非唯一的芝士蛋糕可以保证后面的人拥有选择权,是一种更加体贴的行为。研究者们把这种个体充满善意地关注、尊重并保护他人选择的需要和权利的行为称作“社会善念”
2022年8月1日
其他

好与坏的世界里也有NO.1?——善恶人格之特质差序

试着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在聚会上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你们并不相熟,你想知道他/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你深交。你会对他/她形成一系列的印象,外向、开朗、思维敏捷……但你最关注的,是这个人外向、聪明与否,还是这个人好坏与否呢?事实上,研究发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性格的关注点,最重要的依然是这个人的“好与坏”(Brambilla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讳疾忌医”的演化基础:行为免疫系统对就医行为的负面影响

诺大的寝宫内红烛摇曳、熏香弥漫,窗外细雨横斜、阴风怒号,一如王榻旁的群臣诚惶诚恐、满面愁容,整个寝宫陷入局促的寂静之中。号脉的医师开口带走了最后的希望,臣子们于是得知大王已崩,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听信名医的诊断。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死去的大王乃蔡桓公,名医即扁鹊。战国时期,名医扁鹊会见蔡桓公后告知桓公有病当治,蔡桓公不以为然,不久后却病发身亡。扁鹊初次见蔡桓公,说:“大王,您得病了,且现在病只在皮肤,容易治好。”蔡桓公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公对臣子说:“这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医术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再见蔡桓公,他说:“大王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抓紧治疗还来得及!”蔡桓公很不高兴,说:“我根本就没有病!你走吧!”又过了十天,扁鹊再见蔡桓公,说:“大王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公更不高兴了,摇摇头不予理睬。再过十天,扁鹊又一次去见蔡桓公,看了一眼后掉头就走了。蔡桓公觉得奇怪,就派人去问扁鹊为什么掉头就走呢?扁鹊说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能医好的大王的只有神仙,所以,他不敢再请求为大王治病了。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于是派人寻扁鹊,此时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最终病死。蔡桓公的结局是如此的悲惨,以至于我们因为他的故事专门造了一个成语“讳疾忌医”用以记录他的教训。通常,该成语被解释为: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然而,这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即使到了现代社会的今天,与讳疾忌医类似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例如,在新冠肺炎传播初期,美国有一批反防疫政策抗议者,拒绝佩戴口罩,拒绝保持社会距离,拒绝所有的防疫和医疗措施,甚至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公开轻视疫情威胁:“我认为3.4%的死亡率是一个虚假数字,凭借直觉,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低于1%”。直到新冠肺炎疫苗被研制出来,还有大批国美民众拒绝接种,认为疫苗不仅完全无用,而且还有害。时至今日,美国因为消极抗疫或已累计死亡超百万人。疫情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参观一家医疗用品装配中心时仍然未佩戴口罩美国反防疫政策者拒绝接种疫苗这些行为看起来确实非常愚蠢且自私,然而,在进化心理学家眼中,将“讳疾忌医”现象简单的归因为害怕他人说自己的不是,有点儿过于想当然了。在进化心理学的视角下,蔡桓公此举不但不愚蠢,反而还具有一定“适应性”,可能具有相应的演化基础。在生物漫长的进化历史中,有机体要承受环境中各种病毒和细菌带来的疾病威胁。这使得大部分生物都进化出了生理免疫系统以保证自身的生存。以人类为例,生理免疫系统包含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等)筑起防御的高墙,让病原体难以入侵人体,即便侥幸攻上城墙,还有第二、三道防线(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中的免疫细胞与之“battle”。总而言之,生理免疫系统的任务是抵御正在入侵有机体的病原体,在病菌侵入有机体后被动做出反应。科普动漫《工作细胞》中,白细胞杀死入侵病毒的场景。血液中的免疫细胞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那么,是否有一类反应,能够让有机体免受病菌的“惦记”?结合已有研究,研究者发现,有机体还具有行为免疫系统(吴宝沛,
2022年7月2日
其他

