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学焦虑中的“因材施教”

郭凯玥 赵晓萌 心理学报 2023-05-13


小A:“妈呀,数学让我好焦虑,我咋感觉我全都忘了,啊啊啊啊······”

小B:“焦虑使我经常梦到数学,即使我高考超常发挥考出了高中三年最好的分数。

小C:“稳住,别慌!。法国数学家洛朗·施瓦茨读高中时,刚开始担心自己不够聪明,不能够解决数学问题,但是获得菲尔茨奖。研究表明,全球有20%的人患有数学焦虑。所以,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面对数学时感到紧张。
 




所有的数学焦虑都会带来消极影响吗?

数学焦虑是在学生在面对与数学有关的情境时,产生的一种紧张、害怕的消极情绪。目前,一个普遍的观点是数学焦虑与低数学成绩相关。


但是,不同的数学焦虑维度、亚组可能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数学焦虑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从现有研究来看,至少存在数学评估焦虑数学学习焦虑两个维度。一般来说,数学学习焦虑水平较高的个体通常伴有较高的数学评估焦虑,而数学评估焦虑水平较高的个体,数学学习焦虑水平不一定高。两个数学焦虑维度与低数学成绩之间关系的原因可能不同。数学学习焦虑与低数学成绩的关系,可能是由于学生自身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存在困难;而数学评估焦虑与低数学成绩的关系,可能是由于害怕数学考试,过度担心自己不能应对数学相关情境。所以,数学评估焦虑更可能会对数学考试过程或结果造成消极影响,而对于数学知识学习过程的影响较小;而数学学习焦虑不仅影响数学考试过程或结果,更重要的是,会对数学知识学习过程造成消极影响,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恶性循环。

国内学者司继伟教授团队开展的最新研究证实,小学儿童的数学焦虑存在着三个异质性亚组,分别为低数学焦虑组、高数学评估焦虑组和高数学获得焦虑组。


研究者重点关注了高数学获得焦虑组和高数学评估焦虑两个数学焦虑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高数学获得焦虑组的数学焦虑主要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而高数学评估焦虑组的数学焦虑主要体现在与数学评估的相关情境中。鉴于上述两种数学焦虑类型均可能对数学学习过程或数学学习结果带来消极影响,研究者认为应促使高数学获得焦虑组和高评估焦虑组儿童向低数学焦虑组转变。



父母如何对待儿童数学焦虑?父母焦虑如何影响孩子?

研究者还发现,儿童数学焦虑不仅存在着异质性群体,高数学评估焦虑组和高数学获得焦虑个体在数学焦虑上的具体表现不同,而且产生数学焦虑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均可能不同。个体所属的数学焦虑类别会随着时间,在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生转变。父母教育卷入在儿童数学焦虑类别转变中的作用会因不同的数学焦虑类型而异。因此,教育者需要对不同的数学焦虑个体进行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促使高数学评估焦虑组和高数学获得焦虑组儿童向低数学焦虑组转变。对于高数学评估焦虑组来说,可能存在一部分高数学成就者,这部分个体只需改善学业情绪上的问题,通过降低对考试的焦虑情绪来提高数学成绩。而高数学获得焦虑组则可能与低数学能力相关,因此这部分个体若不先克服数学学习困难,提高个体的数学学习能力,恐怕很难改善学业状态。对于低数学焦虑组儿童,随着时间的发展,该组儿童稳定性较强,父母参与该组儿童数学学习也有利于儿童继续保持在低数学焦虑组。


父母教育卷入在儿童学业中并非呈现出普遍一致的积极作用。研究证据已表明,父母教育卷入并非越多越好,例如,低质量的卷入、卷入过程中存在过高心理控制、过高成就期待等,均可能会对学生学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提高教育卷入质量比增加教育时长更为重要。提高教育卷入质量,除了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教育者能够意识到自身的情感态度特点也十分重要。


父母数学焦虑和儿童数学焦虑存在一定的代际传递效应。父母自身数学焦虑较高且高度参与儿童数学学习,可能会导致学生数学焦虑,进而影响学生数学学业投入和数学成就。因此,教育者在参与儿童的学业指导时,需考虑自身是否存在消极的学业情绪。如果高数学焦虑水平的父母较少参与儿童数学学习,那么儿童的数学成绩和态度则与父母无关。因此,对于自身存在数学焦虑的教育者来说,通过调节参与儿童数学学业活动,避免将自身的消极情绪和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比过多地参与他们的数学学习更重要。

 
文献来源:
司继伟, 郭凯玥, 赵晓萌, 张明亮, 李红霞, 黄碧娟, 徐艳丽. (2022). 小学儿童数学焦虑的潜在类别转变及其父母教育卷入效应:3年纵向考察. 心理学报, 54 (4), 355-370.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下载全文pdf)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