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孔融让梨中的心理学:儿童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李丹丹 心理学报 2023-05-13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自助餐派对上,你正在排队领取甜点。非常不巧,当轮到你的时候,只剩下两块芝士蛋糕和一块巧克力蛋糕。这时还有另外一个人排在你后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拿走一块芝士蛋糕,那么后面的人还可以在巧克力蛋糕和芝士蛋糕之间进行选择;如果你拿走唯一的巧克力蛋糕,那么后面的人就只能拿芝士蛋糕了。可见,这时你的行为会影响排在后面的人是否能拥有选择的机会。这种情境下,拿走非唯一的芝士蛋糕可以保证后面的人拥有选择权,是一种更加体贴的行为。

研究者们把这种个体充满善意地关注、尊重并保护他人选择的需要和权利的行为称作“社会善念” (van Doesum et al., 2013; 窦凯 等, 2018; Zhao et al., 2021) 。与其他的一些亲社会行为(比如,分享、帮助等)相比,社会善念是一种更微妙的亲社会行为;它并不需要人们牺牲自身的利益去成全他人,而是只需要稍微注意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的选择权造成的影响,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传达善意。


个人的角度来说,表现出社会善念行为可以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有利于人际交往与合作(窦凯 等, 2018);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社会善念行为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总的来说, 社会善念很可能是帮助人们在社会中“航行”的重要工具之一,它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善良、谦虚与礼让的美德高度一致。


那么,儿童可以理解社会善念行为吗?他们会觉得给他人留选择的人比不给他人留选择的人更友善吗?


在本研究中,我们改编了Zhao等人在202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范式来测量中国4~6岁儿童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我们向儿童讲述两段有关幼儿园水果加餐的故事。在水果加餐时间,小朋友依次排队从老师那里先后领取水果。


在其中一次加餐时间,贝贝排在欢欢后面。轮到欢欢的时候,剩下两个苹果和一个香蕉可供欢欢选。欢欢选了一个苹果,留下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给贝贝选。


在另一次加餐时间,贝贝排在乐乐后面。轮到乐乐的时候,剩下一个苹果和两个香蕉可供乐乐选择。乐乐选了一个苹果,留下两个香蕉给贝贝选。


儿童听完这个故事之后,我们提问两个问题来测量儿童是否能够理解社会善念行为,也就是,是否对表现出社会善念行为的人有更高的评价、更愿意与之做朋友:


(1)社会评价问题:对贝贝来说,欢欢和乐乐谁是更好的朋友?

(2)朋友偏好问题:你会选择欢欢还是乐乐做你的朋友呢?


同时,我们还会让儿童解释他们的回答。



分析儿童的回答,我们发现,在4至6岁之间,儿童对于社会善念行为的理解和评价有着重要的发展。大概在5岁半左右,儿童开始显著地给对给他人留选择的人(也就是,表现出社会善念行为的人)更高的评价,也更偏好与给他人留选择的人做朋友。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解释也越来越清晰地表明他们可以理解社会善念行为。比如,很多儿童解释说“因为欢欢留了一个香蕉一个苹果,而乐乐只留了两个香蕉”,或者是 “因为欢欢留选择”。这说明,理解社会善念行为的能力确实在4~6岁存在重要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善念理解能力逐步提升)


儿童社会善念理解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那么儿童对于社会善念行为的理解为什么会在4至6岁间有这么明显的发展呢?其潜在的发展机制是怎样的呢?我们猜测可能与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有关!


熟读心理学的你一定知道什么是心理理论。简单来说,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理解他人心理活动并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Wellman, 2014)。老友记中“They don’t know that we know they know we know.” 这句经典台词让小可爱Joey的头都大了,可见理解他人的心理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我们为什么猜测儿童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可能与心理理论的发展有关呢?

那是因为,一方面,在理解社会善念行为的时候,儿童可能正是需要心理理论这项能力去推测排在后面的人的需求和愿望(她/他可能喜欢芝士蛋糕,也可能喜欢巧克力蛋糕)。另一方面,儿童也需要这项能力去推测排在前面的人行为背后的亲社会意图(她拿走非唯一的芝士蛋糕,是为了给后面的人留选择,确保她/他能自己选择更喜欢的甜点)。


在本文中,我们用一系列经典的心理理论任务测量了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并探究心理理论和社会善念理解是否存在相关。


等等,什么是心理理论任务?那我们就来举个例子了解一下吧!


比如在意外内容任务中,我们会先给儿童展示一个创可贴盒子并向儿童提问“你觉得里面装的是什么?”


儿童基本都会认为里面是创可贴(毕竟,盒子上画的就是创可贴嘛!),然后我们打开盒子给儿童看,里面装的其实是一个蓝莓玩具。接着,我们会介绍一个新的故事人物“小明”,并说小明从来没看过这个盒子里面,然后问儿童:“你认为小明会觉得盒子里有什么呢?”


o蓝莓玩具
o创可贴


正确答案当然是创可贴了!能回答对这个问题就说明儿童能够理解他人的想法可能和自己不同。正如很多以往研究所发现的,本研究中的4~6岁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也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提升。


另外,我们还通过匿名分享任务测量了儿童的亲社会倾向,通过日/夜司楚普任务测量了儿童的执行功能作为控制变量。


结果发现,正如我们所期待的,对于4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理理论能力与社会善念理解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这种相关在控制了年龄、亲社会倾向、执行功能等变量之后依然稳定存在。所以说,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可能对他们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控制了年龄后,社会善念理解与心理理论呈正相关)


那么这一结论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从理论层面来说,这启示我们心理理论的发展可能是社会善念理解发展的重要机制,但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采用的是相关的研究设计,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无法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未来的研究需要采用实验操控的方法探索心理理论与社会善念理解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


实践层面来说,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体贴懂礼貌的好孩子,那么除了直接告诉儿童要体贴待人外,也可以多引导他们思考“你觉得其他小朋友的感受如何?”,帮助儿童从理解他人意图和感受的角度去发展亲社会行为。另外,如果是给儿童讲故事,借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儿童,比如说“孔融让梨”的故事,家长也可以多和儿童交流“你觉得他为什么要让给别人呢?”,“他的内心感受如何呢?”等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社会环境中,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其实小小的一个友善的举动就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快去从小事做起,一起共建和谐社会吧!


参考文献:

窦凯, 刘耀中, 王玉洁, 聂衍刚. (2018). “乐”于合作:感知社会善念诱导合作行为的情绪机制. 心理学报, 50(1), 101–114.

Wellman, H. M. (2014). Making minds: How theory of mind develop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 Doesum, N. J., Van Lange, D. A. W., & Van Lange, P. A. M. (2013). Social mindfulness: Skill and will to navigate the social worl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5(1), 86–103. https://doi.org/10.1037/a0032540

Zhao, X., Zhao, X., Gweon, H., & Kushnir, T. (2021). Leaving a Choice for Others: Children’s Evaluations of Considerate, Socially-Mindful Actions. Child Development, 92(4), 1238–1253. https://doi.org/10.1111/cdev.13480


推文来源:

赵欣, 李丹丹, 杨向东. (2022). 学龄前儿童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心理学报, 54 (8), 892-904.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免费下载全文PDF)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