独乐乐还是众乐乐?我们喜欢的广告不一样

一直以来,关于感性广告与理性广告的争论不断。有些人认为理性广告胜过感性广告,感性广告只是一时的感情有所共鸣,诉诸产品的理性广告才能持久;也有人认为感性广告胜过理性广告,理性广告因没有引起情感共鸣而传播效果一般。事实上,诉诸产品的理性广告和诉诸情感的感性广告各有优势,并且他们相结合或许并不能起到1+1>2的效果;相反,效果可能还不如只立足一个点。例如,对于CITY
2022年7月1日
其他

女性生理周期影响情景记忆

“去年的X月X日,小雨,你打了一整天的游戏没有回我的消息。”男性朋友时常会感慨女性出色的记忆力,需要时可以回想起他们犯错的每个细节。在心理学中,这套存储何时(when)、在哪里(where)、发生了什么(what)的记忆系统叫作情景记忆,是个体有意识地记住自己经历的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能力。例如,考试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通过回忆“那个下雨天我坐在教室的某个座位学的这个知识”,帮助我们顺利答题。情景记忆是个体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对客体信息及客体所发生的地点、时间顺序的记忆,也包含对这些信息的整合。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心烦意乱,干啥都不行。
2022年6月2日
其他

“纯粹利他,还是另有所图”?道德决策中声誉关注与社会距离的相互作用

2021年4月曹某从越南返回中国境内,隐瞒其出现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等事实,且在隔离观察期,私自离开隔离房间导致459人被隔离。如今国内疫情状况呈多点频发、传播性强等特点。全民防疫、自觉居家隔离既是硬性的规范要求,也是全体公民自觉保护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的道德准则。然而,长期居家隔离、不能出游的日子不免让人烦闷。(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情境下,你是否会严格遵守道德准则,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放于首位,还是会如曹某一般,为了“自由”而危害他人的健康?而当“他人”是特定的朋友、熟人或陌生人时,你又该如何抉择呢?这貌似是一个简单的道德两难问题,但却是关乎公共安全的社会问题。由此,心理学家们不禁好奇:人类的道德决策(Moral
2022年6月1日
其他

数学焦虑中的“因材施教”

小A:“妈呀,数学让我好焦虑,我咋感觉我全都忘了,啊啊啊啊······”小B:“焦虑使我经常梦到数学,即使我高考超常发挥考出了高中三年最好的分数。”小C:“稳住,别慌!。法国数学家洛朗·施瓦茨读高中时,刚开始担心自己不够聪明,不能够解决数学问题,但是获得菲尔茨奖。研究表明,全球有20%的人患有数学焦虑。所以,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面对数学时感到紧张。”
2022年5月14日
其他

多久才能清零?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对疫情控制效果的影响

从2019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全球肆虐了3年,夺去了1800万人的生命。正当大家以为生活即将恢复常态之时,上海、吉林、辽宁、北京等地疫情再起,网络上关于“躺平”还是“清零”的争论再次甚嚣尘上。西方国家为什么普遍“躺平”?我国为什么有信心做到“动态清零”?中山大学社会文化与情感神经科学实验室(SCAN
2022年5月11日
其他

多久见人心?职场中大约需要五年

如何与同事相处,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职场人士的话题。网上有许多帖子都在吐槽同事关系的问题。目前获得最多认同的结论似乎是:“同事不是朋友,有个表面关系好就行了”。虽然很多人这么说,但从帖子内容来看,实际上大家并不是这样做的。往往开始还是很希望能够与同事当朋友,无奈“感情破裂”才发现“真心错付”来吐槽。同事关系相当奇妙。对多数人来说,同事似乎并不觉得有是多亲近的关系,但日常生活中见同事比见亲人的时间都多。对这种需要长时间接触的人有意识地进行“封心锁爱”是不现实的,但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又让人在这种关系里确实很难做到完全的真诚以待,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2022年5月6日
其他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辱虐管理行为?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周易·卜辞》
2022年4月8日
其他

