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与坏的世界里也有NO.1?——善恶人格之特质差序

焦丽颖 心理学报 2023-05-13

试着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在聚会上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你们并不相熟,你想知道他/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你深交。



你会对他/她形成一系列的印象,外向、开朗、思维敏捷……但你最关注的,是这个人外向、聪明与否,还是这个人好坏与否呢



事实上,研究发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性格的关注点,最重要的依然是这个人的“好与坏”(Brambilla et al., 2011; Goodwin, 2015)。例如,他/她是否讲诚信、有责任感,是否容易背叛他人、虚假伪善? 也就是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需要对他人的品行和能力进行感知,并对其形成整体印象,这个过程中道德类特质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是最强的。


那么,再往深处细想一下,我们通常以“善恶”论人,善恶是否同等重要呢?更进一步想,在这众多好坏的品质中,人们认为哪些品质更能代表“善”,哪些更能代表“恶”呢?由此带来一个重要问题:人们是否会对善恶品质有所权衡?


我们以人格心理学视角,善恶人格为基础开展系列研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

讨。




  • “至善者,心之本体”——善恶间的差序


首先我们关于人们眼中的“道德”做了一项调查。我们去询问大家认为“道德”是什么样的?它可以是积极(善)的,也可以是消极(恶)的。我们发现,“善”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表现出了一种明显的优先效应。


也就是说,人们在对善恶思考时倾向于将善放在首位。


“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中华伦理思想的核心,《孟子·公孙丑上》中言:“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儒家文化下提倡的人性本善的思想,对中国人的民族性与国民性有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曾提到:“夫心主于身,性具于心,善原于性,孟子之言‘性善’,是也” (《与王纯甫书二》),“至善者,心之本体” (《传习录》),指出人的本性是至善的。


而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会随着历史的传承渗透到大众的行为和认知中。在中国追求善、规避恶的文化下,当提及伦理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时,人们倾向于更快地意识到道德概念的积极价值,人们首要想到的是仁、义、礼、智、信等善良因素。


因此,尽管在道德评价中善与恶总是成对出现,人们在对道德相关概念进行选择时,仍更优先地选择了“善”。




  •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善恶内的差序


无论是好的品质还是坏的品质,我们都会进行分类、随后排序,认为不同的类别重要性实际上存在不同,即:存在差序


所谓差序,即重要性不同。一些特征会被认为在对他人做出好坏评价时非常重要,则靠近善恶的核心;相反,也会有一些特质被认为对他人做出好坏评价时不重要(例如,反应迟钝),则远离善恶的核心。



差序体现在方方面面。所谓诚信是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枢言》)。研究发现:诚信在道德知觉中具有中心作用,在不同的群体和关系中,“诚实”和“可信任”这些特征都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在政治领域中,民众期望领导所拥有的品质中诚实占据首位。而差序的存在对于恶亦然,Shklar (1984)在其《平庸的恶》中论述道:“残忍”是万恶之首,而其他如虚伪、势利和背叛在评价恶中都没有残忍的影响力大。


对于此差序问题,我们再次通过实证研究进行了探讨。


在系列的研究中,人们需要判断不同特质对于确定这个人是好人/坏人的有用程度;评价对每个特质的喜欢程度;判断确认每个特质所需要的行为频率证据最小数量;以及对不同特质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研究结果发现:


当判断人是“善”时,各维度的核心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尽责诚信 > 仁爱友善 ≈ 包容大度 > 利他奉献;


当判断人是“恶”时,各维度的核心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凶恶残忍 > 背信弃义 ≈ 污蔑陷害> 虚假伪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序?


答案是:生存。


善恶是决定人们有效生存的品质,具体而言,善(或恶)带来的保障性(或伤害性)是影响人们安全生存的关键因素。


人类具有趋利避害倾向(Carver & Scheier, 2021),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而言,人们作为帮助者,必须确保其提供的利益在将来可以得到回报(Buss, 2011)。人具有独特的社会性,在人际关系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而信任和合作是人类社会性的基础(Cottrell et al., 2007)。所以,虽然都是善,利他奉献、仁爱友善和包容大度、尽责诚信给人们带来帮助的保障性是依次增强的,使自己与他人交往更有安全感和信心。同样,恶的差序性遵循伤害性原则,在人们看来,虚假伪善、背信弃义和污蔑陷害、凶恶残忍带来的伤害程度是逐渐增加的,越靠近核心,对自己的生存威胁越大。





  • 结束语


人们对善恶的认知是复杂的,并认为不同的善恶特质存在层次。


但需要明确的是,即使不同特质对于人们进行善恶判断的重要性存在差异,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关注其核心特质就足够了。“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任何善恶特质都有其自身的独特部分,如果只关注其中的某个品质的培养或预防,人格发展或社会运行就有可能失衡。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善行恶行背后是人格的本质,面对纷繁复杂、环境多变的社会,我们更要坚守本心,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从而建设有良知的社会……



参考文献

Brambilla, M., Rusconi, P., Sacchi, S., & Cherubini, P. (2011). Looking for honesty: The primary role of morality (vs. sociability and competence) in information gathering.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1(2), 135−143.

Buss, D. M. (2011).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4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Carver, C. S., & Scheier, M. F. (2012). Cybernetic control processes and the self-regulation of behavior.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Human Moti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ttrell, C. A., Neuberg, S. L., & Li, N. P. (2007). What do people desire in others? A socio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valued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2), 208−231.

Goodwin, G. P. (2015). Moral character in person percept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1), 38−44.

Shklar, J. N. (1984). Ordinary vic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论文原文:焦丽颖, 许燕, 田一, 郭震, 赵锦哲. (2022).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心理学报, 54(7), 850–866.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下载全文pdf)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