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14岁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的亚组分化与转变:个体中心的视角

侯晴晴 常淑敏 心理学报 2023-05-13

说起初中阶段个体的变化之大与变化之快,相信很多人听说过一句经验之谈,即所谓“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主要是从学业维度对初中生可能在短短三年内会逐渐分化成差距越来越大的不同亚群体的经验总结。虽然经验总结难免有夸大或不够精确的成分,但却也反映出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中的现象:个体差异一开始就存在(如从儿童入学开始,个体之间就会存在“相差不大”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等方面的差距),且随时间进程,一些具有相似特点的个体会逐步聚类成为一个特点鲜明的亚群体(如学优生),而另一些个体则可能归属于标签迥然不同的其他亚群体(如学困生)。


有人可能会说,亚群体本就普遍存在,如儿童和老人,男性和女性等。没错,这是按照状态特征(status attributes),即将人们归属于特定人口学范畴的特征(如以年龄、性别、种族、宗教、社会经济地位为基础的特征)而划分的亚群体。根据状态特征对一个群体进行划分并不具有真正的发展意义,但当根据行为特征(behavioral attributes)对人群进一步划分时,发展的要素就显现了(勒纳, 2011)。


学术界对“人们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分化成不同亚群体”这一问题早有探讨,如整体人−情境互动观(Holistic-interaction Perspective,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Magnusson和Stattin(1998)指出“(先前)存在差异的个体会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部分地朝向不同方向, 随着时间的进程,更多稳定的“类型”将最终出现,即在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多维空间中,因某些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组合相似而聚集在一起的个体类别之内会展现出更清晰的同质性,而个体类别之间会展现出更清晰的分化。”通俗一点说,就是长着长着就“人以群分”了。

但与此同时,发展的可塑性原则(Gottlieb, 1976)又提醒我们,人的发展变化是恒定性与变化性的综合,先前归属于某一“类型”的个体很可能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因种种原因转变到另外的“类型”中去,反之亦然。

早期青少年无疑是考察或验证上述理论观点的一个理想的被试群。一方面,12-14岁的青少年(主要在初中阶段)正处于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关系广泛变化的时期(Min et al., 2019),由于要面临和应对许多新的体验和适应性挑战,处于该时期的青少年其心理社会适应的发展可能表现出较为复杂的亚组分化现象。另一方面,伴随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多重过渡(Moksnes et al., 2010)以及从小学升入初中再到中考的学业、人际环境等方面的不断变化,12-14岁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适应更可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那么,一系列有趣的问题就来了:12-14岁的青少年会分化为哪些具有不同心理社会适应特点的亚组群体呢?归属于不同亚组的成员之间其具体差异是什么?处于不同亚组的成员其适应情况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吗?如果发生变化,哪一亚组内的成员变动性更大,哪一亚组内的成员稳定性更强?另外,亚组的分化及亚组内成员的转变与性别有关吗?在学校情境下,什么因素能预测亚组的分化及亚组成员的转变呢?


为揭示上述问题的答案,我们采用个体定向的纵向设计,从情绪、行为和人际三个适应维度,共选取了7个反映积极适应或消极适应的指标(如表1所示),并以学校资源为预测变量,分别在初一(T1)、初二(T2)、初三(T3)的秋季学期末对1012名学生(男生531名, 女生481名)完成数据收集。


表1  12-14岁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的考察指标


首先,对三个时间点的数据分别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发现初一时两亚组为最佳拟合模型。其中,适应良好组成员的心理行为特征表现为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得分高于平均值,孤独感、抑郁等4个消极指标得分均低于平均值;内化问题组成员的主要特征是孤独感和抑郁得分明显偏高,幸福感得分明显偏低,其它指标上得分接近平均值。



与初一不同,初二与初三时4亚组为最佳拟合模型。4亚组中除了包括与初一类似的适应良好组和内化问题组,又新增加了外化问题组和同伴拒绝组。与其他亚组相比,外化问题组成员的心理行为特征表现为外化问题得分最高,亲社会行为得分最低,在其它指标上得分中等;同伴拒绝组的主要特征是同伴拒绝得分最高,同伴接纳得分最低,孤独感和抑郁得分较高,在其它指标上得分中等。



整体来看,从初一到初三,适应良好组成员占比均最高,其次是内化问题组,表明青少年早期阶段大部分学生适应较好,但该阶段也是部分学生受到内化问题困扰的高危时期。此外,综合已有研究和本研究结果,某种程度上表明儿童晚期个体适应多样化的分化趋势已经出现,但更具代表性的分化可能出现在初一至初二期间,即初一到初二可能是个体适应明显分化的关键时期,从两个时间点分化的亚组数量和性质来看, 青少年的适应发展表现出恶化趋势。


进一步对初二和初三4个亚组内成员变化情况进行潜在转变分析,结果见表2。转变矩阵对角线的一组数据(下划线加粗)表示被试在两个时间点留在原组的概率。从初二到初三,适应良好组的青少年留在原组的概率最高,其次是内化问题组,同伴拒绝组的青少年表现出最大的变动性,有近90%的成员转变到了其他3个亚组。总体来看,在那些发生转变的青少年中,初二时属于同伴拒绝组、外化问题组和内化问题组的青少年更可能随时间推移转变到适应良好组(转变概率分别为57%,26%,10%), 适应良好组向其它三组转变的概率则较低。看来,心情好的、爱助人的学生更可能持续保持这一状态,那些不受同学喜欢的或者爱打架、搞点小破坏的学生也很有可能变得积极友好起来,但那些不开心的、感到孤独寂寞的学生更可能卡在他们的困境中难以摆脱。这提示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内化问题水平较高的青少年,更早地察觉并对他们提供持续的帮助或支持。


表2  初二到初三不同亚组成员的转变概率


性别与学校资源在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首先,在性别方面仅发现,相较于男生,初二时女生有更大概率进入内化问题组。其次,与研究假设一致,学校资源能够显著预测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的分化及变化情况。具体来说,随着学校资源水平的提高,青少年更可能进入适应良好组,或者1年后更可能转变到适应良好组;同时,学校资源还显著降低了适应良好组向同伴拒绝组和外化问题组转变的概率。然而,结果还表明,内化问题组的青少年并不能随着学校资源水平的提升向适应良好组转变。由此可见,学校资源是青少年良好适应的积极预测因素,但针对不同亚组的青少年,学校资源的保护效应可能有所不同。


本研究带来一些现实启示,比如学校情境内的心理健康筛查系统应该更加周密,教育者需要格外关注青少年适应分化的关键时期,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使更多青少年保持在良好适应的轨道上, 同时也要为不同青少年亚群体,尤其是受情绪困扰的青少年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帮助或干预。


参考文献:

理查德· M. 勒纳. (2011). 人类发展的概念与理论 (张文新 主译, p.488). 北京大学出版社.

Magnusson, D., & Stattin, H. (1998). Person-context interaction theories. In W. Damon & R. M. Lerner (Eds.), 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 Vol. 1.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pp. 685–759). New York, NY: Wiley.

Min, M. O., Yoon, D., Minnes, S., Ridenour, T., & Singer, L. T. (2019). Profiles of individual assets and mental health symptoms in at-risk early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75, 1–11.

Moksnes, U. K., Moljord, I. E. O., Espnes, G. A., & Byrne, D. G. (2010).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ress and emotional states in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gender and self-estee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9(5), 430–435.



推文来源:

侯晴晴, 郭明宇, 王玲晓, 吕辉, 常淑敏. (2022). 学校资源与早期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一项潜在转变分析. 心理学报, 54(8), 917-930.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免费下载全文PDF)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