用攻击调节情绪?可以,但心理学研究和《刑法》都不推荐这样做

尽管随着人民素质的提高和犯罪成本的上升,暴力犯罪的数量在逐年减少,但打架斗殴这类攻击行为依然是广泛存在的。另外,除了典型的身体攻击,“口吐芬芳”的言语攻击,“挑拨离间”的关系攻击以及在键盘前“指点江山”的网络攻击,也都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攻击行为产生时,你的情绪状态一般是怎样的?攻击实施后又是如何变化的?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会把仇人的照片放在沙袋上打一顿宣泄一下,找个朋友去拳台上来一场“真人快打”,或者看着影视剧里的主角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杀掉仇人,一雪前耻。这些攻击行为似乎都能改善我们的情绪。直观来看,这种说法似乎没有什么问题。的确,愤怒等负性情绪会导致攻击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研究也表明,个体在负性情绪下会为了谋取情绪的改善而实施攻击行为(Bushman
2022年3月26日
其他

当觉得世界不公时,你还会伸出正义之手吗?

正义常常“虽迟但到”,我们暂且不讨论迟到的正义是否仍然是正义(Justice
2022年3月1日
其他

没了控制感?来来来,仪式一下

“进入古墓之中先在东南角点燃一支蜡烛才能开棺,如果蜡烛熄灭,须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相传这是祖师爷所传的一条活人与死人的契约,千年传承,不得破例。”看到这一段话就会心一笑的人,不用说,没“研究”过《鬼吹灯》,也认真看过电影《寻龙诀》了。为什么进入古墓前,要点蜡烛?并且是在东南角?你若问这问题,王凯旋、王胖子、凯爷必定嘴角一撇,“这都不知道,东南角点蜡烛……”。进入古墓前东南角点蜡烛就一仪式。点个蜡烛,是一动作,而东南方向那可是有大讲究的——在八卦中对应巽卦,具有“为木为风、无孔不入”等象征意义。一动作一方位,就能为整个团队的行动提供指导:蜡烛不灭,信心长存!(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谈及仪式,我们可能觉得熟悉而又陌生。在以玄幻小说或是神话故事为主的文学作品里,神圣抑或邪恶的仪式都拥有可观的出境率。常见的桥段是这样展开的,执行者在仪式过程中一边念念有词地诵读一些神秘而晦涩的咒语,一边极具表演性质地重复做一些看不出实际功效的诡异动作。这些仪式无一例外都具备巨大的威能,若读条过程被打断干扰,或流程顺序出现失误,执行者会受到严重的反噬惩罚。而一旦成功无误地完成整个仪式流程,就能为动作的执行者带来逆风翻盘的奇迹。现实生活中的仪式除结果上的模糊性外,与文学作品中描述的仪式有较高的契合度。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们认为,仪式是具备象征意义的一系列正式且可重复的流程动作,但通常不具备功能性目的。对比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可以看出,仪式过程中诵读的内容是象征意义的具体表现,而重复的诡异动作则是动作的具体流程。对于仪式结果,就不能过于乐观了,研究表明仪式行为和预期结果之间不存在可以观察到的物理因果关系。运动员赛前点燃蜡烛祈福赛事顺利处于考试周的学生常采取的祈祷(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人类对仪式的态度是又爱又恨。一方面,人类离不开仪式,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仪式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古往今来,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个重要场合中,都很容易捕捉到仪式的身影。无论古人每逢大事进行的焚香沐浴、祈福祷告,还是现今渔民出海、运动员比赛、学生考试等重要活动之前进行的祈祷,都是人们进行的具体仪式。在重大事件之外的场合,人们还会在固定时间点进行惯例性的仪式。甚至有极端的学者认为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属于仪式。但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受十九世纪开始的理性思潮波及,仪式一度被视为文化怪物而遭到排斥。虽然在二十世纪末,仪式研究又重新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时至今日,在学界之外的广泛领域中,仪式仍然被人们置于科学的对立面,被贴上了宗教色彩、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矫情做作等有色标签。(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2年2月2日
其他

礼之用,和为贵?——亲社会的友善违规行为如何影响和谐?

儒家传统和谐观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和谐思想运用到日常的管理中,并与团队工作方式相融合。由此,团队和谐逐渐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
2022年1月10日
其他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网络突发事件中的负性偏向

53(12),1361-1375.(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下载中英文PDF全文)
2022年1月2日
其他

你最符合君子人格的哪些特质?改编自心理学报最新研究的趣味心理测验,快来测~!

(长按图片可保存测试结果,欢迎分享!)(长按图片可保存测试结果,欢迎分享!)(长按图片可保存测试结果,欢迎分享!)(长按图片可保存测试结果,欢迎分享!)(长按图片可保存测试结果,欢迎分享!)
2022年1月1日
其他

我“emo”了?特质焦虑者可能存在前注意加工中的情绪区分困难

“emo”是“emotional”的缩写,“我‘emo’了”这一网络语,常被用来形容负面情绪,比如:我颓废了、不开心、郁闷、失落等。也被解释为“e个人momo的哭”。——来源于网络
2021年12月2日
其他

emoji位置暴露了你的情感?

effect)指的是当人们感知的视觉对象所处的位置不同时,位置会对人们产生重要影响。位置效应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为了使产品分量看起来更多,企业将产品图片放在包装的底部、右侧。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达则兼济天下?

欢度国庆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在现代社会,再分配是“兼济天下”的某种具体体现,它对于减少贫富差距、缓解阶层冲突等社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事实上“达者”愿意“兼济天下”吗?或者怎样的“达者”愿意“兼济天下”或者说支持再分配?或者事实上更可能是穷者更支持对达者进行再分配?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探讨了社会阶层对再分配偏向的影响。再分配(redistribution)是指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调节的过程。它与初次分配都属于财富分配(wealth
2021年10月2日
其他

事关仕途经济,理性如水的你还会看别人脸色行事吧?

小时候我们会观察父母的脸色,来决定是否要一个新玩具。恋爱时我们会从恋人的脸上,察觉对方的喜怒哀乐。工作后更是会看领导、同事、合作伙伴的脸色,见机行事。(图片来自网络)可见,“看脸色”这件事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随时随地发生。在成人世界中,这更是一项生存本领,在和他人社交或者谈判的过程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在分析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并根据解读的结果,来调整自己的回应。比如,当对方微笑时,我们可能认为这是在传递友善的信息,更愿意与之接近;当对方表现出生气愤怒时,我们便会下意识地疏远他。这些都体现了情绪信号的社会功能。然而,在非常现实的经济博弈情境中,人们已经发展出了更加理性的认知系统,会根据各种利害或得失信息进行复杂的思考或计算。传统的博弈理论也大都基于复杂的模型来推算人们合作或背叛的几率。“脸色”这种较为原始的、远端的、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似乎不再起什么作用。假设你处于一个关乎利害得失、博弈结果对你非常重要的情境中,你会因为对方的微笑而与他进行合作,而忽视利弊得失的考量吗?你会因为对方看起来很愤怒而选择放弃合作吗?如,假如你要与下图中的人做交易,你会因为他们的表情不同而改变自己的选择吗?很多人会说:面对这种关键时刻,我肯定是非常理性的,怎么会受到别人表情的影响呢?果真如此吗?(图片来自网络)在华东师范大学刘永芳教授课题组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立足情绪的社会功能理论、目标/期望理论和决策的双过程理论,通过三个实验逐步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偶然性情绪信息是否影响博弈中的合作行为?在该研究的三个实验中,均用选自标准情绪图片库中的高兴、中性和愤怒情绪图片操纵偶然性情绪信息,采用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任务采集他们与对手合作的行为数据。三个实验一致地发现:愤怒、中性和高兴表情组的合作水平呈逐步增加的趋势,
2021年7月7日
其他

你浪费,所以我浪费:规范错觉视角下的集体行动困境

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男主角马德福因接受调查而暂时赋闲,组织决定让马德福回到涌泉村主持整村搬迁工作,但正如马德福父亲所预料的,动员工作很快陷入困境,因为村民觉得很难抛弃这块世代祖先安歇的故土。但电视中有一个细节透露,这似乎并不是村民不愿搬迁的全部原因:老太爷的儿媳妇偷偷跟马德福嘀咕道,其实很多人都是想搬的,但是开不了口。这就涉及到心理学文献中常说的规范错觉,即人们总是错误地估计他人的行为或态度,如一份研究指出美国大学生总是高估同龄人的饮酒量和对饮酒的接受度。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已婚男性总是错误地认为其他男性比自己更无法接受男性休产假,而这进一步导致男性产假政策无法在日本顺利推行。在《山海情》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类似的现象:明明自己支持搬迁,但由于错误地认为他人不接受搬迁,因而不愿公开表明自己的支持态度,从而导致集体行动陷入困境,尽管人们在私底下都支持这个行动。
2021年7月1日
其他

“真假”高自尊?如何在威胁情境中获取真正财富

“我怎么可能和一个连宝马三系都买不起的人结婚。”“房子!房子!他一天不买房子,我就一天没有安全感!”“只有一堆破衣服,拿什么和曲筱绡比?难不成要租一条爱马仕丝巾?”《欢乐颂》里樊胜美的台词至今记忆犹新,住在出租屋里的她每天费尽心思的穿着打扮、高调的参加各种高档聚会、虚荣的消费一切她自认为可以代表身份和地位的奢侈品、用金钱包裹地位、用物质伪装自尊……目的就是想在所有人面前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嫁个有钱人、住进大房子、吃穿不愁地过上优雅的生活……。现实却是,她不仅没有遇到一个有钱人,甚至连最深爱她的“有钱人”也选择了离开。认真环顾我们的生活,谁的身边没有几个“樊胜美”呢,她们显摆高调、爱慕虚荣,三言不离各种大牌,两语尽显奢华攀比。人前穿梭时可谓是珠光宝气、精致绝伦,可在不为人知的背后,这种人的内心是否真正的安全?精神是否真正的富足?自尊又是否真正的高级和稳固呢?答案无疑是:NO!
2021年6月2日
其他

涉及自身得失,我们对朋友的得失评价是否还始终如一?

古人有云“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是的,朋友作为我们亲密的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相比陌生人而言,我们对发生在朋友身上的事情往往更能产生共鸣,对于朋友的得失,我们往往也感同身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更是我们公认的朋友情谊深厚的表现。
2021年5月2日
其他

“亲爱的,你还记得吗?”——成员关系对协作提取成绩的影响

“亲爱的,你还记得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吗?”“他叫汉克。”“哦!对,汉克。”上面这种情景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比如,夫妻之间一起回忆甜蜜的恋爱往事、亲子之间一起回忆孩子蹒跚学步时的可爱囧事、老同学之间一起回忆曾经峥嵘的青春往事……这种两人及以上个体共同完成提取任务的形式被称为协作提取。以往研究通过比较协作提取的信息量与相同数量成员单独提取的(无冗余)信息量之和之间的差异,来衡量协作提取这一提取形式对小组回忆成绩的影响。
2021年5月1日
其他

君子不忧不惧:君子人格与心理健康——自我控制与真实性的链式中介

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研究结果总是与其所采取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因此,如果您希望对这项研究做进一步的了解,请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以便更明晰地知晓这项研究的具体方法以及所存在的局限。
2021年4月3日
其他

中国情绪调节词语库的建立与试用

情绪调节能力对于保持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我们都希望能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但有的时候我们实在是太累了,没有精力来调节我们的情绪了,或者我们在负面情绪中太久了,没办法自己走出来。那么,有没有一种不费力的、自发的情绪调节方式呢?
2021年4月2日
其他

你是亲和or高冷?答案可能藏在你的名字里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自报姓名不仅是行走江湖的不成文规定,也是自我介绍的常规内容。在人际交往的初始阶段,名字为个体的身份识别、性格判断提供了可能的线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依据名字判断个体的性别。一般情况下,这种判断比较准确。但也不乏因为名字错判性别而闹出的乌龙,比如一个名字偏男性化的女生被误认为男生,结果被分到了男生宿舍。就读于师范院校的小编本人,也曾因为名字像男生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于是不禁思索:使用相反性别化名字的个体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心理学报》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佐斌,刘晨,温芳芳,谭潇,谢志杰,2021),结合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从性别化名字感知入手探究了性别化名字和性别对个体印象评价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名字影响人际交往的评价机制。1、性别化名字的热情与能力特质感知按照名字判断性别的典型程度,可以将名字分为性别化名字(包括男性化名字和女性化名字)和中性化名字。关于名字的研究发现,人们更容易将典型的男性(女性)名字与男性(女性)这一社会类别联系起来,而要形成男性(女性)名字和女性(男性)这一社会类别的联系则相对困难。这或许意味着性别化名字的感知与性别刻板印象存在密切关联。事实果真如此吗?这项研究邀请被试在热情和能力两大刻板印象内容维度上对性别化名字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人们对男性化名字的能力评价高于女性化名字,而女性化名字的热情评分高于男性化名字。这一结果表明,人们对姓名的感知会受到性别观念的影响。2、性别化名字和性别对印象评价的影响既然男性化名字和女性化名字分别被感知为“高能力”和“高热情”,男性和女性分别给人以“高能力”和“高热情”的印象,那么在热情和能力维度上,人们会如何评价那些使用相反性别化名字的个体呢?研究采用想象情境范式,请被试使用热情和能力特质词对名字和性别一致、名字和性别不一致的个体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相较于男性化名字的男性,使用女性化名字的男性被认为“不太聪明”、“能力不高”;相较于女性化名字的女性,使用男性化名字的女性被感知为“不够热情”、“缺乏亲和力”。该结果表明,使用相反性别化名字会被感知为缺乏“本应具有”的性别特质。这一结果也有助于解释人们偏爱名字和性别一致个体的原因。3、性别化名字和性别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名字在日常交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社会互动中,人们同他人沟通情感以满足亲和需要,同时也希望与他人协作实现个人难以达成的目标。受到这两种社会动机的驱使,人们会选择合适的伙伴以满足特定需求。比如在“一起郊游”情境下,人们更关心交往对象是否友善;而在需要“选择谈判代表”时,人们更关注交往对象是否具备目标达成有关的能力特质。为了探究性别化名字和性别对个体人际交往的影响机制,研究分别创设了交友和任务情境,被试在评估与不同名字主人的交往意愿基础上,在热情和能力特质维度对名字主人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人们认为女性化名字的女性更具亲和力,因此更愿意与其成为朋友;人们认为男性化名字的男性聪明能干,更愿意与之组队完成任务。结果表明,人们对名字和性别一致个体的偏好具有情境特异性。问君何许人,名中有乾坤。个体自出生以来被赋予的名字对社会知觉具有重要影响,应该正确认识名字的功能,避免因名字而对他人形成先入之见,妨碍人际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名字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印象管理工具。在一些功能性团体和组织中,允许人们使用非实名(昵称或小名)以更好地实现互动目标,人们可以根据互动目标给自己取一个合适的假名,助力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2021年4月1日
其他

​诸位,拿出证据来啊!!——记本能论战的弄潮儿郭任远

“这简直就是离谱的妄想,竟将语言凌驾于自然之上:让语言成为自然的解释者,而不是让自然成为语言的解释者。”——
2021年3月13日
其他

警惕:频刷媒体容易错失焦虑

上网方便了,生活惬意了,但是有没有那么一刻你会觉得自己患得患失,生怕错过些什么?如果是,而且还很频繁,那么你可能离错失焦虑不远了。错失焦虑又叫做错失恐惧,是指对于错失某些可能的重要信息或新奇事件而产生的一种以焦虑为主,并伴有恐惧、失落、担忧、沮丧等消极感受的弥散性复合情绪体验。不仅包括错失前的担心和恐惧,也包括错失后的不安和失落;不仅恐惧于遗漏重要的信息,也恐惧于错过于重要的社会活动和体验;不仅担心错过他人的新奇体验或重要事件,也害怕错过自己希望获得的积极体验。强烈期待了解他人经历、频繁参与社交活动、持续关注外界信息动态等都是它的典型表现。
2021年3月2日
其他

有了进度反馈,咨询再也不用害怕翻船啦!

在咨询中,当事人和咨询师都会不断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就好比我们去就医,患者会评估医生对于我们的治疗是否起效,从而选择继续接受治疗或者结束治疗;医生会评估治疗方案是否起效,从而选择继续治疗或者调整治疗方案。医患对于治疗效果直接进行沟通,或者辅助现代医疗检测工具进行生物指标检测,都可以很好地判断治疗效果。在心理咨询中,咨访双方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一直在隐蔽地进行。由于归因偏差等因素,咨询师根据主观感受评估咨询效果往往会有偏差。咨询师(常常不是指实习咨询师)会高估自己的咨询效果。研究表明,80%的咨询师(常常是能独立从业)认为自身的专业水平能排进前20%
2021年3月1日
其他

好心帮倒忙会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吗?

周日,你的朋友小王开车载着你去餐厅吃饭。恰逢周末,餐厅的停车位十分紧张。经过一番搜寻,小王在两辆车中间找到了一个空位。小王觉得停车很困难,询问你能否帮他停车,你爽快答应了。然而,尽管你倒车时小心翼翼,但还是与另一辆车发生了刮擦。你觉得你的朋友小王会如何评价你?再遇到类似情况,你觉得他还会请你帮忙吗?
2021年2月2日
其他

孝的多维心理结构:取向之异与古今之变

本研究也证实,在服从父母维度上分数较高的个体,具有更严重的服从倾向和更差的人际自立人格,这支持了以服从父母为基础的孝的有害性;而在劝谏父母维度上分数较高的个体则与此相反。
2021年2月1日
其他

惊!校园欺凌越少,受欺凌者反而适应越差

2021年1月7日,四川广元12岁女孩因不堪校园欺凌,选择喝农药自杀。2021年1月8日,山西临汾14岁男孩长期遭受校园欺凌,已确诊重度抑郁、重度焦虑……打开每日的报纸,总有一个角落躺着新出现的欺凌事件,唤醒我们昨日尚未平息的伤痛。鉴于校园欺凌的高发性和危害性,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欺凌、受欺凌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学校氛围显著改善。然而,这些措施虽然从总体上降低了学校或班级中的校园欺凌发生率,但未能根除校园欺凌,仍然有少量学生受到其他同学的欺凌。如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受欺凌发生率相对较低的班级环境,会对那些仍然遭受欺凌的儿童和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通常而言,欺凌事件较少、同学之间相处和谐,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环境。总体来看,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普遍心理健康,行为问题较少。然而,近年的研究却发现了一个反直觉的现象:在受欺凌发生率较低的班级环境中,少数遭受欺凌的孩子反而会出现更多适应问题(如,抑郁症状、行为问题)。芬兰的Christina
2021年1月11日
其他

“将善举示人”还是“深藏身与名”?

孔子的学生鲁国人子路,有一天外出时遇见快要淹死的落水者,他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将溺水者救起。溺水者为感谢子路的救命之恩,要将一头牛赠给他。子路欣然接受,并且回去后将此事告诉了他的老师和同学们。同学们都认为做好事不应该要回报,但孔子却赞扬了子路的做法,认为这样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做善事。相反,孔子的另一位门生子贡赎回在其他诸侯国为奴的同胞后没有接受国家的赏金,孔子却批评了他,认为他的做法不妥。这便是“子路受牛”和“子贡拒金”的故事。关于行善是否应该有“回报”的问题,孔子通过对两位学生的教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自古以来,社会公众对于做好事是否应该获取回报仍有不同的声音,人们从事亲社会行为还存在着“将善举示人”和“深藏身与名”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事风格。譬如,“不爱奖金爱奖状”的某见义勇为男子与行善后悄然离开的无名英雄;以自己姓名命名建筑物、慈善基金会的捐赠人和以“顺其自然”为典型代表的匿名捐赠者等。
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